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病学辨证之眼目

2014-01-25 03:15姚耿圳李燕玲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3期
关键词:叶天士温病凉血

姚耿圳 李燕玲 指导 邹 旭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浅谈温病学辨证之眼目

姚耿圳 李燕玲 指导 邹 旭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温病 温热论 辨证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认为,伤寒学者想要达到“学者欲入精微”的境界,仅要在伤寒六经提纲上探求,不必他书上追索。此话后来得到了刘力红教授的肯定,并在《思考中医》一书中围绕伤寒提纲展开了精彩的论述。所谓“提纲”,必有提纲挈领之要用,犹如金科玉律,具有不可更改的准确性、普遍性和科学性,而提纲以外的具体处方用药却可“随证加减”。因此,学习温病首先从提纲入门。

1 《温热论》之提纲说略

《温热论》系清代名医叶天士所著,书中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后世主张《温热论》中具有提纲意义的论述主要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大凡看法,卫之后方可言气,营之后方可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黄、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1]。

后世对《温热论》中的提纲各有发挥,或自成一家,或另辟蹊径,或著说流传,如对温邪概念的众说纷纭、运用透热转气法的出神入化等,让温病脱胎于伤寒,展现迥异于伤寒的绰约风姿。温邪有伏邪、四时之气和时行之气,王叔和从“中而即病”和“不即病”两方面鉴别,《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伏邪如《灵枢·贼风》云“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直中,卒然病者”,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后隋朝杨上善在《皇帝内经太素》提出伏温为冬日衣暖热食而腠理开,寒气因入,腠理随之蔽塞,内袭于脏腑,至春肝气升发,阳气鼓动内寒,发为温病。四时之气若春应暖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综之太过与不及之虞。时行之气,如吴有性在《瘟疫论》中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杂气为病,更多于六气”的“杂气论”,叶天士认为温邪就是杂气中具有温热特性的邪气。温热之性,属火,火性炎上,肺为华盖、娇脏,肺属金,火克金;心属火,同气相求,故温邪从口鼻而入,肺、心首当其冲。因肺主卫气,故温邪犯肺,可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汗、口渴、咽红、舌尖边后红、舌质薄白等肺卫表证,或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等气分证。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温邪不循经顺传于肺,反传于心,心包代心受邪,传于心包,且为逆。心主脉,营血行于脉中,故可见热窜血络、热闭心包、昏狂谵妄、舌质深绛等营血分证。8月余在EICU,夜诊收了1例83岁老年男性患者,半月前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发热,当时微恶寒,咽痛、干咳,口干欲饮,舌脉不详;现症见发热、不恶寒,咳嗽有痰,口干喜凉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在急诊留观5 d,用舒普深、甲硝唑、万古霉素治疗,发热时有反复,仍咳嗽、气促,转入EICU。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对答清晰,予面罩吸氧30 min后,患者突然狂笑暴躁、手舞足蹈、言语错乱,望诊面色通红有污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此病可辨温病,在卫气之时,未予重视,失治误治,导致邪气进一步入里,至于营血分,可见神志不清,谵语狂乱。此例患者后来没有用中药干预,只是升级抗生素,并按照肺性脑病等来治疗,亦可获得痊愈。但中医学习者要明白,对疾病的分析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流派,当然在治疗上也可以有异曲同工、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我们要在临床病案中学习到教训,要在不断的教训和理论之间反复实践和验证,那么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2 温病玄机应早“透”

温病卫气营血症状虽并非与伤寒三阳三阴泾渭分明,但是在治法上却有独特之处,玄机在“透”。“在卫汗之可也”,此处“汗”不等同于伤寒论所说的解表发汗之“汗法”。《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咳,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明确了温病不可辛温发汗,发汗则助阳伤阴,内陷心包营血分,发为厥证。

叶天士在《温热论》论述“营分受热,血液受劫”时,认为当“急急透斑为要”,总病机为营血分热证,以清热凉血为法,若为风热内陷,则加犀角、竹叶之品,若为湿热内陷,则加犀角、花露之物,若兼有烦躁、便秘,则加金汁,年老或体寒者,用人中黄代金汁。陈光淞则认为透斑之法,可凉血清热,可攻下,不仅金汁、人中黄,元明粉、大黄之品亦可用。近代赵绍琴教授认为卫气营血辨证着重在“郁”,气郁则不能发散,当升不生、当降不降,在肺卫分则症见宣发肃降失施,在气分则升降失调,在营血分则气血凝滞,“气有余便是火”,又兼见热证;“热迫血行”,又见血溢脉外;热盛伤津,又兼阴津亏虚等。赵教授认为“郁”乃温病之总病机,并将“透”法贯穿始终[2]。温邪从口鼻而入,热郁卫阳,当以疏卫为主,用辛凉清解之法,宣其阳,开其郁,佐以清热,辛可开郁,凉能泻热,郁开热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得复,表清里和,营卫通畅,津液得复,故微汗出而愈。“到气才可清气”,温邪气分证,症见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又不同于伤寒阳明热证,用药不可如石膏、知母等过于寒凉,否则“寒则涩而不流”,致气机凝滞,邪气不能外达,可选凉膈散、温胆汤等清气之法。温邪在营血分时,一派热气蒸腾之象,但温邪仍有外达之势,当亦遵“火郁发之”治法,不可过用生地黄、麦冬、玄参等滋腻之品,恐阻滞气机;又不可过用黄芩、黄连等苦寒直折之品,恐中阳受损。“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可见发斑、吐血、衄血、便血等,其提出“凉血散血”法,先清热凉血,不致血热妄行;再散瘀,使离经之血得以消散[3]。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治血四法,其实包括了凉血散血之法。

据此,透法之于温病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病例:患某,女性,27岁,双下肢伸侧多发红斑4年余,可自行消退,无遗留痕迹,未予重视及治疗。近来红斑增多,活检结果提示结节性红斑,予口服世福素、抗病毒等治疗无效,转求中医。中医诊断:瓜藤缠,认为本病是湿热瘀阻经络,予清热活血、化瘀通络治之,服两周后无明显变化。经人介绍,电话咨询于笔者。细细问之,红斑色鲜红,稍疼痛、红肿,阴天时加重,平素多思虑、易烦躁,眠差,舌淡暗,苔薄白,脉未及。苦恼于若为湿热瘀阻之症,用上法缘何无效?细想经云“思则气结”、“怒则气上”,于湿热瘀阻之外,更有气机阻滞之弊,拟理气活血清热法,柴胡配赤芍以疏肝理气兼活血,白芍以平肝泄肝,外加丹参、莪术、鸡血藤等活血散结之属,服药3剂,患者诉红斑较前缩小,色变淡,情绪、睡眠转佳。后因工作出差,服药不能坚持,未再续诊。

温病与伤寒具有不同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是两个不同的中医疾病体系,不可误用伤寒方治疗温病,犯了张冠李戴之谬。“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医者欲有上工之智,当如效法古者包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方能“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医学路漫漫,还需上下求索,不拘一格,博采众长,方能有所收获,“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1]周燕萍.叶天士透法运用规律浅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3):156-158.

[2]张仕玉.赵绍琴治疗湿热证经验[J].中医杂志,2004,12(45):895.

[3]王乐平,张燕青.论清透法在温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147,162.

R254

A

1004-745X(2014)03-047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41

2013-12-07)

猜你喜欢
叶天士温病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叶天士棋子治病
叶天士拜师谦学
医学家叶天士治贫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槐树
叶天士栀子豉汤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