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种子市场的调查和建议

2014-01-23 06:29
种业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种子法导刊种业

马 勤

(西华县农业局,河南 西华 466000)

西华县种子市场的调查和建议

马 勤

(西华县农业局,河南 西华 466000)

介绍了西华县种子市场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种子市场发展建议,以期为种子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种子市场;现状;建议

1 种子市场现状

1.1 种子经营店面混杂

西华县种子店面主要由种业公司、种业连锁店、公司直销处和个体经营户经营,其中县级批发商三十多家,乡镇、村级专业零售经销店近三百家。另外还有农村副食店、五金百货店等在销售旺季经营种子,甚至还有走村串户叫卖种子的散商,这些种子经营者的季节性、广泛性、隐蔽性很强,难以管理。

1.2 种子经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西华县种子经营人员中,真正具有农业技术职称的不足30%,并且大多为年纪较大的农业局种子公司、农技站、农科所的退休干部,他们虽经验丰富,但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能向农民传授科学的种子使用技术,易误导广大农民用种不当,出现诸如弱春性品种早种、半冬性品种晚种、未审先推、不在审定区域售卖等现象,给农民造成一定损失。

1.3 种子标签不合格

种子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商品名称层出不穷,有的在标签上既标商品名,又标通用名,商品名大而醒目,而通用名很小甚至没有。如市场上出现的“千斤王”、“抗旱王”小麦品种和“铁秆王”、“矮胖吨”玉米品种等。有的擅自扩大种子的适应区域,夸大其特征特性、产量指标、抗病虫害能力及抗倒伏能力等,造成市场上种子品种繁多,农民无法分辨真伪。根据200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近年来,西华县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集中整治,种子标签不合格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3年抽检种子标签100个,符合标签登记规范的有85个,不规范的有15个,合格率达85%。

1.4 市场上仍有国家终止推广种子

农业部发布了若干批国家终止使用的农作物品种,但由于个别种子经营者受利益驱使,加之农民识别能力较差,目前西华县市场上仍有不按照国家规定,私自乱销售淘汰作物品种的现象。

2 存在主要问题

2.1 种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小

尽管西华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综合执法队等部门利用西华县电视台、广播、报纸、手机短信、明白纸等对《种子法》及相关法规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但仍有盲区,尤其是乡镇、村级种子经营违法行为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2.2 种子市场管理力度弱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种子生产企业生产、混装假冒伪劣种子,加之进货渠道混乱,随意性较大,乡镇、村级经销户素质不高,种子管理部门管理的范围有限等,种子经营者就直接或间接成为制假销售的“帮凶”。另外,管理部门执法手段相对落后,检测设备少而陈旧、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重收费、轻管理等,造成执法威力低,难以有效维护种子市场秩序,从而给假劣种子泛滥以可乘之机。

2.3 对种子虚假违法广告监督不力

由于农业执法管理站和电视台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导致一些种子企业和经营者为迎合农民心理,利用电视台、海报、条幅、宣传单等,不惜采取修改种子标签等方式,大做种子虚假广告,夸大其种子产品的特征特性、产量指标、病虫害指标和抗倒伏能力,欺骗、迷惑、误导农民购种。

2.4 农民专业素质不高

大多数农民不懂《种子法》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购种时不顾品种是否对路,贪图种子价格低,忽略了种子的真假和适应性,盲目听从经营者的建议进行购种,并且不索取发票,一旦出现问题,不知或不能有效地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

3 发展建议

3.1 提高经营人员素质

工商管理和种子执法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在给从事种子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发证前,进行《种子法》知识、植保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并且应不定期地举行针对提高种子经营者专业水平的农业知识培训班。

3.2 提高农民素质

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宣传车、条幅、赶大集、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种子的法律法规、种子使用技术等,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正确选择和科学使用品种。

3.3 加强种子质量检测管理

政府应增加农业执法方面的投入,加强种子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配备先进仪器设备,培训技术过硬人员,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全程的监控检测,建立诚信制度和举报投诉重奖制度,对造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全方位围堵,从根本上消灭造假售假不法行为。

3.4 健全种子营销网络

按区域特点在集市建立种子集贸市场,在农村建立诚信农资超市,对种子产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使大型种子企业的品种、技术、信息、上下畅通服务有对象、销售有场所,使种子市场便于管理、方便群众,彻底扭转种子市场混乱局面。

[1] 汤其林.理顺种子管理体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J].种业导刊,2009(3):5.

[2] 车建侯,杨斌,郑家顺.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86-387.

[3] 王世刚.组建河南省小麦种业集团的可行性分析[J].种业导刊,2010(3):7-9.

[4] 张素平,王玲燕,郭秋荣.浅析小麦种子生产全程质量控制[J].种业导刊,2013(6):22-24.

[5] 苏文键,龚文荣,陈碧芬.我国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4):99.

[6] 朱佩,王桂林,李冰.种子质量检验在现代种业体系中的发展与应用[J].种业导刊,2008(5):18-19.

[7] 肖琳琳.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督抽查工作的注意事项[J].种业导刊,2012(9):31-32.

[8] 肖婷.浅谈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J].种业导刊,2011(6):10-11.

[9] 宁国安,王少杰.种子质量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种业导刊,2012(6):29-30.

[10] 于红红.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与检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347.

[11] 梁增灵,刘松涛.加强种子信息管理服务现代农业发展[J].种业导刊,2012(5):5-6.

F326

B

1003-4749(2014)09-0029-02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黄泛区腹地,土地面积6.4万hm2,是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的农业大县,种子年使用量约为19.92万t,如种子市场管理不严、种子使用不当等均可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必须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充分发挥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尽量避免因种子问题造成的减产减收。

2014-07-21

马 勤(1980-),女,河南西华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种子法导刊种业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重磅!新《种子法》自3月1日起施行
打击侵权、鼓励创新…… 新修改的种子法怎样护航中国种业发展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20年来,种子法修改了什么?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房地产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