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嫌色细胞癌螺旋CT 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2013-11-08 03:43赵振华王伯胤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绍兴312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肾癌疤痕包膜

徐 晓 赵振华 王伯胤 王 挺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绍兴312000

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是一种少见的肾癌亚型,预后较好,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国内对其影像表现报道较少,笔者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0月经我院病理确诊的1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39~73岁,平均53.5岁。10例在体检或其它非相关疾病检查时无意发现,其中1例有BUN、SCr 升高:3例以患侧腹痛或腹部不适就诊发现。13例患者均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血尿、蛋白尿。

1.2 检查方法 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GE Bright Speed 16)多期扫描,包括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有7例行延时扫描。患者检查前常规禁食8h,检查前30min 摄水800~1 000mL。先行上腹部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300mg/mL)80~100mL,注射流量3~4mL/s。皮质期于注射对比剂后22~30s开始扫描,实质期延迟时间为50~70s,延时扫描约为2min。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2.5mm。

2 结果

2.1 大体CT 表现 13例CCRC 均为单侧单发病灶,左肾7例,右肾6例。11例呈类圆形,2例“8”字形,边缘均光滑,与肾实质分界清。肿瘤中心均位于肾髓质或皮髓质交界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出肾轮廓膨胀生长,见图1(封三)。2例“8”字形CCRC 同时向肾盂及肾轮廓外突出,最大径2.1~9.2cm,平均5.1cm,见图2(封三)。

图1 a-1d 分别为CT 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延时扫描。CT 平扫左肾中上极肾实质内一等密度类圆形肿块,略突出肾轮廓,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CT 值略高于皮质期,各期扫描肿块密度均低于肾皮质。图2 实质期冠状位重建显示左肾中极一肿块,“8”字形,边界清,有假包膜,其内有小条状密度减低影,低密度“影在延时期轻度强化,提示为“中心疤痕。图3 嫌色细胞癌,癌组织未穿透肾包膜,脉管内未见明显癌栓,输尿管切缘未见癌组织累犯。

2.2 CT 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 8例CCRC 平扫密度均匀,为等或略高密度,5例CCRC 平扫密度不均,其中坏死3例,钙化3例。增强后密度均匀的8例CCRC 强化均匀,各期肿瘤密度均低于肾皮质,见图1a~1d(封三)。另5例CCRC 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基本均匀,各期密度均低于肾皮质。12例CCRC 实质期CT 值均略高于皮质期。1例CCRC 实质期CT 值略低于皮质期。延时期,肿瘤密度均明显减低,CT 值低于肾皮质,但略高于平扫时肿瘤CT 值。延时期显示两例CCRC 内轮辐状略高密度影,提示为中心疤痕的延时强化。6例CCRC的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未见明显破坏。13例肾盂、肾窦、肾周及肾血管均未受侵。

2.3 病 理 13例均行肾癌根治术,肿瘤最大径2.1~9.2cm,与周围肾实质分界清,均可见假包膜。有坏死或囊变3例,有轮辐状疤痕2例,钙化3例。6例肾盂肾盏受压变形明显,但未见浸润。肾周淋巴结阴性,肾静脉内未见瘤栓,肿瘤分期为T1~2,N0M0。显微镜下见嗜酸细胞型3例,典型型7例。癌组织多呈片状、梁状、腺状分布,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嫌色细胞或圆形嗜酸细胞,胞质淡红染色或嗜酸性,细胞核小,部分核仁不明显,胞膜界限清,见图3(封三)。

3 讨论

3.1 临床和病理 肾嫌色细胞癌(CCRC)是肾细胞癌的一种亚型,发生率较低,约占肾细胞癌的5%,于1985年Thoenes 等[1]报道。CCRC 具有低度恶性,极少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好,死亡率低于10%。发病年龄多为50~60岁人群,平均年龄约54岁,男女发病几率相等[2]。本组男女比例接近,平均年龄53.5岁,与文献报道相似。肿块大小一般在1~30cm,多为单发。

CCRC 有完整假包膜,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常于体检或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因肿瘤生长较大产生局部压迫症状而就诊。临床表现可为腹痛、腹部不适、血尿等。CCRC 其组织学来源为肾集合管上皮[3],大体标本肿瘤一般为球形,边界光整,切面质地均匀,淡黄褐色,部分可见小囊,少数可见坏死、出血、钙化、纤维疤痕。经HE 染色,显微镜下CCRC 分为典型型和嗜酸型。光镜下特点胞膜明显。

3.2 CT 表现 CCRC 多为膨胀性生长,多有假包膜,发现时一般较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外凸样生长,本组10例为类圆形,2例呈“8”字形,李斌等[4]曾报道过3例“8”字形生长CCRC,笔者认为可能是肿瘤向肾窦及肾外两个方向生长,而肾窦及肾外凸起部分较肾内阻力低相对生长快而形成“8”字形。本组病例CT 平扫多为密度均匀,5例密度不均者最大径均>5cm。笔者认为肿瘤的均质性与肿瘤大小有关。这与Russo 等[5]报道的一致。kim 等[6]研究肾癌亚型的CT 表现,发现相同大小范围内CCRC 匀质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亚型,而且>7cm的肿瘤,具有匀质性表现的仅有CCRC,表明CCRC 影像学上具有匀质性的倾向。本组3例有钙化,钙化常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度低。2例有“中心疤痕”,出现“中心疤痕”以往常认为是嗜酸细胞瘤的特征,但Kondo 等[7]回顾性分析11例CCRC的CT 和MRI 表现,发现3例肿块中央显示轮辐状低密度瘢痕,认为瘤内星芒状纤维瘢痕亦是CCRC的影像学表现。增强后各期扫描肿瘤密度均低于肾皮质,与Mugiya 等[8]报道CCRC的增强表现一致,显示了少血供肿瘤的特点。本组12例实质期CCRC 密度均略高于皮质期,1例实质期CT 值略低于皮质期,说明CCRC 有相对延时强化特点,与周晓俊等[9]报道相似。5例行肾盂期扫描的CCRC 在延时期造影剂均有明显消除,但密度略高于平扫期,高于周围肾实质。

RCCC 多分化程度较高,分期较早,一般为为I~Ⅱ期,侵犯肾周、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较少见,淋巴结转移也较少见[10-11],本组病例无1例有肾周侵犯、肾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肾血管瘤栓、其它脏器转移,与文献报道一致。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RCCC 需与其它类型肾癌、嗜酸细胞瘤、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相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主体多位于肾皮质,常侵蚀性生长,肿瘤较小时密度常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皮质期强化常较明显,并常高于肾皮质,实质期CT 值迅速下降,常低于肾皮质,呈典型的速升速降型。集合管癌位于肾髓质,侵袭性生长,肾窦早期受累,进展较快,较早发生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乳头状肾癌常有家族遗传史,影像上与CCRC 较难鉴别。肾嗜酸细胞瘤多起源于肾集合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皮质期强化明显,常高于肾皮质,特征性的轮辐状疤痕较CCRC 多见。其它特征与CCRC 相似,因此常需病理鉴别。少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般薄层重建后能测出少量脂肪密度。

总之,CCRC 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常单侧发病,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实质密度均匀,皮质期、实质期轻中度强化,各期强化均低于肾皮质,多无远近转移,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影像上与其它肾脏肿瘤常有重叠表现,因此最后还需要病理确诊。

[1]Thoenes W,Storkel S,Rumpelt HJ.Human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J].Virchows arch B cell pathol incl molpathol,1985,48(3):207-217.

[2]Benoit CC,Khalaf A,Courville P,et al.Renal chromophobe cell carcinoma and paraneoplastic linear IgA bullous dematosis[J].J Urol,2003,169:270-271.

[3]Kovacs G,Akhtar M,Beckwith BJ,et al.The Heiclelherg classification of renal cell tumors[J].J Pathol,1997,1:131-133.

[4]李斌,潘卫东.肾嫌色细胞癌CT 表现[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0):1625-1626.

[5]Russo P.Renal cell carcinoma:presentation,staging,and surgical treatment(Review)[J].Semin Oncol,2000,27:160-176.

[6]Kim JK,Kim TK,Alan HJ,et al.Differentiation of subtypes of renalcell carcinoma on helical CT scans[J].AJR,2002,178:1499-1506.

[7]Kondo T,Nakazawa H,Sakai F,et al.Spoke-wheel-like enhancement as an important imaging finding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J].Int J Urol,2004,11:817-824.

[8]Mugiya S,Nagata M,Ozono S,et al.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Review)[J].Hinyokika Kiyo(Japanese),2004,50:865-868.

[9]周晓俊,谭华侨,邓丽萍,等.肾嫌色细胞癌的螺旋CT 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884-885.

[10]Cindolo L,de ia Taille A,Schipe L,et al.Chromophobe,e renal cell carcinoma: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104 ca8e8 from multicenter European database[J].Urologe,2005,65:681-686.

[11]Sheir KZ,EI-Azab M,Mosbah A,et al.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subtypes by multisli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J].J Urol,2005,174(2):451-455.

猜你喜欢
肾癌疤痕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无惧疤痕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疤痕
蜡疗+疤痕霜防止烧伤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研究
自噬与肾癌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对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的最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