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卒中与血脂、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关系

2013-08-20 08:5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颈动脉进展斑块

赵 婷

郑州市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7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是指发病6h~7d内经临床治疗后神经功能损害仍进行性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属于难治性脑卒中[1]。P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差的重要原因。高脂血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本文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07—2011-11我科收治的PS患者和NPS患者各85例,均在发病24h内入院,均经头颅CT或 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入组标准:发病后1周内,神经缺损症状及体征进行性加重。(1)PS组男41例,女44例;年龄53~81岁,平均(65.4±9.2)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2分,排除继发性脑出血。(2)NPS组:男42例,女43例;年龄49~79岁,平均(64.7±8.5)岁,本组患者发病后1周内病情均无加重,NIHSS评分下降2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血脂检测:2组患者入院次日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送生化实验室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2.2 颈内动脉检测:采用日本TOSHIBA SSA-530A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2组患者进行颈内动脉颅外段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成和狭窄的判断标准: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2~1.4mm为斑块形成,IMT>1.4mm 为颈动脉狭窄。

1.3 统计学方法 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S的危险因素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1]。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均数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2组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1。2组患者血TC、TG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患者血LDL-C水平显著高于NPS组(P<0.01)。

2.2 2组颈内动脉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1。PS组有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的比率(75.6%)显著高于NPS组(42.2%)(P<0.01)。

表1 2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检测结果比较 (±s,mmol/L)

表1 2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检测结果比较 (±s,mmol/L)

注:与NPS组比较,P<0.01

组别 n TC TG LDL-C HDL-C 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PS组 85 537±0.9710 839±0.2171 369±0.435 0.905±0.241 69(81.2)NPS组 85 362±0.9881 759±0.030 2.944±0.552 0.830±0.245 19(22.4)

2.3 PS影响因素分析 将LDL-C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及作为自变量,PS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5.035,P<0.01)颈动脉斑块和狭窄(OR=3.224,P<0.05)为 PS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PS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PS组患者的血LDL-C水平、出现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的比率明显高于NPS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DL-C为影响PS的危险因素(P<0.01)。提示血LDL-C水平升高与发生PS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血LDL-C水平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还可使血小板凝聚性增高,白细胞变形减弱,循环阻力加大,引起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可见,LDL-C导致的代谢紊乱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和血栓进展,对PS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加强血脂的控制对预防PS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还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有斑块和狭窄为PS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32,P<0.05)。考虑PS的主要血管病变因素为大血管狭窄,在狭窄的基础上血栓逐渐增大使血管腔完全堵塞,脑缺血区域也逐渐扩大,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同时,患者发病后血压的波动可导致盗血现象的发生,使狭窄血管的血流进一步减少,导致半暗带区域缺血加重,进一步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脱落后的斑块栓塞远端的血管也可引起病灶范围扩大,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进行性加重[3]。故合并颈动脉狭窄或者有不稳定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加用降血脂药物,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延缓颈动脉狭窄的发展,对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展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术[4],亦可减少PS的发生,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

[1]王冬冬,高政,郭子江,等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医学杂志,2005,9(37):1-3.

[2]Amarenco P.Atorvastatin in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2 789.

[3]欧明辉,陈世建 .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7):94-95.

[4]恽文伟,张志翔,徐龙宝,等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45.

猜你喜欢
颈动脉进展斑块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