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神农宫溶洞的灯光设计与色彩运用

2013-09-20 11:30刘灿勇
演艺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钟乳石神农溶洞

刘灿勇

(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 100055)

引言

神农宫地下溶洞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集地下河与古河道于一身,全长约7000 m,现开发长度为1 800 m,溶洞内最深处距地面320 m。万年县因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植硅石而被誉为稻作起源地,当地人就把溶洞以“五谷先帝”神农氏的名字命名。

神农宫溶洞内常年保持常温21 ℃,冬季温暖如春,夏季凉爽宜人,适合四季游览。洞内钟乳石质地纯净、色泽如玉、千姿百态、秀美奇特。置身其中,如临仙境:有的像百年古钟,有的像万年乌龟、威武剑龙,有的像北国冰川,有的像神牛造田,有的像壮美群山,还有更活灵活现的“济公撒尿”、“送子观音”、“将军布阵”,等等。更有镇洞之宝“玉狮”,洁白如玉,惟妙惟肖。除了自然景观和民间传说,溶洞灯光设计制作团队还在洞内宽阔的地方,借助灯光效果,设计出小型表演区域,演出情景剧《爱的神话》。

众所周知,地下溶洞内部长期阴暗潮湿,全年大部分时间空气湿度都在98%以上,几乎达到100%。这种特定环境下的灯光效果设计有一些特殊性。在灯光设计方面,首先,在对溶洞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要全面考虑,整体布局,制定可行性方案;其次,避免灯光采用的色彩过多,压过了景物所突出的重点,使人眼花缭乱、视觉疲劳。

制作团队在神农宫溶洞灯光设计中,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了传统构图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灯光氛围,全方位展现溶洞文化,主题的结合巧妙而鲜明,使游客在溶洞内既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浅谈溶洞的灯光设计与色彩运用体会,供读者参考。

1 灯光设计构思及具体实施

1.1 灯光布局

在溶洞里,灯光要以突出景物为重点,把握色彩在景观画面中的和谐,使景观整体具有感染力,构成一个充满梦幻和神秘色彩的地带(分段灯位示意图见图1)。

图1 分段灯位示意图

首先,制作团队把全长1 800 m的溶洞,按钟乳石自然形成的景观,分割为38个独立景区,分区布光。用环境光来烘托整体气氛,用定点光来突出要表达的主体景物。做到每个景区环境光富有变化性,布光均匀,重点景物明显,一目了然;避免每个小景区颜色过多过杂。让游客步入每个区域,都能感觉自然舒适、赏心悦目。

1.2 灯具选配

1.2.1 灯具要求

(1)所有灯具必须防潮、防雨,灯具防水能力达到IP 65等级以上;

(2)灯光亮度可任意调节,便于现场调试;

(3)灯具颜色变换自如,稳定性能良好。

1.2.2 灯具选型

经过在溶洞里对几种灯具进行现场测试发现,LED灯具较为理想。其特点是节电、环保、光效高、光斑均匀,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光污染。其出光角度可选15°、30°及60°,采用DMX 512控制信号,亮度及颜色可控且数据便于储存。外形有方形、圆形、条形等,可选择性较大。制作团队选择了36 W、72 W的LED条灯,和36 W的圆形LED灯等类型。

在表演区,为提供更多的光影变化,选用了少量图案电脑灯。为提高安全性,水下灯具(见图2)采用24 V安全电压,特制了低压控制器。电脑灯全部加配了特制的防潮除湿罩(见图3)。此种罩采用电冰箱工作原理,24 h供电,当电脑灯运行时,温度控制器启动4组风扇散热;当电脑灯停用时,湿度控制器启动加热器散热除湿。

1.3 灯位设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灯位及安装灯具,首先不能破坏景观,尽量隐藏灯具;然后根据每个景观的特点寻找相对理想的灯位(现场安装见图4)。

1.4 控制方法

主控制室为计算机整体控制,并采用光纤信号传输来实现对所有灯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因为主控制室与灯具最远距离为1 800 m,全长设有23个控制机柜。常规的信号线传输控制距离过长,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所以采用了远距离光纤信号传输。

2 运用色彩变化突出重点

2.1 充分运用色彩的变化表达情感

灯光及色彩的运用能够帮助揭示人物的内在情绪。色彩的变化对人的视觉具有一种辐射作用,它辅助参观者通过对色彩的感觉从而产生联想。如:红色——热情庄重,黄色——华丽辉煌,橙色——幸福收获,绿色——青春和平,蓝色——神秘优雅,紫色——梦幻爱情。

图2 水下灯具实景图

图3 电脑灯除湿罩

图4 现场安装

图5 “爱情三部曲”实景图

图6 “神农造田”实景图

图7 “神农丰碑”实景图

图8 “擎天一柱”实景图

图9 情景表演《爱的神话》实景图

图10 “神猴沐浴”实景图

“爱情三部曲”(见图5),寓意一对恋人从相识到相恋到相拥的全过程。灯光采用了大面积冷色调,用优雅宁静的蓝色来烘托周边环境,用象征美好爱情的粉红色来突出相恋的三个阶段。鲜明的色彩对比,给游客从视觉到心理上带来奇妙的联想和美好的回忆。

“神农造田”(见图6),演绎了神农氏与农耕的传说。灯光色彩选用了蓝色、绿色及橙黄色。蓝色象征天空,绿色象征农田,老黄牛形象为橙黄色。色彩对比自然流畅、重点突出了辛勤劳动的老黄牛。

2.2 运用色调的冷暖给人以鲜明的感受

在洞内一处较宽阔的空间有一块8 m高的巨型白色圆柱形钟乳石,威风凛凛,名为“神农丰碑”(见图7)。

采用大面积橙红色暖色调灯光,渲染周边的环境,给人以热情、庄重的感觉。将白色光和少量蓝色光打在洁白的石柱上,形成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强烈对比,凸显白色丰碑的威严大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擎天一柱”(见图8),柱状黄褐色钟乳石,顶天立地,气势雄壮。利用冷色调蓝天与橙黄色石柱冷暖对比,凸显钟乳石的柱身花纹,精美、自然、流畅。

在情景表演部分《爱的神话》(见图9),采用大面积蓝色调营造出神秘氛围。用一束暖紫色光定点打在弹古筝的女演员身上,冷暖色彩对比突出人物重点,且体现了角色思念恋人的内心感受。配合雾化特效处理,让游客犹如身临其境,打破了以往单一参观游览的形式,将实景演出与虚拟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图11 “大肚子弥勒佛”实景图

2.3 运用色彩的明暗突出景物重点

“神猴沐浴”(见图10)表现的是:在酷热的夏日,美猴王到溶洞避暑,突然发现瀑布,体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沐浴。此区域采用了同一个暖色系用光,在美猴王身上作明与暗的处理,突出猴子的立体感。

“大肚子弥勒佛”(见图11),是溶洞里非常壮观的一景。大肚子高12 m、宽18 m。背景光选择蓝色,前区肚皮的布光选择了明亮浅橙。明暗对比更凸显其“肚大”的鲜明特征,看上去其肚子似要随时爆炸一般。

图12 “镇洞之宝——玉狮”实景图

玉狮神灵,是溶洞里的镇洞之宝,它保佑着当地人民健康、平安,永远守护着这片净土。“镇洞之宝——玉狮”(见图12)部分,为了表现玉狮的洁白,安装了特制的高色温LED纯白色光灯具;为了让狮子显示出冰清玉洁,还增加了4只LED蓝色光灯具,使游客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仰望晶莹剔透的玉狮。为了更加凸显玉狮,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选择了最亮的白色光打在玉狮的正面和侧面,玉狮的背景是深绿色。

3 结束语

神农宫溶洞的灯光设计,把握了全洞的空间结构特点、洞中钟乳石生长及分布特点,以及洞内温度、湿度、地下水和岩石构造的特点,利用钟乳石的人工再造技术和现代光学及控制技术,做到宏观和微观效果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效果相结合,明与暗、冷与暖相结合。通过色彩对比和过渡,营造灯火如织、色彩斑斓之感。设计团队根据景观之间色调的关系,用暖色或冷色光实现景观间的过渡,让观众感觉流畅、自然。灯光设计与溶洞景观的独特韵致如水乳交融般和谐,共同构建了奇幻诗意的神农宫。

猜你喜欢
钟乳石神农溶洞
钟乳石:邂逅石头的一滴泪
出发吧,去溶洞
保护溶洞
现象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神秘的溶洞
隧道特大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游沂源灵芝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