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2014-03-15 10:08陆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顽固性

陆林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江苏新沂2214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陆林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江苏新沂221400)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原有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安体舒通治疗。评价两组治疗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由(79.5±5.0)次/分降低至(65.4±3.2)次/分,对照组由(78.8±4.8)次/分降低至(70.5±2.9)次/分,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并减慢心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安体舒通;吲达帕胺;顽固性高血压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仍不理想,而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血压的有效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及死亡的危险[1]。然而,在高血压人群中,约有5%-18%的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3种足量降压药后,血压仍不能达到目标水平。这类患者由于血压长期难以控制达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3]。本研究旨在探讨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以期进一步提供相关临床证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3中足量抗高血压药(不包括吲达帕胺和安体舒通)治疗无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并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脑出血及周围血管疾病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3±8.2)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2±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在原有治疗方案上加用吲达帕胺2.5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使用安体舒通20mg,早晨顿服,每日1次。

1.3 疗效评价

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mmHg,但达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4]。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变化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30例23例治疗有效,7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30例中15例治疗有效,1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由(79.5±5.0)次/分降低至(65.4±3.2)次/分,对照组由(78.8±4.8)次/分降低至(70.5±2.9)次/分,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次/分)

3 讨 论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呈直线相关,有效控制血压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共识。目前,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是高血压治疗的难点,该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尽管多主张采用多种干预升压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仍有不少患者效果不佳[5-6]。因此,寻找既能有效降压,又能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对机体脏器不良影响的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吲哒帕胺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可以通过抑制远端近曲小管皮质稀释段水与电解质的再吸收而发挥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刺激合成前列腺素PGE2和前列腺素PG2、降低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超敏感性有关,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对心排量、心律、肾小球滤过或肾血流量影响少,不影响血脂及血糖的代谢[7]。本研究中,单一使用吲达帕胺的总治疗有效率为50.0%,治疗后患者的心率有一定程度地下降,表明加用吲达帕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顽固性高血压。

研究表明,醛固酮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醛固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压:(1)水钠潴留、低钾、低镁:醛固酮作用于肾脏,增高Na+-K+-ATP酶的活性,促进钠泵对Na+的重吸收,并促进K+分泌,从而增加氯离子和水重吸收,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2)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阻断心血管系统摄取儿茶酚胺,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抑制迷走神经,进一步增强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减弱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降压作用;(3)促使心血管系统的重塑;(4)增加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因此,拮抗醛固酮在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安体舒通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8]。本研究中,联合安体舒通与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率可以增加到76.7%,且患者的心率与单一使用吲达帕胺组相比明显减少,结果表明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并减慢心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 陈刚.卡维地洛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18):112-113.

[2] 余振球,赵连友,刘国仗,等.高血压科疾病诊疗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01-402.

[3] 蔡薇,陆永怡,陈群,等.缬沙坦、卡维地洛、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9): 771-772.

[4] 王清,孟庆松,裴冠中,等.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7(5):328-333.

[5] 纪宝华.顽固性高血压治疗对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 (5):395-397.

[6] 马宝新,李宗清,李花等.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801-5803.

[7] 金玉女.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9):757-758.

[8] 周平南,匡培清,洪淇等.安体舒通治疗社区顽固性高血压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36):32-33.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顽固性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
旋降汤治疗顽固性梅核气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