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光对电视综艺晚会的影响

2013-09-20 11:31
演艺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灯光师光色色光

李 永

(泰安广播电视台,山东 泰安 271000)

阳光蕴含七种颜色,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体验;自然世界的五颜六色,也触发了人们各不相同的情感感受。人们常常把对高山、大海、草原、朝阳、蓝天等自然万物的感知,也寄托在色彩上。这不仅是一种视觉行为,也是一种心理行为。认识到色彩与情感的这种内在联系后,在很多视觉艺术表演形式中,设计者大量地运用色彩来烘托表演,传达表演者的情绪感情,达到感染人的效果。

当下,以电视为媒体的容纳诸多艺术表演形式的电视综艺晚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到各省台举办的各类专场晚会,都因为节目类型众多、时间长、广告效果好,而大行其道。

1 电视综艺晚会对色光的要求

电视综艺晚会,顾名思义,晚会的节目内容形式都是以满足电视媒体的制作与传播特点而创作的,包含了歌曲、舞蹈、曲艺、小品、杂技等不同艺术类型的节目,一般都是在大型的演播厅内,采用多机位、多角度镜头切换的方式录制或转播。这与传统的戏曲、歌舞剧等舞台表现形式有不同的要求:

(1)由于摄像机对色光还原的缺陷及色光显色性的差异,正面光不宜用色光照明,这是电视的用光特点。假如,像戏剧舞台那样,为了剧情意境,用色光对人物进行照明,那么,电视画面上人物的形象就是模糊的。特别是很多色彩光线的显色偏色性,往往造成电视画面质量和显示效果的下降,也影响观众的收视兴趣。

(2)电视画面是二维的平面,为了表达电视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基本很少使用戏剧性的色光运用方法。因为,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造就了各自表达节目内容的不同特点。比如,在舞台上用单束色光对人物照明,让人物在光束中或局部小光区里表演,是戏剧舞台上常见的塑造人物、渲染剧情、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用光方式。人眼对光色的适应力很强,但摄像机对光线的要求却是机械的、苛刻的。因此,只有满足摄像机的技术指标,才能拍出清晰剔透、色彩纯正的画面。而那种反差大、色彩单一的富有戏剧性的照明方式,电视综艺晚会很少使用。

因此,由于受摄像机的制约,电视灯光设计师要摸索、学习、借鉴,掌握适应电视需要的用光规律,形成自己的用光特点。通常,电视综艺晚会灯光设计中,色光一般运用和设置在演区背景和道具上。在对人物的照明中,一般在顶逆光、逆光或侧逆光的位置运用色光,用以勾勒人物的头、肩等轮廓。

2 色光的作用

2.1 为一场电视综艺晚会奠定成功的基调

一场好的电视综艺晚会就像一篇好的文章。导演构思时,首先会为晚会确定一种情感的基调、色彩的基调。开篇、高潮、尾声,起承转合,哪个阶段选用哪种色调的光,这也是灯光师在明确导演的意图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人们对不同的色光会有不同的感受。如,红色能刺激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等与热有关的物体,从而形成热或暖的感觉,这种光被称为暖色光;蓝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天空,属于冷色光;色调柔和、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因为能给人带来平稳而安静的联想,可归入中性色光。色光的这种刺激人的视觉细胞,引起人心理、生理变化的特点,自然也就运用到了抒情为主的电视综艺晚会中。电视综艺晚会是一场各类节目的“大杂烩”,色彩基调确立后,就可以把各类节目糅合、包装,给观众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视觉印象。

每年举办的泰安市少儿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形式多样,要传达给观众的就是欢乐、喜庆、祥和的情绪,如图1所示。在设计晚会灯光时,就要选用暖色光为主基调。特别是开头、结尾时,大型的歌舞节目较多,是奠定本场晚会色彩基调的重头戏。利用红、橙、黄等暖色光,表现热烈、欢快、喜庆的气氛,同时辅以电脑灯、光束灯等的光束,再用不同的色调对比,根据音乐节奏进行各种变化,就会很好地调动演员和观众的情绪,把人们带入到喜庆的春节氛围中。

2.2 对电视综艺晚会进行典型环境塑造

电视综艺晚会的节目,种类繁多,内容广泛。灯光设计人员要将光色变化与舞台场景相结合,塑造出典型环境。特别是在具有写实性的小品和歌舞剧中,抽取现实环境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色彩元素,利用光色进行艺术化的再创造。

图1 《2013年泰安市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剧照

少儿歌舞《茶树青青》是大型音画电视综艺晚会《泰山神韵》中的节目,如图2所示。节目取材自泰山女儿茶的民间传说,表现泰山采茶女清晨劳动的场景。舞蹈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田园气息,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根据导演的意图,灯光设计在空旷的舞台上,运用光色模拟现实色彩的手段,营造出优美的舞蹈环境。舞台上方顶逆光灯位的85台LED变色光束灯和12台摇头电脑灯,在烟雾的衬托下,用大面积的逆光铺出绿色的调子,模拟清晨茶园的绿色,两排12台窄角光束灯制造的明澈清凉的光束,象征了黎明的晨曦和天光。舞台后方大屏幕展现的是巨大的山景茶园,前后虚实结合、亦真亦幻,营造了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泰山茶园风光。一位身着红衣的采茶小姑娘,如翩翩蝴蝶,在青青的茶园里飞来飞去,展现出一幅感人的画面。这里,色光对现实环境典型元素的模拟功不可没。

2.3 对电视综艺晚会画面空间的拓展

在综艺晚会中,利用光色渲染的受光面主要有背景面、地板面及人物受体。在一场电视晚会里,中近景的画面占据很大比例。这一类的画面所能看到的元素主要是:人物、背景(景片)、人物背景间的空间。电视画面不仅要表现舞台上的文艺节目的精彩,还要让观众感受到小荧屏大世界的空间开阔感,这才算是一场合格的电视晚会。在烟雾的衬托下,灯光色彩的渲染、光线节奏的变化营造出电视画面的空间感。

图2 《泰山神韵》晚会歌舞节目《茶树青青》

蓝色在色谱的边缘,对于红橙黄绿青等色干扰少,与演员服装色彩、人的肤色冲突也最少,这是它有利的一点。抠像就是抠蓝,也说明了这一点。彩色电视摄像机能很好地显示蓝色,也符合摄像机的色谱显示规律。像《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我是歌手》等电视综艺节目,在背景色及空间色光的选择上都偏好蓝色,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图3是《2012年泰安市春节联欢晚会》的杂技节目《走钢丝》。这样的中近景画面,在一场晚会中占80%左右。中近景画面对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是最适宜的,也正因如此,画面往往难以营造得富有美感,显得比较单调。若节目内容再缺乏吸引力,电视画面就没有亮点了。在这个节目的灯光设计上,充分利用了色光在烟雾衬托下的空间滞留感,以LED变色光束灯营造出蓝色的空间色调,摇头电脑灯制造出玫瑰色的发散如线的细光束缓慢地在空中旋转,给人一种深邃太空的感受。演员的高难度表演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还具有奇幻感。

2.4 引导观众情感、影响观众情绪

在电视综艺晚会的舞台上,光色也是有节奏、有情感的,每一组灯的光色变换都凝聚着灯光师的情感因素。灯光师若对节目理解深刻、研究透彻,对光色的运用就会更加贴切,情感色彩也更加丰富,从而激发观众的共鸣。红色可以让人躁动,也可以让人欢喜;蓝色让人安静,也可以让人忧郁;黄色使人温暖,也可使人伤感。音乐演绎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情感的抽象艺术,灯光设计中色光的应用也是一个抽象的行为过程。因为对音乐理解的不同,实际运用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似乎色光对音乐的表达只成了灯光师的臆想与简单模仿。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灯光师与导演积极沟通,领悟歌曲音乐内涵,遵从光色与音乐内在联系的规律,赋予它具象的光色、明暗的节奏变化,就能激发起观众的情绪,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图4是香港歌星陈奕迅演唱会上的镜头。陈奕迅的歌曲旋律优美,贴近现实生活,很富有人情味。从对音乐的理解到对歌曲进行光色的演绎都富有挑战性。像歌曲《十年》,曲调歌词反映了现代人忧伤纠结的一种矛盾心态,灯光师设计了黄色加橙红的色彩基调,巧妙地营造了一个些许温暖的色彩氛围。让人在感怀别离的时候,不仅体验了伤感的情绪,也从分手的惆怅里重新寻找到温暖感人的情怀。看似简单的色光应用,也蕴含着灯光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自己对生活经验积累的发掘。

图3 《2012年泰安市春节联欢晚会》杂技节目《走钢丝》

图4 陈奕迅演唱会

总之,作为电视综艺晚会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色光的运用要服从节目整体,服从于导演的意图和演员的表演,需要与舞台设计紧密结合,才能与整台节目融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体。

[1]李宏虹. 现代电视照明.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灯光师光色色光
同乡同业的文化嵌入及其转型研究
——基于对河南灯光师群体的调查
浅谈电视台灯光师处理外拍任务的注意点
穿梭于时尚与乡土之间的河南籍灯光师
从奢侈品时尚店铺到商超连锁,这个“灯光师”照亮了一批网红企业
鸡舍LED光色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论述舞台灯光设计中光色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