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2013-11-08 03:43汪燕君浙江省建德市中医院内科建德3116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川芎嗪供血基底

汪燕君 毛 群 浙江省建德市中医院内科 建德3116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椎-基底动脉发生一过性的供血不足,导致其相应的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若反复发作,可导致小脑、脑干等后循环梗死;给予有效治疗,可避免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1]。笔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住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5±5.1)岁;伴发高血压2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11例。治疗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1±5.5)岁;伴发高血压27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症10例。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下降,视力模糊,行走不稳,四肢麻木等。两组性别、年龄、伴发疾病及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1.2 诊断标准 两组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标准[2]:①40岁以上发病;②有反复发作性眩晕,在头部或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或加剧;③发病急(2min 内发生),常在24h 内减轻或消失,以后可反复发作;④伴有一种或以上神经缺血的症状和体征;⑤排除其他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如耳源性或脑梗死。TCD 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频谱离散度增大、波峰不规则等[3]。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 中静脉滴注,1天1 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 加入生理盐水20mL 中静脉注射,1天1 次;两组治疗期间均根据伴发疾病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和抗凝剂;两组疗程均14天。

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与左、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4]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TCD 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TCD 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轻度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TCD 检查较入院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75.6%,总有效率97.6%,对照组分别为39.5%、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临床表现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眩晕和恶心呕吐,而治疗组对视力模糊及肢体麻木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例

3.4 两组TCD 检查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m 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仅左、右椎动脉的Vm 有增加(P<0.05),而治疗组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Vm 均明显增加(P<0.05,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Vm 改善情况比较()cm/s

表3 两组治疗后Vm 改善情况比较()cm/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5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肝、肾功能,血、尿、粪常规与治疗前无明显异常变化。

4 讨论

VBI 病因很多,以脑动脉的微栓塞和脑动脉痉挛最多,其次为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使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等组织血液灌流区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病之一[5]。TCD 能有效地检验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能通过颅内动脉的血流动态信息而确定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痉挛及动脉硬化和供血不足,具有简便、快捷、无创伤、易重复、可监测等特点。

VBI的治疗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为主,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由中药丹参、川芎提取精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缺血缺氧、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6]。川芎嗪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解聚、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抗氧化、抑制自由基等作用[7]。目前丹参川芎嗪已较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周围血管等疾病。

前列地尔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Ca++,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解除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灌注,因而能对颈椎因素所致的VBI 发挥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 生成,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对血液因素所致VBI能发挥疗效[8]。脂微球包裹的前列腺素E1(PGE1),具有靶向性和持续性,靶向性地扩张颅内痉挛血管,增加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局部血流量,从而防止“窃血”现象[9]。

本组结果显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疗效明显,更有效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从而改善VBI 患者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具有较好临床使用价值。

[1]戴建武,梁冬蕾,谭敏,等.前列地尔注射液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9):13-15.

[2]李雨,吴明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1):86-88.

[3]潘正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86.

[4]任小红.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J].中医中药,2011,9(31):178-179.

[5]陈英,高海晔.丹参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6):178-179.

[6]杨继英.丹参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4):45-46.

[7]赵玉清.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药理毒理研究综述[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80-1781.

[8]吴孝田.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椎动脉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916-917.

[9]张电.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1):43-44.

猜你喜欢
川芎嗪供血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联合用药复杂网络分析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辣语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