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2014-01-23 06:29马运粮霍晓妮
种业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分蘖力半冬性秋播

马运粮,霍晓妮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 郑州 450046)

201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马运粮,霍晓妮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 郑州 450046)

在河南省各市(县)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河南省2014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品种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布局

2013-2014年度河南省气候适宜小麦生长发育,大部分小麦品种长势良好,发挥出了各自增产优势,没有表现出明显缺陷。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出现和病虫害的加重,生产上对品种抗逆性和抗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2014年秋播小麦品种利用时应注重品种的稳产性和丰产性,综合考虑品种在不同年份的表现,科学制定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1 小麦品种利用情况

据全省各地小麦品种考察统计,2013-2014年度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537万hm2,与2012-2013年度基本持平。种植面积6.67万hm2以上品种有周麦22、矮抗58、郑麦366、西农979、郑麦7698、洛麦23、众麦1号、豫麦49-198、周麦16、郑麦9023、衡观35、中麦895、先麦8号、平安8号,这14个品种种植面积达422.67万hm2以上,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9%,其中种植面积6.67万hm2以上半冬性品种面积400万hm2。全省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先麦8号、偃展4110、豫麦18-99、怀川916、先麦10号、兰考198、邓麦996、平安7号等种植面积42.67万hm2左右。

2 河南省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评价

周麦2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级分化快,抗病、抗倒能力强,灌浆速度快,熟相好,对肥水要求较高,增产潜力大。因春季对低温较敏感,利用上注意倒春寒影响和防治赤霉病、纹枯病。预计秋播面积进一步增加。

矮抗5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强,矮秆抗倒,成穗率高,耐后期高温,丰产、稳产性好,是多地种植的主导品种。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叶锈等病害。预计秋播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郑麦366:属半冬性多穗型优质强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抗倒性好,品质优良。春季发育快,对春季低温敏感,推广种植中注意做好良种良法配套,防止倒春寒及纹枯病为害。以订单种植为主,预计秋播面积稳中有升。

西农979:属半冬性偏春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抽穗早,成穗率较高,灌浆速度快。抗倒春寒能力偏弱,在利用上注意防治白粉病等病害。预计秋播面积相对稳定。

众麦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发育稳健,分蘖力强,结实性好,较抗倒伏,后期灌浆快,籽粒饱满,丰产稳产,成熟落黄好。在利用时注意防治白粉、条绣、纹枯等病害。

郑麦7698:属多穗型优质强筋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一般,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结实性好,饱满度好,熟相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等病害。加大宣传推广,结合订单农业,预计秋播面积会有增加。

洛麦23: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成穗率较高,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冬季抗寒性较好。成穗多,穗层整齐,丰产性好,对肥水敏感。在利用上注意防治纹枯、叶锈等病害。

豫麦49-198:属半冬性品种。幼苗生长健壮,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强,耐旱,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在河南省西部种植面积大,在旱肥地有较好表现,注意防治白粉、纹枯等病害,预计秋播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周麦16: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矮杆抗倒,穗大粒多,成熟落黄好;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主要在豫北地区利用,利用时注意倒春寒的影响和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

衡观35:属半冬性偏春早熟品种。对春季低温及干旱天气敏感,较抗倒,耐后期高温,抗干热风、耐穗发芽,成熟早,落黄好。主要在南阳和驻马店地区利用。

平安8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结实性好,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熟落黄好。注意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预计秋播面积将有所增加。

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具有株型紧凑、灌浆快、成熟早、落黄好、籽粒饱满度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中、南部麦区中晚茬地种植。

周麦27: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灌浆快,穗较大,结实性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预计秋播面积会增加。

丰德存麦1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强筋品种。苗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返青起身快,根系活力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等病害,高产田注意防倒伏。

百农207: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长相清秀,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成熟落黄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白粉等病害。

周麦26: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结实性好,耐热性好,灌浆速度快,熟相好。该品种丰产稳产,在利用时注意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高产田防止倒伏。

兰考198:属弱春性大穗型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起身发育快,抽穗早,抗倒伏,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利用时注意良种良法配套,防治白粉和赤霉病。

焦麦266: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春季返青早,起身快,成穗率较高,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成熟落黄好。注意防治纹枯、赤霉等病害。

豫教5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生长发育稳健,分蘖力强,籽粒均匀,商品性好。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

中麦895: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分蘖力强,长相清秀,叶功能期长,灌浆速度快,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注意防治纹枯病。

开麦21: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长势偏旺,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性好,结实性较好。

漯麦18:属弱春性中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根系活力强,较耐高温干旱,灌浆速度快,落黄好。注意良种良法配套,高产田防止倒伏。

许科718: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单位面积成穗中等,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穗粒数多,千粒重高,丰产性好。

中麦175: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和成穗率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灌浆快、落黄好,抗倒伏,水肥利用率高,适应性广。适宜旱地推广种植。

先麦10号: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分蘖力较弱,单位面积成穗中等。抽穗早,灌浆速度快,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主要在河南省南部利用。

新麦26:属半冬性中熟优质强筋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好,该品种抗倒伏能力一般,在利用中严格控制播量,做好良种良法配套。

汝麦0319: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苗势较健壮,春季起身拔节快,抽穗早,较抗倒伏,耐后期高温,籽粒灌浆快。

另外,生产中表现较好的新品种还有周麦28、郑麦3596、郑麦583、郑麦379、怀川916、中育9307、郑育8号等。旱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洛旱6号、洛旱7号、焦麦668、西农928等。

3 小麦品种布局利用原则

在全省及各市(县)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品种在各地的表现,经过专家论证,提出2014年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及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总的原则是:以稳产、高产为中心,以抗灾、避害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良种良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突出稳产、高产、抗病品种的主导地位,根据优质麦订单的需要,积极稳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逐步压缩不具产量、抗性优势的老品种种植面积,提高小麦生产的整体抗灾能力,力争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

中北部麦区:包括沙河以北的郑州、漯河、许昌、平顶山、洛阳以及黄河以北水浇地。该区域生产条件较好,灌溉面积较大,产量水平相对较高。品种利用时应尽量选择半冬性中熟或早中熟的高产、优质品种,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东部麦区:包括商丘、周口、开封等市,该区域生产水平也较高,但春季倒春寒发生概率较大,品种利用时尽量以春季发育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抗白粉病和锈病、赤霉病较轻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合理搭配弱春性品种。

南阳盆地麦区:该区品种布局时应考虑半冬性早熟品种与弱春性品种的合理搭配,选择抗条锈病和白粉病、耐纹枯病和赤霉病、抗穗发芽、抗倒品种。

信阳稻茬麦区:包括信阳市以及南阳、驻马店市南部以稻麦结合的地区,该区域降水量较大,田间湿度大,病害发生重,品种布局时应以耐湿、耐渍、抗或耐穗发芽、抗病(对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有较好抗耐性)、熟期偏早的高产、优质春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主,发挥早熟品种躲病避灾的优势。

旱作麦区:包括洛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郑州等中西部浅山和丘陵地区,该区域灌溉能力差,小麦生长靠自然降水维持,生产上适宜种植耐旱性较好的旱地品种,同时注意抗寒、抗病性(抗锈病和黄矮病),保证旱作区小麦的稳定发展。

4 2014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意见

豫北麦区:早中茬以矮抗58、周麦22、郑麦366、周麦18、周麦16为主,搭配种植众麦1号、平安8号、丰德存麦1号、新麦26、豫麦49-198、周麦28、中育9398、郑麦7698、洛麦23、百农160、豫教5号、百农207、中麦895等品种;晚茬种植众麦2号、周麦23、偃展4110、怀川916、花培8号、西农9718等品种。

豫中部麦区:早中茬以矮抗58、周麦22、周麦18、豫麦49-198为主,搭配种植郑麦366、西农979、丰德存麦1号、郑麦7698、平安8号、许科1号、周麦16、新麦26、豫教5号、豫农416、百农207、周麦26、周麦27等品种;晚茬种植平安6号、周麦23、兰考198、洛麦24、开麦20、西农9718等品种。

东部麦区:早中茬以矮抗58、众麦1号、周麦22为主,搭配种植西农979、豫麦49-198、洛麦23、新麦26、周麦24、泛麦8号、汝麦0319、中麦985、豫教5号、百农207、周麦27、周麦28等品种;晚茬种植众麦2号、周麦23、兰考198、怀川916、开麦20等品种。

南阳盆地麦区:早中茬种植西农979、衡观35等半冬性早中熟品种;晚茬种植郑麦9023、先麦8号、先麦10号、兰考198、洛麦24、众麦2号、偃展4110、04中36、豫麦70-36等弱春性品种。

信阳稻茬麦区:主导品种以偃展4110、郑麦9023为主,搭配种植西农979、衡观35、豫麦70-36等品种。

旱作麦区:旱肥地以洛旱6号、洛旱7号为主,搭配种植洛旱8号、洛旱10号、中麦175、偃佃9433等品种;旱薄地种植洛旱6号、洛旱7号、西农928等品种。

根据近年小麦新品种展示情况,各地可以从百农207、周麦32、漯麦18、周麦28 郑麦3596、平安9号、豫农211、中育9307、郑育8号、洛麦24、郑麦583、郑麦379、中育9398、郑麦0856等新品种中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1] 马义勇,王建强,孙灵姣,等.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J].种业导刊,2013(8):13-15.

[2] 毛景英,常平.2013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J].种业导刊,2013(9):5-7.

S512.1

A

1003-4749(2014)09-0005-03

2014-09-03

马运粮(1963-),男,河南汝南人,本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和种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分蘖力半冬性秋播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