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2013-06-12 23:58文师访汪进丁万和斌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源性缺血性血浆

文师访,汪进丁,万和斌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疾病,其诊治、康复和预后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均非常关心的问题。 B 型脑钠肽(BNP)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导致脑功能损害性疾病可使血浆BNP 上升[1]。N 端-脑钠肽前体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为BNP 生成过程中产生的无活性肽段残片,由于其较之BNP 血浆半衰期时间更长,因此变化幅度更大,并与BNP 浓度有着良好的相关性[2]。 本研究旨在探讨NT-pro-BNP 在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 年5 月至2013 年1 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 例,男44 例,女36 例,年龄61~79 岁,平均68 岁。 发病时间为2 d。 入选标准:1)年龄≥60岁;2) 均符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的诊断标准;3)经颅脑MRI 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4)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体征在3 d内;5)系初发脑卒中患者。 排除标准: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短暂性脑缺血患者;3)发病前后使用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者。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按TOAST 分型标准[4],将8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心源性卒中组)与非心源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腔隙性、隐源性和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组(非心源性卒中组),每组40 例。 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0~78 岁,平均68 岁。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源性卒中组与非心源性卒中组在性别、年龄、卒中危险因素、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有1 个或多个心源性梗死高危因素(种植人工机械瓣膜、二尖瓣狭窄并心房纤颤、单纯持续性心房纤颤、左房附壁血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 周内发生的心肌梗死、左心室附壁血栓、扩张性心肌病、心房黏液瘤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2)血管彩超提示无动脉粥样硬化表现,或者虽有小动脉硬化表现,但不能解释此次的脑卒中。

1.3 治疗方法

8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改善微循环(桂哌齐特、 血塞通等) 及脑保护治疗 (依达拉奉等)。 非心源性卒中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拜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心源性卒中组给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

1.4 血浆NT-pro-BNP 的测定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试管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NTpro-BNP 值。 记录患者入院48 h 内和第14 天的NT-pro-BNP 水平。

1.5 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价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价,评分标准:NIHSS<4分为轻型;NIHSS 4~15 分为中型;NIHSS>15 分为重型。 记录各组患者入院48 h 和第14、90 天的分值。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各时间段血清BNP 浓度的比较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48 h 及入院第14 天血浆NT-pro-BNP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心源性卒中组血浆NT-pro-BNP 水平较非心源性卒中组明显增高(P<0.05);心源性卒中组及非心源性卒中组入院第14 天血浆NT-pro-BNP 水平较入院48 h 的NT-pro-BNP 明显降低(均P<0.05)。见表1。

表1 3 组各时间段血清NT-pro-BNP 浓度的比较 ,ρ/(ng.L-1)

2.2 心源性卒中组及非心源性卒中组各时间段NIHSS 评分的比较

心源性率中组与非心源性率中2组患者入院第14、90 天的NIHSS 评分均较入院48 h 明显下降,尤以入院第90 天降低更明显。 见表2。

表2 心源性组及非心源性组入院各时间段NIHSS 评分的比较 ,分

2.3 入院时血浆NT-pro-BNP 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80 例患者中77 例随访90 d,失访3 例。其中死亡10 例, 好转67 例。 在好转67 例中43 例NIHSS评分≤6 分,24 例NIHSS>6 分。NIHSS 评分≤6 分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 浓度明显低于NIHSS>6分组(P<0.01)。 好转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 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 见表3。

表3 各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 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ρ/(ng·L-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人群的血清NTpro-BNP,心源性卒中组与非心源性卒中组的检测浓度均高于正常值标准,心源性卒中组的BNP 水平最高,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BNP 水平与心源性脑卒中显著相关,与文献[5-6]的报道一致。有研究[7-8]表明,急性期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BNP 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BNP 可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血浆BNP 水平可以作为临床鉴别心源性卒中与非心源性卒中的初步鉴别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NT-pro-BNP 浓度存在反应性的升高, 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脏损伤有关。同时本研究亦提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BNP 的升高范围较局限,且在病情稳定期(入院第14 天)后,血清BNP 浓度有所回落, 相对于非心源性脑卒中BNP 浓度单纯的反应性升高,心源性脑卒中BNP浓度可能包含反应性升高成分,也包含了与缺血性卒中亚型有关的升高成分。

国外的研究发现,血浆BNP 升高能反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轻重,并能预测合并心房纤颤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源性卒中组在NIHSS 评分最高的同时BNP 水平也最高,说明BNP 水平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NT-pro-BNP 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与文献[11]报道一致,进一步说明了NT-pro-BNP 可以作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一个指标。

国内相关研究[11-12]表明,NT-pro-BNP 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死亡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 因此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判断。

综上所述,检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NT-pro-BNP 水平,在评判病情并进行预后评估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加以验证。

[1]Nakagawa K,Yamaguchi T,Seida M,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05,19(3):157-164.

[2]顾祎,段俊丽,王一尘.脑钠肽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外 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8,29(4):145-14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4]Yasue H,Yoshimura M,Sumida H,et al.Local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secretion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omparision with those of A–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J].Circulation,1994,90(1):195-203.

[5]Shibazaki K,Kimura K,Iguchi Y,et al.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an be a biological marker to distinguish cardioembolic stroke from other stroke typ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Intern Med,2009,48(5):259-264.

[6]Saritas A,Cakir Z,Emet M,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in stroke patients[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10,39(5):385-389.

[7]陈颂春,夏世金,汪海东,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 型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0,30(11):3271-3272.

[8]王卓然,周珂,邓勇.血清BNP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亚型关系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0):71-74.

[9]Shibazaki K,Kimura K,Okada Y,et al.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Intern Med,2009,48(18):1601-1606.

[10]Rost N S,Biffi A,Cloonan L,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s functional outcome in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2,43(2):441-445.

[11]陈兴泳,张旭,雷惠新,等.急性脑梗死血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7):423-424.

[12]周海斌,高云峰,范树新.血浆脑钠肽水平与首发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17(4):284-287.

猜你喜欢
心源性缺血性血浆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勘 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