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毓书教授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心悸学术思想浅析*

2014-01-26 11:11张志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8期
关键词:肝血房性早搏疏肝理气

张志强 刘 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杨毓书教授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心悸学术思想浅析*

张志强 刘 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杨毓书 疏肝解郁法 心悸 逍遥舒心丹

杨毓书教授被誉为全国“四大药王”之一,自幼学医,21岁即悬壶济世,因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而享誉一方。后于1958年在河南中医学院任教,历任中药教研室主任、中药系主任,并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中医教授。笔者初学岐黄,常伴左右,亲聆教诲,获益良多,现将其疏肝解郁法治疗心悸的独特认识总结如下。

1 溯根求源-肝气郁滞为心悸的重要病机

杨毓书教授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心悸的病因之一。《灵枢·素问》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各种情志刺激都可能伤及心脏,心神受损又可影响其他脏腑,反过来又可加重心脏病情。因此,心悸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因素关系十分密切。肝主疏泄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调理和顺情志。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痰阻,发为心悸、胸痹、心痛者,临床并不鲜见,已成为心悸发病不可忽视的病理基础。杨毓书教授认为“郁”是心悸的一个重要病机。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肝藏血,主疏泄。凡十二经之气化,皆赖肝脏气化之鼓舞,肝气调畅,诸脏安和;反之,他脏失健,阴阳乖戾,亦可影响肝藏血及疏泄功能,致湿、热、瘀、毒等病理产物滋生并积聚,加重脏腑虚损,从而导致五脏涩遏不通,诸证叠起。心主血脉,藏血脉之气。心肝二脏为相生关系,若血脉充盈,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反之,心血不足,则肝血亦常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亦因之而损。若心血不畅,肝血可见瘀阻;肝血瘀阻,亦可见心血不畅。故杨毓书教授认为心肝二脏同病时,以调理气血为治疗大法,“气者,人之根本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则百病生。

2 治病求本-疏肝解郁为心悸治疗之大法

杨毓书教授临证治疗心悸时注重调畅气机,“总以疏通气机为要”。因此,杨毓书教授以疏肝解郁法为大法治疗心悸。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疏肝解郁法,自拟逍遥舒心丹为主方治疗心悸,疗效显著。方用柴胡15 g,香附 15 g,白芍20 g,当归16 g,郁金10 g,茯苓12 g,百合12 g,大枣10 g,甘草6 g。方中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能够顺应肝的条达之性,发泄其郁遏之气,既能舒肝,又能和脾,而善解郁结。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善疏肝理气,郁金药性偏寒,即入气分又入血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二者合用寒温相调。当归苦辛甘温,补血活血。苦可以泻肝之郁火,辛可以疏肝之血滞;甘既能缓肝急,也能缓脾之急。故独当归一味可使肝郁得疏,肝血得补,肝热得散。白芍酸苦微寒,滋阴养血,柔肝止痛,还可防柴胡、香附之燥耗气伤阴。茯苓、生甘草健脾益气,能实土以御木侮,且使营血生化有源。百合、大枣配合上述诸药同用,可共同疏肝理气,此乃治病求本之意。

杨毓书教授认为疏肝理气不仅仅是应用疏肝理气药物使肝气条达,还要针对患者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注意精神疏导,解除思想苦闷,使其怡情自遣,宽怀调养。例如起居要有规律,劳逸要有度,饮食要有节。杨毓书教授主张以“恬愉为务”,保持乐观的心态,荣辱不惊,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使机体气血调畅,脏腑安和。

3 临床验案

李某,女性,54岁,市民。以“发作性心慌2年余”为主诉。2002年7月22日来诊。2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发阵作心慌,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每遇情绪激动、失眠或生气后加重,轻微活动后有所减轻。在本市某医院经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性房性早搏”,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片及复方丹参片效果差。现症见发作性心慌、胸闷。平素饮食正常,睡眠欠佳,烦躁多梦,大便稍干,小便正常。48岁停经。查体:血压128/70 mmHg,HR 79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舌脉: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辅助检查:颈动脉超声结果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未见异常。服药前24 h动态心电图示如下。(1)心搏总数92756次/d,平均心率76次/min,最慢心率47次/min发生于1∶18∶26,最快心率121次/min发生于10∶17∶00。(2)房性早搏总数9687次/d,房性早搏成对52次/d,房性早搏二联律137次/d。(3)部分时间部分导联ST-T改变。中医诊断:心悸(肝气郁结证)。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方药:柴胡 15 g,香附15 g,白芍20 g,当归16 g,郁金10 g,茯苓12 g,百合12 g,大枣10 g,红花10 g,葛根30 g,甘松10 g,丹参30 g,陈皮15 g,甘草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二诊:服药7剂,诸症渐轻,偶发心悸,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加炒酸枣仁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三诊:自觉无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BP 116/70mmHg,HR 76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加桂枝6 g以温通心阳,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嘱其停服汤药后改服逍遥丸巩固治疗。服药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示:心搏总数95789次/d,平均心率73次/min,最慢心率46次/min发生于1∶23∶44,最快心率112次/min发生于10∶47∶25;房性早搏总数131次/d。3,部分时间部分导联ST-T改变。

按语:本方由逍遥舒心丹化裁得之,以疏肝解郁药为主,辅以养血、活血、安神之品,使肝气条达,肝血充盈,心脉得养,阴阳调和。又兼桂枝温通心阳,使心脉通畅,心神怡然,疾病乃愈。

R249.8

A

1004-745X(2014)08-147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8.029

2014-03-10)

河南省教育厅项目(No.14A360001);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No.BSJJ2009-45)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肝血房性早搏疏肝理气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这些信号提示肝不好
肝之气血理论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探讨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