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粉彩:皇室雅玩

2013-09-11 09:31木瓜
读者欣赏 2013年2期
关键词:官窑粉彩珐琅

文/木瓜

这几年,“四爷”雍正在不同的穿越剧和宫斗剧里进进出出,混成了风流倜傥“高富帅”的典型,几乎让人忘了他本来的面目。这个史学家褒贬不一的皇帝,不仅留下了很多传奇和故事,也留下了不少精美的艺术品。

政治史上的雍正皇帝勤勉、刻板、心思缜密、心狠手辣,而生活史上的胤禛却像极了一个诗书之家的公子。他一生追求宋人的生活意趣,对宫廷诸般工艺品的制作均有留意,有时甚至极为挑剔,在审美上喜好淡雅精致、灵动清丽。因此,在他当政时期,宫廷用具和康熙朝的有很大的不同,造型一改顺治、康熙时期的古拙朴重而为灵动精致,色彩则更加淡雅润泽,增加了更多传统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同时,他对西洋的新鲜玩意儿也有着特别的好奇心。在《雍正皇帝西洋装侧身画像》和《胤禛行乐图册页》的《刺虎图》中,雍正皇帝身穿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贵族服装,头戴假发,这是康熙、乾隆皇帝都不曾做过的。

雍正款粉彩过枝九桃盘该盘上的各种色彩都产生了“粉化”效果,有了深浅变化,变得浅淡温润。

雍正款粉彩花卉过枝碗过枝画法最早出现于康熙年间,斗彩瓷器上最常见。

雍正款粉彩荷莲玉壶春瓶

这种开放的思想也体现在雍正朝的御制用具中。华丽繁复的西洋花草纹饰被吸收进宫廷用具的制作中,自西方传入的珐琅彩瓷器更是备受推崇。然而,珐琅彩的制作原料主要依赖进口,造价昂贵,虽贵为帝王,也不见得件件用具都能用珐琅制作,而粉彩瓷器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内务府的瓷器工匠们在研究瓷胎珐琅彩器具制作工艺的同时,想到了将其借鉴到中国传统瓷器的制作上。在康熙年间,已有一些工匠试着将珐琅制作中用到的白色彩料“玻璃白”涂在景德镇的瓷胎上,利用其对颜料的乳化功能,晕染中国传统瓷器制作中常用的大红大绿的颜料,使之变得浅淡有致、灵动活泼,烧制出色调淡雅的粉彩瓷器。由于这种技艺源自西洋,工匠们将这种瓷器称为“洋彩”。

雍正年间,粉彩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匠们先将瓷胎在高温中烧成白瓷,再在白瓷上画出图案,用“玻璃白”在图案上打底,再将颜料施于“玻璃白”上,并按需要洗开,然后将画好的瓷器放入600至900摄氏度的炉中烧制完成。由于玻璃白中的砷对颜料有乳化作用,它和颜料融合后,使这些颜色变得浅淡优雅,并有了阴阳向背,不再像以前一样平涂大红大绿。

在整个雍正朝,粉彩瓷器的制作从未停息,但也未曾大量生产,仅供宫廷赏玩。直到乾隆年间,随着工艺的普及,粉彩的产量才多起来。由于制作材料相对便宜易得,而粉彩瓷器的精美程度又不输珐琅彩,因此很快便得到王公显贵的追捧,在景德镇官窑和不同的民窑中传播开来。珐琅彩随之渐渐淡出宫廷,而粉彩工艺则繁荣至今。在民国初年,才有人给这种“洋彩”瓷器取了一个新名字—粉彩,并沿用至今。

雍正粉彩瓷器存世稀少,珍品主要存于北京和台北的两座故宫博物院。有些海外藏家于晚清和民国时期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了一些珍品,但赝品也不少。

雍正款粉彩玉兰牡丹大盘

雍正粉彩六桃天球瓶

雍正款粉彩花卉过枝大盘

雍正官窑粉彩瓷器的仿造活动在乾隆年间便已出现,但质量不佳,数量也不多。1840年以后,原本以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为主的古董收藏家群体迎来了新的玩家。他们就是不断涌入中国的西方人。这些人持有大量货币,疯狂购买中国古董,尤其是青铜器和瓷器。由于他们缺少相应的鉴赏知识,这种购买活动便促成了中国收藏史上的第一轮造假热潮。有人专门请景德镇的制瓷高手仿照真的古董瓷器制作仿品,卖给西方收藏者。更高明的是,有人用雍正年间的白瓷重新画彩后入窑烧制,做成老胎新彩的粉彩瓷。用这种方法仿制的雍正粉彩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连北京故宫博物院都曾误藏了一件,后经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仔细研究了好多天才鉴别出来。

现代仿制的雍正粉彩盘、碗则等而下之了。新仿的粉彩瓷胎粉白光亮,虽然比雍正时期的瓷胎细腻,却不如其温润;瓷器纹饰绘画精细,却失了几百年前的古意;器底青花书写的“大清雍正年制”款因用电脑照相技术制作,从笔画上难以鉴别,但款色相差很大。

雍正官窑粉彩瓷器一直都是收藏市场上极为抢手的品种,但由于赝品太多,若非自身有极高的瓷器鉴赏水平,藏家轻易不敢购买。如今,市场上流通的很多所谓雍正官窑粉彩多为民国时期的仿品。偶有收藏历史清晰、品相上乘的雍正官窑粉彩面世,总会在收藏界引起轰动。

雍正款珊瑚红地粉彩牡丹贯耳瓶色地粉彩出现于康熙年间,因雍正不喜欢这种大红大绿的颜色,所以,雍正朝色地粉彩非常少见。

康熙五彩灵芝暗花葫芦瓶五彩瓷器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康熙五彩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色彩对比比明代五彩瓷更加和谐、沉稳。早期的粉彩与五彩差别不大。

雍正款粉彩团花花蝶碗

雍正胎民国挂粉彩团花花蝶碗这就是当年孙瀛洲花了很多天鉴别出来的仿品。

康熙粉彩花卉水丞

雍正款粉彩花蝶纹长颈瓶

猜你喜欢
官窑粉彩珐琅
朱正文书画作品选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此“官窑”非彼官窑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珐琅器之画珐琅
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