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分析

2014-01-26 0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微柱阳性者凝胶

冯 宇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分析

冯 宇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目的探讨为主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效果,初步建立并优化这种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在75例血液病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19例;其中输注超过30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患者12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7例(58.33%);输注20~29个治疗量的患者2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9例(42.86%);输注10~19个治疗量的患者27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10例(37.04%);输注3~9个治疗量的患者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2例(22.22%);输注少于3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患者6例,均未检出血小板抗体。健康体检者均未检出血小板抗体。结论结果表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血小板的频率和量相关。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准确可靠、简单快速,比传统的定性检测法与定量检测法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分析

为了探明多次输注血小板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关系,我院决定引入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这种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值得在临床推广。通过分析检测结果,我们得出多次输注血小板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升高的结论[1]。现对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75例血液病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5例,白血病21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年龄均在17~67岁,平均(34.2±10.3)岁;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中,男性73例,女性7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可以进行对比。

1.2 检查方法

①检验所需材料。交联试剂:为O型血供者多人份混合血小板,含抗人IgG抗体,但与指示细胞表面的抗人IgG 抗体为非同源。指示红细胞:表面包被有抗人IgG 抗体。器材:6孔微柱凝胶板。②检测步骤:a.检测原理:指示红细胞表面包被有抗人IgG抗体,该抗体通过其分子上的Fc段与指示红细胞结合。若受检者的血液样品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将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人IgG 抗体的Fab段结合,形成指示红细胞(抗人IgG抗体)-(血小板抗体)-血小板复合物。在加入交联试剂的条件下,交联剂与复合物形成网状结构,将此加入微柱凝胶上,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下和凝胶的分子筛作用下,网状复合物浮在凝胶表层,和游离指示红细胞分离。这就出现了可疑(±)依次至阳性(++++)凝集。若检测标本中无抗血小板抗体,则无法形成该网状结构,指示红细胞经上述处理后仍沉聚在凝胶底部,呈现阴性结果。b.取凝胶管一支,对其进行标本标记。依次向其中加入受试者血清、指示红细胞(0.5%~0.8%)各一滴(大约为50 μL)。置于37 ℃孵箱中孵育10 min。孵育后,滴加1滴O型血供者混合血小板(3人以上)入反应腔,离心3 min,转速1000 r/min。以上各步骤完成后,立即观察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对结果进行卡方统计,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75例血液病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19例;其中输注超过30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患者12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7例(58.33%);输注20~29个治疗量的患者2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9例(42.86%);输注10~19个治疗量的患者27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10例(37.04%);输注3~9个治疗量的患者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2例(22.22%);输注少于3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患者6例,均未检出血小板抗体。健康体检者均未检出血小板抗体。

3 讨 论

对于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常需要输入血小板进行治疗,对于多次输血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血小板输血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较多,其概率可达30%~70%。这就导致患者在输注治疗量血小板之后,血小板计数不升反降,这样不仅会导致血小板临床输注无效,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血小板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与凝血等功能密切相关。血小板表面有很多血型抗原,如HLA抗原、血小板特异抗原、ABH抗原物质等,它们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血小板抗体,常易引起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发生不良反应,或输注血小板无效,血小板值变得更低。我院的研究表明,采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液中的血小板抗体,操作简便,可快速出结果,结果可靠,是一个实用的有临床推广意义的检测方法[3,4]。这个方法对于需要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的血液病患者有重要意义,因为其检测结果可用于指导医护人员选择合适性的血小板输注,该方法并不需要大型仪器,肉眼观察即可判断结果,一般的检验实验室也可采用。

[1] 李岚,董洪强,张琼丽.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J].山西医药杂志,2010, 38(7):16-18.

[2] 徐长根,贺春金,张远鹏,等.微柱凝胶法检测血小板抗体[J].临床检验杂志,2010,20(5):272-274.

[3] 程洪波,李国良,熊丽红,等.微柱凝胶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18(2):72-74.

[4] 许德义,董国飞,张哲,等.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在血小板抗体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5(4):888-890.

R446.1

B

1671-8194(2014)27-0079-01

猜你喜欢
微柱阳性者凝胶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肌炎特异性抗体亚型在多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