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014-03-15 10:08罗雁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8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脑梗死康复

罗雁萍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云南景谷666400)

论著/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罗雁萍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云南景谷666400)

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或高血压,且康复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残障或后遗症,为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而,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多项临床研究证实[1],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MRI证实,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排除智障及精神类疾病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患者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2.1±2.9)岁,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9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8例,患者文化程度:大专8例,高中及中专26例,初中25例,小学及以下21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后由护士安置床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燥整洁,保持患者被褥清洁。做好晨间、夜间的护理,按时查房。按时督促患者服药,维护好卫生环境。

1.2.2 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上,对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每周组织患者集体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饮食和用药指导,并告知急性急性脑梗死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重视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由其接触过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健康教育手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劝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②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③护理满意度: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10题,每题10分,满分为100:其中满意为>80分;比较满意为50~80分;不满意为<50分,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曾±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2 两组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对比(曾±s)

表2 两组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的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n(%)]

3 讨 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项临床实践表明[3-5],在恢复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促进其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或高血压,且康复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残障或后遗症,为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而,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相关文献报道[6],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神经内科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在康复期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并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诊,可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健康教育,通过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表2统计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宦微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7],说明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患者形成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此外,还与责任护士的专业技能、素质水平有直接关系。所以,在选定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时,应注重其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且应选择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师。

综合上述,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患者形成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罗小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6-28.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7.

[3] 任慧.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0(5):23-25.

[4] 余凤萍,李润宁,史宁宁.非典型性心肌梗死57例护理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2008,29(6):475-476.

[5] 黄容萍.健康教育在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1):50-51.

[6] 潘晓峰,陈国华,张继龙,等.健康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5,20(6):342-343.

[7] 宦微.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闺保健营养,2012,21(4):2901-2902.

罗雁萍,1963年生,女,汉族,云南景谷人,中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脑梗死康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