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风华绝代》中赛金花的服装造型设计

2013-09-20 11:31
演艺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衣裙服装笔者

赵 艳

(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 100055)

2012年初,笔者接受田沁鑫导演的邀请,为四幕话剧《风华绝代》设计服装造型,这也是笔者和田沁鑫的第九次合作。该剧讲述了晚清传奇女子赛金花的故事。赛金花年少时因家境贫寒被卖入花船,后被前科状元洪钧纳为妾,并随夫出使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帝国及荷兰帝国。归国后不久,洪钧因病去世。赛金花离开洪家,先后在上海、北京重入烟花,开设“金花书寓”,在大江南北红极一时。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她曾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交涉,劝说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市民,被京城百姓赞为“议和大臣赛二爷”。后来,她又历经种种磨难,最终与红尘知己魏斯炅步入幸福的婚姻。

笔者以主角赛金花的服装造型及所在场景为中心,向整部剧不同场景的各个人物发散,逐一处理不同场景、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境遇的戏剧角色的服装造型。按演出要求,笔者在32天内设计出全剧40个角色的108套服装的造型,并且指导完成全部服装的制作。本文主要分析介绍赛金花的六套服装设计。

1 赛金花的服装设计思路

细致地查找历史资料当然是第一步。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也看到了当年李翰祥导演收集的一些晚清名妓的珍贵照片,对清末民初的社会风情和服装有了基本了解。

设计戏剧人物服装造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烘托和塑造人物形象,让观众可以通过外化的服装了解人物的社会背景、身份、性格、喜好、境遇和心情等隐含信息。赛金花是晚清名妓,如果按照历史原型设计她的服装造型,可采用宽腰大摆配宽腿裤的设计方案,但那似乎不完全适合剧本中赛金花的性格和气质;而且,那种造型并不是笔者想要的。戏剧服装不仅需要在历史的真实中提炼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元素,而且还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笔者理想中的最终造型应该是既超越人物历史服装的原型,又能借鉴和适当运用清末民初服饰精华,同时又带有现代审美和剪裁方式的造型。也即兼具新东方主义古典美和意境美的造型,注重人物的神韵和气息的古今融合。

传统的东方服饰的古典美,首先来源于各种色彩饱和度较高的服装材料,以及刺绣图案中颜色的对比。但是由于晚清的服装是无腰身剪裁的,不足以体现剧中赛金花和一位位俏丽的江南倌人(名妓)的绰约风姿。于是,笔者吸取了东方古典服饰中色彩对比强烈的精髓,在晚清衣裙基本形制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西化的收腰加省和插肩袖的设计,并且将老式马面裙改为前后有可掀起的绣花佩的大摆裙,强化了服装的东方神韵和舞台动感。

本剧中倌人众多,女装的整体造型设计也是该剧的重头戏。剧中的“金花班”先后在上海、北京红极一时,里面的能说会唱、打扮入时的倌人们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倌人的服装特点是俏丽西化,收腰显胯,上衣无老式的大襟拖领,衣裙色彩亮丽、服饰图案格局自由,有自上而下的流线型图案、亦有自下而上升起的花草飞鸟,不拘一格,整体造型呈“A字”造型,衣裙的上下比例是3:5(见图1);北派倌人的衣料质地略显厚重、上衣宽大、色彩略暗,保留老式的绣花拖领,不收腰省,衣裙的上下比例是5:3,同时也有部分当时流行的衣裤造型。

2 赛金花六套服装的造型设计特色

2.1 第一套服装:蝶恋花

经过几天的反复修改,第一张赛金花的服装造型设计图初稿出炉了。那是晚清的红色绣花大襟衣和当时最流行的阔腿裤,黑色和绿色作点缀。以此为基础,笔者设计了两种款式:一种是老照片上赛金花本人早期喜爱的着装款式,清末常见的宽腰大摆、双层阔袖,加上时髦的高领,衣裤比例为5:3,整体造型显得松弛、自然、稳重、大气,但缺少剧本中赛金花应有的惊艳、灵动和俏皮的气质;另一款则是当时在上海名媛中流行的高领、收腰小摆、7分窄袖和3分窄口假袖,衣裤比例是3:5的造型,这一款俏丽、练达、时尚、洒脱,更符合剧本中的赛金花形象。上衣胸前盛开的大牡丹花张扬妩媚、腰间的枝蔓向上伸长活力动感,既衬托出赛金花的刚柔相济、聪慧的个性,又隐隐显露着她舍身救民的“赛二爷”的飒爽英姿。剧本还在不断地调整,这款红装作为赛金花的主打底款,也需要随之仔细斟酌。

图1 赛金花和南派倌人们

在赛金花扮演者刘晓庆首次试穿赶制的素色样衣后,我们根据她的身材特点进一步确认,她的最佳的衣、裙比例为3:5,以及领子精确的高度及舒适度。这种高领会让人的脖子总是很挺拔,这是全身最提气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演员演戏时最需要舒适度的一个部位。二幕二场中,赛金花在“金花书寓”拜见李鸿章,并且大义凛然地道出豪言:“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回头我要联合津京沪三地所有花界姐妹们,搞一次认捐大会,筹出来的款子,专门救济这场祸事中无家可归的人,好叫大家看着,吃把势饭的,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她凭着会说些许英文,要只身去见八国联军统帅,以前在德国认识的瓦德西,劝他整顿军纪,少害市民。此时,她应身着正式、隆重的服装,这套服装应该是当年做工极精致、款式极考究、且珍存已久的华服。无疑,最适合这一场景的就是第一套红装。

根据剧本的不断调整,笔者进一步将第一稿中的裙裤改为了大摆绣花佩裙,佩可以掀起。为了增强舞台艺术效果,又在前主佩的两侧增加了两个稍窄的绣花侧佩,并且在每一片绣花佩面的两侧首次吸取了晚清老绣片中独有的花边图案并加以改良,让花边更具可绣性和连续性。佩面花边两侧有淡粉白色滚边,与上衣大襟和领的滚边同色,既上下呼应,又给整套色彩浓重、对比强烈的服装提神加气。佩面上绣飞鸟、蝴蝶以伴花香,下摆冷色调、多层次的山石与面料的红色底色冷暖对比,增加了马面底部的重量感和厚重感,也凸显了赛金花的张扬泼辣、机智果敢的个性。佩面的图案与上身胸前盛开的牡丹、香肩和衣摆处飞舞的蝴蝶、蜂腰之间摇曳的枝蔓相得益彰,配上中式高领和浅粉白色滚边,再加以高领上三排雅致的红底粉白花的景泰蓝扣头及上衣精致的珠钻点缀,最后在大襟转角处戴上一朵银底珠链的饰花,恰似画龙点睛。舞台上,那珠串在赛金花举手投足间摇曳生姿,好不妩媚香艳、百转柔情。

笔者给这套服装命名为“蝶恋花”(见图2~图4)。

第一套服装造型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刘晓庆版赛金花的造型风格初步确立了。

2.2 第二套服装:一枝独秀

第一幕第一场,当时名震上海五楼五底的“金花书寓”内。

这一场景是主人公赛金花的第一次出场,这套服装尤为重要。笔者首先想到了白色。白色与众多鲜艳的色彩对比更雅致,更易突显。赛金花身着藕荷色调绣花的白色衣裙,同样时尚的窄袖、高领、西式加省收腰小摆,但在领部和前胸都做了特殊的不规则花样贴补绣处理,使得领部呈现了丰富的线条和色彩变化。若有若无的不规则清式拖领,像被打破的旧时传统,不露声色地展现了赛金花的卓尔不凡和她曾经的“公使夫人”的特殊背景。化装师毛戈平在此也巧妙地给赛金花前额脑顶戴上一顶法式黑底银色水钻小礼帽,既显得时尚、俏美、灵动,又有受西方装扮之影响,引领风尚之寓意,和这套白色衣裙简直可称之为中西合璧的绝配。

上衣和裙佩绣线为深浅不一的雅蓝色系,柔美的小花和藤蔓抒情地延展,一只橘色系和蓝色系相间的彩蝶不经意地飞舞在胸前的花草丛中,打破了雅蓝色系的静意,让这套衣裙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使赛金花更加迷人。裙摆处,特意做了加大处理,随着赛金花踩着细碎的台步款款出场,亮相、转身,蜂腰扭转间,一舞一扬、一颦一笑,那裙摆也好似荷花般绽放,佩面随风飘起。此时满台花艳,赛金花更显得千娇百媚,艳压群芳(图5为定装照,图6、图7为剧照)。

2.3 第三套服装:出水芙蓉

第二幕第二场,中式风格的赛金花书寓室内。

赛金花为了保护京城百姓,准备铤而走险去见瓦德西。此行成败未卜,临行前面对心上人魏斯炅时,有一段心灵独白(见图8)。魏斯炅向赛金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而赛金花柔软的心中虽渴望真爱,也对魏斯炅情有独钟,但又无奈于纷纷乱世,对于他们的未来有种“落日还生渺渺愁”的情愫。

图2 “蝶恋花”手绘设计图

图3 “蝶恋花”定装照

图4 “蝶恋花”剧照

图5 第二套造型定装照

图6 第一幕第一场赛金花出场

图7 赛金花和上海名媛金小宝

图8 赛金花对心上人魏斯炅的内心独白

图9 第三套服装造型:出水芙蓉

图10 第四套服装造型:百合芬芳

此时,赛金花的内心酸楚,如同隋朝诗人杜公瞻的《咏同心芙蓉》中描述的“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笔者为这一场服装选择了柔美、性感、抒情的非饱和的嫩粉色,再配上白色的前后绣花佩、白色绣花袖口和白色假袖,刺绣的亭亭玉立出水芙蓉随着上衣的蜂腰曲线延展绽放于肩部,一只鸟儿飞舞在花间,水面微波,荷花片片,尽显赛金花此时的婀娜多姿和万般柔情(见图9)。绣线运用不饱和的对比色调,追求色彩淡雅、柔美。整套服装中白色的配色暗喻她渴望真爱、不甘风尘的性格。

2.4 第四套服装:百合芬芳

剧中的赛金花曾得到时任户部尚书杨立山、总管内务府大臣荣禄以及清末首富盛宣怀等要人的帮扶,名震北京四九城花界,风光一时。

第二幕第二场,笔者夸张地以明度极高的明黄重磅真丝来渲染和烘托这个时期赛金花的风华(见图10)。虽然明黄色漂亮、霸气、抢眼,但这个颜色也很危险,要与皇服的正明黄色和佛界的中黄色微妙地区分开来,笔者认为最好是微微有一点偏绿的黄色。几次染色,均不成功,笔者亲自参与褪色、加色,最后终于有了满意的明黄服色。

有了合适的衣料,笔者将梅梢上欢快的鸟儿和怒放的百合,以及河水间悠然的仙鹤错落有致地刺绣于衣裙之上,让它们尽情地显露赛金花这个阶段的美好心情。“百合”、“仙鹤”、“梅花”的组合,暗喻她身在红尘心却高雅的情怀,“鸟儿”代表着她的欢快和得意。最后一个关键的细节就是前襟、袖口的黑色宽镶边,以及在行走坐定时,若隐若现的黑色底裙,刚好将整体高明度的色调压稳下来。假袖、领口、滚边和景泰蓝的盘扣的色彩是笔者精心选染的紫粉色系和果绿色,它们与明黄色冷暖对比,使得这套服装整体色彩虽然高调但不轻浮,也不乏沉稳、大气和霸气。

2.5 第五套服装:紫色幽香

第二幕第三场,1908年的京都赛金花寓所,一栋一楼一底的中式书寓的客厅内。塞金花命运几经曲折,已尽失昔日风光,穿的也是旧衣装。

图11 第五套服装造型:紫色幽香

此时的她,心虽暗淡忧伤,但依然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宛如一朵盛开的紫罗兰,散发着浓郁的幽香。笔者为赛金花设计了神秘、优雅、成熟、隐忍又不乏高贵的紫色上衣,配上柔美的玫红色长裙,忧伤中透出她当年的妩媚,也更显出赛金花不甘于命运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怀(见图11)。上衣袖口和假袖的色彩与裙上下呼应,裙上的素色佩两边镶嵌双边,与上衣色系呼应,相得益彰。而刺绣在上衣的两只温情戏水的鸳鸯、大大小小朵朵飘洒的藕紫色和白色的花瓣,以及弯曲向上的袅袅水波,又映衬赛金花隐隐作痛的内心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及感伤,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己不可预知未来的哀愁。

图12 第六套服装造型:百年好合

图13 赛金花婚礼

2.6 第六套服装:百年好合

最后一场,第三幕尾声,赛金花几经周折,戏剧性地与恋人魏斯炅结成眷属。场上,赛金花请顾妈拿来了定做的西式新婚纱(见图12)。

笔者观察了赛金花当时的婚纱照片,虽然黑白照片上的婚服非常模糊,但还能隐约看到她穿的是中西合璧的新式婚纱。于是笔者顺着这个思路展开构思:中式的衣裙、中式的绣花佩、欧式金属银线的刺绣图案和欧式的洁白长头纱。图案布局精巧有致,胸前的一对大而长的流线型蝴蝶卷尾花、亚绿色和银粉色的装饰彩钻,以及白色珍珠点缀其中,成为了胸前装饰的点睛之笔。高高的白色珍珠凤冠搭配了红色绒球和红色流苏,红与白的搭配也是对那个时代新娘凤冠的西式革新。整体婚服造型端庄、大气,绝妙的中西合璧!而她的爱人魏斯炅也戏剧般地身着赛金花喜爱的忠义关公的靠服,在全剧的尾声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团圆美满的画面(见图13)。

正如赛金花在全剧尾声中的一段台词:“你们看我这件衣服奇怪么?这是件新式婚礼服,西洋人结婚时才穿的。以前常有人指责我的穿着,说是奇装异服,又说是亡国之象,好像整个天下的衰亡,完全是娘们儿衣服穿坏了似的。我穿着它,是因为我还相信:茫茫人海中必有这样一位能够容得了我的知己,与赛金花圆满一场新式婚礼。”

3 结语

全剧呈现的舞美特点是虚实结合、色彩秾丽、古香古色。与此相映衬,服装造型整体呈现的风格为:女装色彩华丽浓艳,形、神、色、图会意,虚实结合;男装反衬色调凝重。全场色调协调或相互碰撞,时而沉稳,时而惊艳。女装做工精致,每一套服装的几种色彩,几乎都要经过间色处理,每一套衣裙的图案都有内在的寓意。衣裙上刺绣的每片叶子、绽放的每朵花、甚至每只鸟儿羽毛的绣线,笔者都要仔细比较,慎重选择,就连一粒景泰蓝扣头或是一粒珍珠、一颗彩钻镶点的位置也不轻易放过。

设计和监制的过程结束了,演员们依次试装,粉墨登场,开始了这一段传奇的《风华绝代》。笔者则欣喜于坐在剧场中观看着最终的舞台呈现,回想着整个犹如一场战役的“头脑风暴”式的创作和实现过程,也欣喜于观众久久不息的掌声和赞誉。然而,笔者更欣喜于能够借此剧的创作,探索将具有东方古典美的晚清服饰与现代美学融合、分析和实现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衣裙服装笔者
在雨中
何 芳
让人心碎的服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灰姑娘的魔法衣裙
雨后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