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1-26 02:00邹雨桐徐蕾张春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子痫胎盘产后

邹雨桐徐 蕾张春艳

(1 吉林省辽源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吉林 辽源 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吉林 长春 13001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邹雨桐1徐 蕾2张春艳2

(1 吉林省辽源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吉林 辽源 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护理对策,以提高产妇的分娩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为临床护理该类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例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顺利分娩,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过积极预防和合理治疗有效降低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死率,实践证明,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可行性强,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对策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即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其中一部分还伴有蛋白尿或水肿出现,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适当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严重者将导致围生儿死亡,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按病情发展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严重影响着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3]。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 月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例,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临床观察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生产,无1例死亡。本文将针对该病症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例,年龄17~40岁,其中有18例为妊娠25~29周,有32例为妊娠33~41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16例。

1.2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来说,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心理护理配合药物和手术治疗以及基础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由于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大多数都是初产妇,没有相应的分娩经验,所以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对患者做好心理指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接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讲话应轻柔,切不可急躁,以免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的影响,在良好的交流氛围中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及恐惧等状态,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控制病症发展,对顺利分娩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只要合理使用,不会对胎儿产生毒害作用,消除患者的疑虑和对用药的畏惧心理,调动其积极性,一起努力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4]。②一般护理:a.病房要求:患者房间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流通、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于陪护或者探视人员数量要尽量控制或者谢绝,避免对患者的干扰,同时要避免声、光等不良刺激,谨慎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动作轻柔、精神集中,避免任何噪音和操作失误而影响到患者,以保证让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b.体位要求:休息对妊高征极为重要,左侧卧位具有重要治疗意义。孕妇睡眠宜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可使子宫不压迫脊椎旁边的大血管,从而使得下脚大静脉血管正常回流心脏,可以预防水肿,降低或者减轻妊高征的症状。在患者妊娠后期,介于盆腔左侧乙状结肠的影响,子宫渐渐增大并发生右旋呈曲状,致使患者子宫供血不足、胎盘灌注不足等,进而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而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由于右旋子宫的压迫,回心血量显著减少而导致下肢水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卧会引起低血压,同时脑、肾、子宫等重要脏器的灌注减少,最后加重肾脏的损害、脑水中以及宫内胎儿缺氧[5]。③用药护理:a.解痉药物:硫酸镁是中、重度妊高征首选的解痉药物。另外对于呼吸困难、频繁抽搐者可选用抗胆碱药物654-2,剂量10~20 mg,肌内注射每6小时1次,20~50 mg加于10%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b.镇静药物:对硫酸镁禁忌或疗效不佳者可使用冬眠合剂,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杜冷丁100 mg加于10%葡萄糖液中静滴。具有镇静、降压、降低新陈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等优点,缺点是血压可急速下降,影响肾脏及胎盘血流,损害肝脏,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等;无硫酸镁禁忌者可用安定5~10 mg,口服,每日3次。重症者可适当增加用药量,10~20 mg,肌内注射或静推。c.降压药物:降压药物虽可使血压下降,但同时减少重要脏器血流量,特别是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对胎儿有一定危害,故轻度高血压较少采用。经硫酸镁治疗血压仍然≥21.3/14.7 kPa(160/110 mm Hg)者,为防止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酌情选择不影响心排血量、肾脏及子宫胎盘血流量的降压药物。血压不宜降的过快过低,避免影响胎儿健康。肼苯哒嗪为首选降压药,具有扩张周围小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同时有增加心排出量、肾血流及子宫胎盘血流量的作用[6]。用法:20~40 mg加于5%葡萄糖250~500 mL中静滴,注意调节速度,舒张压不能低于12 kPa(90 mm Hg)。不良反应有低血压休克、恶心、眩晕、心悸,此药不宜静注,不宜快速、大剂量及长期应用。d.扩容治疗:原则是解痉基础上扩容,扩容基础上利尿。e.利尿药物:一般不主张利尿。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酌情利尿:a.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肺水肿;b.全身水肿或伴有腹水;c.严重贫血,血容量过多者。可用双氢克脲噻25 mg,口服3次/天。同时服氯化钾,以预防低钾。另外,对于子痫伴脑水中的患者,可用20%甘露醇250 mL,30 min内快速静滴,每4~6小时1次,用于子痫伴脑水肿患者,以降低颅内压。④围生期护理:a.产前准备:在产前应完善各项检查工作,准备足够的血液、抢救器械等,同时保持清洁状态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b.胎儿情况监测:每天定时听胎心音、数胎动次数,防止胎儿宫内缺氧症状的发生,若发现有胎儿缺氧症状,应予以及时处理。吸氧时应侧卧,头部放低,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导致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同时也能避免发生低血压综合征。c.血压监测:应随时了解血压水平,密切监测,以防发生子痫,控制好血压水平能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度过围生期。d.产后护理:患者产后应继续观察其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阴道流血量,防止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鼓励患者尽早哺乳,以加快恢复、减少感染[7]。⑤子痫护理:产后仍有子痫发作的可能性,应坚持药物治疗。除镇静降压治疗外,要继续使用硫酸镁解痉,至少至产后24 h,重者至产后3 d。因为用了大量硫酸镁及镇静剂需防治产后出血患者出院时若血压仍较高,应坚持降压治疗。对先兆子痫患者要加强产后随访包括测血压和查尿蛋白,既有利于治疗先兆子痫又可及时发现原发高血压或肾脏疾患。

2 结 果

本次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例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生产,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达100%。

3 小 结

妊高征的主要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重症患者有血液浓度和血容量明显减少,因而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葡萄糖利用率亦降低,使胎儿对氧和营养物质摄取受到严重影响,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伴有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者,在有稀弱宫缩时,胎心可突然消失。临床上所表现的早产、胎死宫内或死产以及胎盘早期剥离的发生都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多发人群主要为:年轻初孕妇及高龄初产妇;家族中有高血压或肾炎、糖尿病病史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的患者;营养不良,重度贫血者等。另外,该病症也发生在无正规产前检查的患者身上,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变化,并予以适当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师紧急抢救,往往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本次对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过整体的护理策略干预,没有产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所有病例全部顺利生产,无1例死亡。因此,临床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如产前适当的心理护理、必要的基础护理以及安全有效的用药护理等,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确保母婴健康,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的生还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刘广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外医疗, 2012,31(17):146-147.

[2] 袁沁,杨永琪.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上):1003.

[3] 廖真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 23(10):3909-3910.

[4] 李绥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6):155-156.

[5] 张秀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23(2下):757.

[6] 宁桂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析及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09,16 (21):90.

[7] 朱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程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87-89.

R473.71

B

1671-8194(2014)27-0327-02

猜你喜欢
子痫胎盘产后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先兆子痫的应用进展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