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2013-04-29 00:44杨文强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儿童农村

杨文强

【摘 要】 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现状,总结其学习与心理健康规律,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几点策略:1. 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能;2. 学校要对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3. 加强家校联系。

【关 键 词】 留守儿童;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普遍运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又需求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村一些青壮年夫妻纷纷涌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主要是老人),这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都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由老人或亲戚代管的14岁以下的儿童。这部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经过笔者的调查及教育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过高的学习评价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

吴霓、丁杰等课题组成员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对自我成绩水平的估计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认识持积极态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外出务工没有明显关系,并且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家长等普遍认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有显著影响,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学习评价反映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二)家庭教育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

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而对子女施加的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各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相对于父母在家,能够正常接受父母教育的儿童而言的。父母外出务工后,多数情况下会有其他监护人来填补留守儿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但这种填补只是部分和不充分的。虽然在外务工父母经常会通过适当方式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但这也仅仅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

1.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监督学习力度的弱化。监督的弱化不仅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学习时难以“坐下来”“坐得住”,而且影响儿童的识记效果。

2.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进城务工较早,因缺少父母对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龄前基本没有养成任何学习习惯。

3.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受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外出务工父母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缺乏足够的思想沟通与正常的情感交流,这也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正常实施。

4.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中学习辅导质量下降。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了相当重要的辅导者。父母外出务工后,儿童的学习辅导人则逐渐变成了家中的其他监护人,而这些监护人在文化程度、监督儿童学习的权威性、责任心等方面一般都无法与儿童的父母特别是父亲相比。

(三)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日后能挣大钱学习,有的为了混个毕业证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更多的知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又因缺少父母的监督指导,往往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导致管理留守儿童出现空档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了,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有教好。家长没有意识到,要教育好孩子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造成有些调皮的留守儿童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蒙骗临时监护人,影响其的学习发展。

三、正确学习方法与孩子心理健康

学无定法,不必拘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从中有所领悟,并结合自身特点,做到“七三二四”。“三个适合”——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类型、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三种学习习惯”——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三个学习要点”一是多读书,注意基础;二是多思考、注重理解;三是多重复,温故而知新。“三种学习精神”——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三条学习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三种学习技能”——学会快速阅读,学会快速书写,学会做笔记。“三种学习能力”——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四种思维品质”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创造性。“四位良师益友”——自信、课本、同学、教师。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七三二四”,因素欠缺,影响孩子的学习,长此以往,孩子缺乏自信,心理问题也就出现了。

四、良好学习环境与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都是营造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环境的场所,良好的环境与孩子健康心理共存。

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倍加关怀留守儿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准确把握他们的现实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为他们创造有益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必须倡导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观,将关注点放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上,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优化留守儿童文化环境,抓好活动场所的建立,满足留守儿童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欣赏的、满足他们兴趣的精神食粮,如建立青少年电视、广播频道,出版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组织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等等。在法律上承认和尊重留守儿童的权利,做好留守儿童的维权工作。

五、留守儿童问题的针对性对策

(一)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能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教育,是启蒙教育,健全的家庭结构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第一,父母尽量不要双双外出打工;第二,帮助临时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不要溺爱孩子;第三,家长与留守儿童加强联系。

(二)学校要对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各种关爱活动,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

(三)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学习不仅要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成败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虽然我们不能“人为扩大留守儿童各种负面特征”来渲染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程度,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田景正.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2] 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朝阳,张振乾.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报告[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8).

[4] 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 中国农村教育,2008(4):35.

[5] 吴霓.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10):17.

[6] 叶敬忠,王伊欢.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 农业经济研究,2005(10):75.

[7] 胡振砷. 小学心理学[M]. 武汉:中华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