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紫砂壶的制作技艺

2014-02-12 18:51顾朝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泥片圆器壶体

顾朝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世界上,宜兴紫砂是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独树一帜的。紫砂陶器器皿或平中见奇、或华而不奢、古朴典雅、千奇百态,堪称为陶瓷艺术品类之佼佼者。因此,从文化艺术角度而言,宜兴紫砂在所有陶瓷技艺的地位应排前列。紫砂艺术的美学特征,深沉庄重。赤、橙、黄、绿、紫之五色混合调配,包含了世间一切色彩,也包含了各类陶瓷的审美意蕴。得天独厚,形成自然,砂而不涩、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细而不腻、质坚如石、意味隽永、追古思今。正是基于这色泽浓重的肌理效果,带给常人难以言传、心意合一的审美心理,人们才几乎无不以紫砂为器具之佳品,使用之、欣赏之、品玩之、收藏之、研究之,或视如拱璧,或爱不释手、津津乐道、玩味无穷。

紫砂纯手工创作缘自于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古人推崇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而紫砂天性古朴纯雅,造型充满自然美感,正是适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追求。抟泥为壶,以手工制作紫砂壶,以人的灵气注入紫砂,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五色土经过人的亲近、摩挲、拿捏,充分调和紫砂泥的内在构成,使之成型,紫砂泥才有生命。相比之下,采用模具制作,或许在外形看来与纯手工制作的好像别无二致,但其内在气质却是完全不同的。文人作文,有“意在笔先”之说,同样,在紫砂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构思。自然万物就是紫砂创作的本源,对于一个痴迷于紫砂创作的人来说,每时每刻心心念念的就是紫砂,入眼的万事万物是不是可以用在紫砂上,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紫砂圆器掇球壶体,造型是紫砂圆器造型的典型范例,它全面反映紫砂圆器壶体,圆稳、匀正和珠圆玉润的美感。从它的形态分析,壶体为三个圆球的均衡、和谐、对比、黄金分割,它利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利用各种线型的有利因素,达到形体合理构成的完美性。

紫砂圆器壶体造型非常简练,点线面的运用对壶体形象的造型成功与否非常关键。要达到圆器壶体造型的和谐统一,一是靠主附件的尺寸比例,微曲线的过渡处理,二是强调主体结构,骨架大气,过渡得体,曲线张弛称势。看似简单的线型一旦运用恰当,就赋予了壶各种性格和个性。

紫砂方器的手工制作方式可以归纳为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利用泥片将事先做好的两片泥片用脂泥镶接起来,这种方式最考验艺人们的手工技艺。它的手工制作过程要对壶的湿度掌握,弯、直度的掌握也是必要的,稍微弯曲也可能导致壶的形神意态改变,甚至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生变形等情况。制作方器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器形的需要,用木搭子敲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再依样板裁剪,最后两泥片互相镶接。而壶把、壶嘴、壶盖等亦是以此做法来完成,镶在身筒上,方器制作还是得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以及整体的搭配。

紫砂方器需要合理地构思、虚实结合。这是紫砂艺人所需要把握的,对于自身的制作水平和对艺术的欣赏程度。对作品的理解和制作水准把关,对方器的点、线、块面、层次、立体感等等都要考虑周到。紫砂方器的每一个角都要表现气度,角圆盾则显示出敦厚,角方直则表现出硬挺,对称匀称,表现器形角是关键。此外方器的力也就是力度、力蕴。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维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人们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工艺自发端以来,经数百年沧桑变迁,精工锤炼,历代艺人的奇思妙想,精心雕琢,至今已成一支艺术奇葩,自立于工艺美术之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滋润着我们至永远。

[1]《陶都宜兴》陶都宜兴编写组 中国青年出版社

猜你喜欢
泥片圆器壶体
雕塑·泥片塑造艺术中的工具观
泥片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探究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古代手制陶器上的泥片缝隙和泥条缝隙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一壶清泉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泥片成型在陶艺创作中的运用手法及艺术特性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