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手术后物品丢失率的品管圈实践

2014-01-29 01:20张玉花贾晔芳
护理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品管圈器械供应

张玉花,袁 伟,贾晔芳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手术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为了规范手术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我院将手术室承担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交于消毒供应中心。初始合作,术后器械、物品不时发生遗失,既造成安全隐患,又影响团队协作。因此,本着品质要改善、质量要持续改进的目标,我科成立品管圈,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形成了手术物品交接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活动开展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2年6月,根据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及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品管圈组建原则[2]成立品管圈组织。本小组圈员9名,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由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1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1.2 选定活动主题 组织圈员召开圈会,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主题,对每一个主题采用“5、3、1”的评分法从政策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进行评分,汇总出分数最高者为本次活动主题:降低手术后物品丢失率。此主题每项具体得分如下:政策性37分、迫切性39分、可行性41分、圈能力27分、总分144分。

1.3 拟定活动计划书 根据主题的内容、圈员分配情况、QCC的活动步骤拟定出活动计划书,并绘制出甘特图,预计活动周期为2012年6月—2013年8月。

1.4 现状调查分析 收集我科2012年7—12月平均每月手术台次2 375台和平均每月手术后物品丢失次数241次,计算得出手术后物品丢失率:241÷2 375×100%=10.15%。对容易引起丢失的常规器械、消毒碗小药杯、腔镜器械、特殊专科器械、其他5个项目通过查检表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统计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通过“二八法则”[3]确定改善重点为81.74%,作为这次QCC活动的主要改善内容。

表1 手术后物品丢失数据查检表

1.5 设定目标 目标值=现况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主题选定时圈能力得分27分,满分45分,计算得出圈能力:27÷45×100%=60.00%。 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现状值为10.15%,改善重点为81.74%,将数据带入公式:目标值=10.15%-(10.15%×81.74%×60.00%)=5.17%。

1.6 解析原因 从手术室因素、供应室因素、制度因素、其他因素4个方面入手进行脑力激荡共同寻找原因,绘制鱼骨图对手术后容易丢失的常规器械、消毒碗小药杯,进行分析。得出主要原因为:(1)供应室与手术室沟通渠道不畅及团体合作意识不强;(2)手术室和供应室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手术室护士术后不认真归类、整理,致使器械和物品交接时器械零乱,不便于核对;此外,手术器械、物品由手术室管理,承担损耗,因此,供应室人员责任心欠缺,不能积极配合核对;(3)供应室人员紧张、疲劳工作,对手术器械熟知度不够;(4)手术室人员对消毒碗、小药杯等从思想上不重视。由于没有相应的物品交接制度和流程,交接时手术室护士为了赶时间,对消毒碗、小药杯从思想上不重视,双方不逐一清点和对点,导致丢失时发现不了。其次,由于没有物品丢失和错误的处罚措施,所以,器械、物品丢失后不及时查找;(5)手术后器械交接流程不完善;(6)新补充和更改的器械包未及时添加和修改数目名称牌。

1.7 对策拟定及实施 品管圈小组成员按照PDCA方法,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1)加强供应室与手术室沟通。双方科室各自确定团体意识强的协调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取得相互信任及配合,逐步增进感情,当发生丢失事件时,双方人员共同寻找物品丢失的原因,并商讨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2)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安排讲课,从思想上加强认识以改变工作态度,晨会时护士长加强督导,并不定期考核,强化双方人员责任心。(3)加强供应室人员专业培训。加强新护士对器械熟知度的培训;供应室制定相关制度,对接收器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禁止实习学生、未经培训人员接收器械;供应室采取弹性排班,工作高峰期增加人员,在接收器械时,将每一包器械使用篮筐单独放置,避免器械混淆引起错包。(4)提高手术室人员对消毒碗小药杯的重视程度。对手术室新护士实施一对一带教;要求手术结束后污染敷料包外均需注明手术间号和洗手护士姓名,指定专门的保洁人员对每一包污染敷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责任到人。(5)制定相应的物品交接制度和流程,建立标准的物品交接登记本和严格的交接流程并认真执行。(6)健全每一包器械内的数目名称明细牌,严格要求名称相同的器械包内数目必须相同,包内器械数目更改后须同时更改明细牌。

2 效果确认

我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2013年1—6月),平均每月手术台次2 453台,平均每月手术后物品丢失次数96次,手术后物品丢失率为3.91%,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0.15%明显下降,达到预期目标,品管圈实施前后物品丢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20,P<0.05)。

3 讨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团队的沟通能力,同时,增加了相互间的信任。手术室新护士实施“一对一”带教,增加了新员工的归属感,工作积极性提高,从而在手术配合、物品交接等工作中有了主人翁意识;供应室制定相应的质量考核制度和工作流程,每次接收器械责任到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员责任心。通过增加供应室工作人员及高峰期的工作人员,采用弹性排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由手术室专职协调人员进行指导,极大地提高了供应室人员对各类器械、特殊物品的熟知度。及时健全新补充和更改器械的包内明细牌,交接时逐项核对。清晰、准确的包内器械明细牌,也便于术中物品清点、核查。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明显降低了手术后物品丢失率,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1]李 丽,刘 丽,邵 丽.品管圈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2A):25-27.

[2]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0-1561.

[3]王 珊,金如燕,沈 蔚.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A):15-17.

猜你喜欢
品管圈器械供应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