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护理体会

2014-03-15 10:08刘金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人性化满意度症状

刘金侠

(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李寨卫生院,江苏丰县221745)

论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护理体会

刘金侠

(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李寨卫生院,江苏丰县221745)

目的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其值得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临床症状

心力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1],心肌受损及心室负荷过重会导致患者心肌收缩力下降,易引发动脉和静脉系统瘀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易疲劳、呼吸困难、失眠等,常伴有心室重塑,体液潴留及其他器官组织受损,患者预后较差,发病时生理功能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会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波动,多项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喘息、大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症状,排除智障、精神类疾病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患者年龄56~76岁,平均(61.2±3.2)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冠心病13例,风心病6例,肺心病5例。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1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例,肺部感染3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其中Ⅱ级者3例,Ⅲ级者35例,Ⅳ级者2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例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后由护士安置床位,按时督促其服药;确保患者充分的休息,定时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注射和均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时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巡查病房,做好晨间、夜间的护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维护好卫生环境,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1.2.2 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

(1)饮食护理:向患者讲解不合理饮食造成的危害,指导其改进膳食结构,降低钠盐及脂肪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多进食含钾、钙丰富食物,例如鲜奶、水果、绿叶蔬菜及豆制品等。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以易消化的流食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2)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对卧床患者每2小时辅助其进行1次肢体活动,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日常生活护理:敦促患者做到起居有常,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避免噪音,为患者播放一些解郁和安神的乐曲。

(4)用药指导:合理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每日饮水量控制在600~800mL,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敦促其严格遵医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随意增减剂量;告之患者家属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副作用,使其督促患者按时用药。

(5)心理指导:稳定患者情绪,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2)护理满意度。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20题,每题5分,满分为100。其中满意为>80分;比较满意为50~80分;不满意为<50分,总满意度为满意、比较满意二者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 96.7%高于对照组73.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n(%)]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指由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流血有效排出心脏,进而引发的心脏循环障碍,其主要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是心脏发生病变后失去代偿能力的一个严重阶段[3]。严重颅脑损害、急性心律失常、肾功能减退、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均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4]。在心力衰竭早期,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心功能逐渐降低,根据功能分级标准,此时相当于Ⅱ级,患者会出现出现一些症状,但能代偿,经经进一步发展,心脏失去代偿机能。患者会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继而出现运动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本组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喘息、大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症状。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是一个综合过程,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与师建霞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5]。可进一步说明在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面,人性化干预手段更具优势。由此可见,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其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高霞.心力衰竭患者59例的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80-82.

[2] 何守迪.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诱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300.

[3] 曲彦慧,王莉,张桂侠.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6):1499-1500.

[4] 李晓东,孟月敏.急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12(10):93-94.

[5] 师建霞.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190-191.

猜你喜欢
人性化满意度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