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4-03-15 10:08马菊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负性

马菊开

(云南省剑川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1300)

论著/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马菊开

(云南省剑川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1300)

目的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与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依照单双号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0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甲组),给予另30例患者常规护理(乙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护理,甲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乙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和SDS评分上,甲组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源自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依照单双号的方式把患者随机分成30例甲组和30例乙组两组。甲组中有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在38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6.2)岁;病程在1.5年到17.4年,平均病程为(9.6±2.3)年;其中20例为心绞痛,6例为心肌梗死,4例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乙组中有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在39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 6.7)岁;病程在1.8年到18.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1±1.7)年;其中21例为心绞痛,6例为心肌梗死,3例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式

给予乙组临床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认知行为干预。由于患者有着不同的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教育程度,使得其在认识疾病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的沟通效果密切关系着自身的知识水平。临床护理人员要从正常化出发,指导患者树立一个正常理念,提高其认识水平,同时积极赢得患者家属的配合,用亲情关怀与鼓励患者,把患者的不合理思维给纠正过来,比如可以运用行为阻断法以及松弛训练法等[1]。

(2)疏导性干预。由于冠心病有着复杂的病情、较强的反复性以及较长的治疗周期,这就使患者在治疗当中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悲观以及绝望等,这种负性心理既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又阻碍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疏导,让患者能够有一个良好心态。运用对患者注意力进行转移、对患者需求进行满足、让患者放松以及树立患者治疗信心等方式,让患者多与他人沟通,以把其不良情绪释放出来[2]。

(3)支持性干预。临床护理人员要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和饮食调理方式讲解给患者和家属,让家属多关心和支持患者,对患者的感受认真倾听,让患者能够意识到原来还有人一直在关心和爱护着自己,以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睡眠。让患者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如果患者有睡眠障碍,则要对睡眠方式加强引导,例如让患者在睡觉当中维持舒适体位,听一些轻松和舒缓的音乐等,如果患者的睡眠障碍非常严重,则要给予一定量的安眠药。

1.3 评判标准

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程度分别运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表明分值就越高。患者的疗效通过HAMD量表进行判定。若患者的HAMD积分在7分以下,不良情绪症状消失,说明痊愈;相比治疗前,患者的HAMD积分减少≥50%,明显减轻了患者不良情绪,说明显效;相比治疗前,患者的HAMD积分减少到25%,减轻了不良情绪症状,说明有效;没有达到以上指标的说明无效[3]。其中痊愈+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式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处理均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以±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检验用t进行;以率(%)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用χ2进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组和乙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在SAS和SDS评分上,甲组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甲组和乙组不良情绪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相应护理,甲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乙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1 甲组和乙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表2 甲组和乙组不良情绪治疗效果对比

3 讨 论

当前,临床护理模式在现代医疗模式日趋改变与扩大的形势下出现了改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冠心病由于有着较长的病程,使得患者在治疗当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负担心理,如悲观以及失望等,而这些负担心理会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提高。同时,患者所出现的负性情绪很容易使身体当中的交感神经功能产生兴奋,导致心肌缺血的情况发生,并最终引发许多恶性事件,严重的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危及[4]。这就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冠心病患者当中既要实施好常规护理,又要在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时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甲组在不良情绪治疗总有效率上达到了93.3%,显著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乙组(73.3%),这一结果和有关文献[5]所报道的结果趋于一致;同时在SAS和SDS评分上,甲组显著优于乙组,以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本研究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使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运用有效的心理讲座配合适当的心理学知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减少了护理人员不得体的语言,这就使护患之间的冲突大大减少,使患者不必要的心理伤害得到了降低。另外,本研究在患者入院时有效评估了患者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护理人员可以在心理护理干预当中从患者的知识水平以及文化背景出发对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以此让患者把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清楚地了解,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减轻,最终树立治疗的信心。在心理护理干预当中,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加强沟通,在沟通中要运用合理的技巧,通过巧妙的沟通方式让患者把内心的想法主动讲述出来,为临床护理人员日后的有效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本研究还重视知识讲座,积极的对知识讲座的内容进行丰富,患者通过这些讲座,不仅对冠心病知识有效掌握,而且也让患者对以往康复患者的心理路程进行了解,这对于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患者出现心理情况上,睡眠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本研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了,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去配合治疗。

总而言之,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方晓华.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02):301-303.

[2] 努尔古丽·加德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02):279-280.

[3] 吴红燕,于江.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74-175.

[4] 赵凤梅.冠心病介入治疗12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76-5176.

[5] 杨敏.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实施方案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1,54(20):4261-4262.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负性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