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端B型利钠肽前体诊断心力衰竭120例临床分析

2014-03-15 10:08李发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利钠前体心血管病

李发顺 马 丽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人民医院,云南大姚675400)

论著/心力衰竭

用N端B型利钠肽前体诊断心力衰竭120例临床分析

李发顺 马 丽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人民医院,云南大姚67540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采用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我院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采用NT-proBNP诊断,并就结果与同期收集的100例对照组非心力衰竭的健康体检者相同检查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NT-proBNP具重要价值,且对治疗后NT-proBNP下降速率进行评估,可为预后判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N端B型利钠肽前体;心力衰竭;临床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有较高致残和致死率,是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最终结果,对心功能早期正确诊断和评价,判断预后,可为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1]。多项研究表明,血浆中含有的

NT-proBNP是预测心力衰竭预后的有效因子,本次分析选取心力衰竭病例,检测其NT-proBNP水平,

并就临床结果与非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NT-proBNP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均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收缩性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符合,男72例,女48例,年龄45-80岁,平均(77.8±2.9)岁。对照组为100例健康体检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46-81岁,平均(77.6±3.2)岁。患者均对本次实验项目检测知情同意,并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者。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 法

均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并检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就诊1h内,对静脉血标本进行抽取,对NT-proBNP进行检测。检测NT-proBNP方法:静脉采血3.5ml,3000r/min离心10min对血浆进行分离,用美国强生36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进口配套试剂检测NT-proBNP水平并记录。就诊24h,对心脏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力衰竭与NT-proBNP、LVEF的相关性。

1.3 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NT-proBNP水平、LVEF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进程加剧,显著增加了心力衰竭发病比例,有研究表明,>65岁的老年人,患心力衰竭占6%-10%,如何对心力衰竭进行识别并诊断,如何分级危险性,如何对日常病情变化进行监测,并选取恰当药物治疗,如何对预后进行评估,是临床研究的重点[2]。

NT-proBNP由B型利钠肽前体(心脏心室肌细胞分泌)经酶切后产生,NT-proBNP相比较BNP,有更稳定,更长的半衰期,可获得更为准确的测定结果。在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NT-proBNP临床诊断价值已被众多文献肯定,并证实其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有预测作用,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但也有报道指出,年龄是NT-proBNP对心力衰竭阈值诊断中的主要影响因素[3]。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阈值标准,即年龄<50岁,NT-proBNP>450pg/ml;年龄50-75岁,NT-proBNP>900pg/ml;年龄>75岁,NT-proBNP>1800pg/ml。

表1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曾± s)

有研究以老年心力衰竭与非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及<60岁的对照组作研究对象,结果示年龄可显著影响NT-proBNP,且在即往史方面,老年心力衰竭与非心力衰竭有较大差异,表明临床采用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时,需考虑年龄,并与体格、症状、病史检查结合[4]。

当前心血管学术界,心力衰竭预后预测为研究重点,近期有报道指出,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NT-proBNP为独立预测因子,NT-proBNP下降速率也为预测心源性事件的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NT-proBNP在治疗后的下降速率,均为再住院、心源性死亡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其中在相关性方面,以NT-proBNP在治疗后的下降速率最强。表明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对临床症状预后和转归进行评估时,NT-proBNP在下降后的速率为有效指标,速率越大,可获得越理想的预后[5-6]。结合本次数据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选取病例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NT-proBNP具有重要价值,对治疗后NT-proBNP下降速率进行评估,可为预后判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 (3):195-208.

[2] 陈琦玲,刘梅颜,胡大一.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与N末端B型钠尿肽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 (1):27-29.

[3] 关紫云,叶镜,蔡阳林,等.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89-3691.

[4] 张晶,傅向华,贾新未,李世强,谷新顺,刘君,吴伟力,范卫泽,姜云发,樊欣娜,魏庆民,薛玲.静脉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肾脏安全性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9.

[5] 焦薇,孙跃民,万征,黄灿亮.射血分数正常与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

[6] 韦丙奇,张健,杨跃进.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

李发顺,1972年生,男,大专学历,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利钠前体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