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2014-03-15 10:16郑桂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利尿药降压药受体

郑桂涛

(贵州省三穗县人民医院,贵州三穗5565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抗高血压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郑桂涛

(贵州省三穗县人民医院,贵州三穗556500)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同药物的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其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酌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并统计。结果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率占前三的分别是:利尿药(31.5%)、钙拮抗药(25.5%)、β受体阻断药(22.5%)。200例患者,有73例单独用药,127联合使用抗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比达到63.5%,其中二联用药80例(63.0%)、三联用药30例(15.0%)、多联用药17例(8.5%)。不合理用药3例(1.5%)。结论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中,利尿剂、钙拮抗药和β受体阻断药使用频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基本使用合理,根据用药原则,有针对性设计用药方案,并不断改善用药方案,真正做到有效合理用药。

抗高血压药;高血压;合理应用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1]。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超过20%,且发病率逐年递增,高血压造成的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健康,因此寻求有效治疗的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上的研究热点[2]。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也就是降压药进行治疗。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内皮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目前市场上降压药种类繁多,更新较快,现今临床上统一将降压药分为5大类,第一类是利尿药,主要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第二类是钙拮抗药,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第三类是β受体阻断药,可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等。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第四类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醛固酮分泌、缓激肽的降解减少来降低血压,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第五类是AT1受体阻断药,通过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可用于各型高血压。此外还有一些中成药,也具有降血压功能,如牛黄降压丸、山楂降压胶囊、复方七芍降压片等。介于市场上抗高血压药物品种繁多,大多药物有针对性治疗某些类型的高血压症,故临床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具有积极作用[3]。本文总结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2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5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为45-85岁,平均年龄61.6岁。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为高血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1级)、中度(2级)、重度(3级)三级高血压,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50例,2级高血压105例,3级高血压45例。患者多伴有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其他疾病。具体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酌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针对该200例患者,具体的用药如下:(1)针对1级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并发症者采取单独用药,首选药物为噻嗪类利尿药,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2)高血压或并发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应选用钙拮抗药,其效果良好,首选硝苯地平缓释制剂。(3)首次治疗应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效果。(4)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5)有心脏选择性好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断药,但不适宜于某些老年患者。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我院常用的口服降压药种类、数量、所占比例,详见表1。使用率占前三的分别是:利尿药(31.5%)、钙拮抗药(25.5%)、β受体阻断药(22.5%)。

2.2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

我院根据高血压患者不同情况,对具有其他病症的高血压患者以及3级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二联用药采用的钙拮抗剂与其他四类的组合,主要是钙拮抗剂与利尿剂或β受体阻断药联用;三联用药是: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多联用药是五大类药物联用。200例患者,有73例单独用药,127联合使用抗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比达到63.5%,其中二联用药80例(63.0%)、三联用药30例(15.0%)、多联用药17例(8.5%)。药物联用也是以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这三类药为主。联合用药中出现3例不合理用药,分别是利尿药与β受体阻断药联用2例,β受体阻断药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例,不合理用药率为1.5%。

表1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3 讨 论

抗高血压药物品种较多,但仍以利尿剂、钙拮抗药和β受体阻断药为主导。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疗效不一,针对不同的患者各自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临床上逐渐形成一种用药规范,对于轻度1级且无其他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用药剂量从最低开始,药物采用目前临床上被广泛证实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如利尿药吲哒帕胺,因其具有利尿剂和钙拮抗剂的双重作用,常作为长效降压药使用。针对2、3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尽量避免使用β受体阻断类药物,该类药物会导致心率减缓的副作用[4]。针对单独用药,先更提倡联合用药,尤其是伴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可降低对于药物的耐受作用,加强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有效降低不良效果。但并不是任何两种药物联用都能获得更好的疗效,需要评估联合用药是否真的优于单独用药、还需考虑联合用药的最佳组合以及联合用药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本研究评价出的3例不合理联合用药中,利尿药与β受体阻断药联用常会降低降压药的疗效,而β受体阻断药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联用则可能会产生其他副作用,如心力衰竭等,这些消极作用除了跟药物本身有关,和患者自身特点及病情变化也有很大联系[5]。

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精神状态、药物疗效、经济条件等适时合理用药。切勿盲目联合用药,对于中老年患者要注意降压程度,以及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长期的过程,除了有效合理的用药之外,还需要注意检查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根据个人情况不断改善用药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1] 徐兴才,徐永波.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149-150.

[2]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3] 沈以兵.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 (10):117-118.

[4] 珺张爱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J].北方药学,2011,8(8):27-28.

[5] 赵红印.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6(5):58-59.

郑桂涛,1971年生,男,侗族,本科学历,目前任职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

猜你喜欢
利尿药降压药受体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利尿药的合理应用
如何服用利尿药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