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3期
关键词:词意源语言音译

□ 陈 霁

一、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特点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短语,也可以称作文化内涵词。通过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词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Hornby,2009:186)。中国文化负载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宗教、文化词汇

这些词汇具有显著的中国文化特色,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和中英语之间存在的词义空缺(semantic zero),翻译这些词汇并不简单。词意空缺是指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或蕴涵意义在英语中不存在,造成零指称意义或零蕴涵意义(陈宏薇,2010:75)。它可以细分为两类:部分词意空缺和整体词意空缺。

1. 部分词意空缺

主要指源语言隐含着独特的文化和宗教意义,译者主要通过释义(paraphrasing)的方法来翻译部分词意空缺的词。比如:

四大皆空 all space directions being void

倒春寒 an unusually cold spell in an otherwise warm early spring

江南水乡 the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红包 red envelope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

甲骨文 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2. 整体词意空缺

整体词意空缺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译者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汇,只得从源语言中借词来用。在大多说情况下,通常直接借助汉语拼音来翻译这些词。比如:

禅宗 Chan Sect 喇嘛 Lama

乌龙 oolong 荔枝 litchi

豆腐 tofu

(二)谚语、成语

谚语、成语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语言的精髓。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显著的文化内涵。它们往往简介有力、效果强烈,经常采用借代、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中国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很多谚语和成语,它们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传说和地方习俗等。因此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要彻底、准确地理解中国的谚语和成语比较难。这也是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点之一。例如:

不到黄河心不死 not stop until one reaches one's goal

扇阴风,点鬼火 fan the winds of devil and spread the fires of turmoil

赔了夫人又折兵 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gain

唱对台戏 put on rival show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中国文化负载词包含文字、意向和内涵三层意义。译者要完全把这三层意义展现出来绝非易事。奈达指出,所有的语言都是开放的系统,都有成长、改变或者衰落的可能(Nida, 2001: 81)。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可以灵活处理,既要准确翻译词的意义,又要保持上下文的美感。下面是一些典型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法

音译法指直接使用源语言的字母或音节来翻译(通常用于专有名词,地域名词或者科技术语的翻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外来词。大约在19世纪,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就进入了英语语言。早期主要是对广东话的音译,后来发展为对普通话的英译。因此,很多英文就直接从普通话或粤语等其他方言借鉴过来。例如:

风水 Feng Shui 气功 Qigong

功夫 Kong Fu 太极 Taichi

二胡 Erhu 阴阳 the Ying-Yang

琵琶Pipa 人参 Ginseng

馄饨 wonton 炒面 Chowmein

(二)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将源语言字对字地翻译成目的语,同时保持了源语言的结构。直译法的优点在于通过简洁的词语保留了源语言的特色,缺点是只能让读者简单的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如果要了解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地解释和演绎。例如:

八宝粥 Eight-Treasure Lotus Seed Porridge

希望工程 Hope Project

东方之珠 Pearl of the Orient

大跃进 Great Leap Forward

一国两制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三)意译法

如果不可能或者没必要保留源语言的表达,或者源语言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合适的同义词,就可以采用意译法。该方法聚焦于翻译文字的内涵而不是字面意思。意译法能传达词的文化内涵,但由于表达不够简洁有力,不容易让读者印象深刻。例如:

东施效颦 Dongshi,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四有 to cherish lofty ideals and moral integrity, to become better educated and observe discipline

(四)注释法

虽然音译法和直译法简洁地保留了源语言的特色,但其只能让读者了解词语意思的皮毛,没有深入地揭示词语的文化内涵。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注释法与音译法或直译法结合,达到良好效果,例如:

满月酒 One-month-old Birthday (a special ceremony held after a baby has been one month old)

八股文 eight-part essay (a literary composition prescribed for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known for its rigidity of form and poverty of ideal)

围魏救赵 besiege Wei to rescue Zhao-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四、结语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也有助于丰富英语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笔者认为应该将几种翻译方法结合,因时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法。译者需要有丰富的中英文化底蕴以及熟练的语言功底才能恰如其分地翻译出好的作品。

[1] Nida, 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and Translating[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 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9.

[3]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译[M]. 外语教学研究与出版社,1989.

[4] 陈宏薇,李亚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10.

[6]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词意源语言音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从词意选择分析《道林·格雷画像》两个译本的忠实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双标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以口译实例谈双语知识的必要性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从目的论角度看《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