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2014-03-18 07:19贾芳芳燕海平王琳琛付军权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林可霉素胶体金单克隆

贾芳芳 燕海平 王琳琛 付军权

(①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02206 ②河南省陕县畜牧局)

林可霉素是生物合成的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部分厌氧菌和支原体有较强抗菌活性,尤其是对该抗生素敏感的耐青霉素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有杀灭作用[1]。该药物常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动物疾病[2-3]。因此,会造成药物在牛乳中残留,而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农业部颁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235号公告)规定了林可霉素在牛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50μg/kg[4]。牛奶等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市场的约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严重[5]。牛奶生产中不规范用药和停药可能导致消费者一次性摄入高剂量药物残留。因此有必要对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监控。

针对林可霉素的测定,GB 2968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观霉素多残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6],农业部1163号公告-2-2009《动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残留检测 气相色谱法》[7]均采用仪器方法,仪器方法灵敏度高,但是操作复杂,费用昂贵,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不宜推广。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类准确、快速、简便的林可霉素检测方法,以此来保障人类健康,并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在现有的快速检测方法中,发现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准确度高、易贮存、携带方便、可进行现场操作等特点[8],是筛查牛奶中林可霉素残留量的重要手段。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对林可霉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进行了探索和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林可霉素、各种交叉反应药物(纯度≥95%)等标准品购自北京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氯金酸(HAuCl4·3H2O)、卵清蛋白(OVA) 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柠檬酸三钠、碳酸钾购自北京百欣试剂公司,分泌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为本单位制备保存;硝酸纤维素膜(NC膜)、样品垫、吸水垫购自上海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soflow点膜仪、试纸条切刀购自美国Biodot公司,冷冻干燥机购自湖南湘立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加热器购自河南圣亚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复溶缓冲液:含牛血清白蛋白0.1%~0.3%(体积百分含量)、吐温-80 0.05%~0.2%(质量百分含量)、pH7.2的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

1.2 方法

1.2.1 林可霉素半抗原的制备 将4-溴丁酸0.5g溶于20ml甲醇中,加入1.0g甲醇钠,溶解后加入0.7g林可霉素,65℃反应20h,减压蒸干溶剂,乙醇-水重结晶,得白色粉末状产物,得率58%。

1.2.2 林可霉素半抗原与卵清蛋白偶联物合成 取12mg半抗原,溶解于1ml DmF中,得到溶液A,取30mg EDC和NHS用0.2ml水充分溶解后于加入溶液A中,室温下搅拌24 h,即可得到反应液B。称取OVA50mg,使之充分溶解在3.8ml PBS(pH7.2)中,将反应液B逐滴缓慢滴加到蛋白溶液中,并于室温下搅拌24h,用0.01mol/lPBS,4℃透析3d每天换3次透析液,以除去未反应的小分子物质。分装,于-20℃保存备用。

1.2.3 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 (1)胶体金的制备:用双蒸去离子水将1%氯金酸稀释成0.01%(质量百分含量),取1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恒温电磁搅拌器加热至沸腾,在持续高温、持续搅拌下加入2.5ml 1%柠檬酸三钠,继续匀速搅拌加热至溶液呈透亮的红色时停止,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恢复到原体积,4℃保存。制备好的胶体金外观纯净、透亮、无沉淀和漂浮物。(2)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在磁力搅拌下,用0.2mol/L碳酸钾溶液调胶体金的pH至7.2,按每毫升胶体金溶液中加入50μg的标准向胶体金溶液中加入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搅拌混匀,室温静置10min,加入10%牛血清白蛋白(BSA),使其在胶体金溶液中的终浓度为1%(体积百分含量),静置10min。12000r/ min,4℃离心40min,弃上清液,沉淀用复溶缓冲液洗涤两次,用体积为初始胶体金体积1/10的复溶缓冲液将沉淀重悬,置4℃备用。

1.2.4 将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冻干到微孔试剂上 向微孔试剂微孔板中加入100μl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冷阱温度为-50℃条件下,预冻3h后,再真空干燥15h,即可取出,得到冻干有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的微孔试剂,密封保存。

1.2.5 样品吸收垫的制备 将样品吸收垫置于含0.5%牛血清白蛋白(体积百分含量)、pH7.2、0.1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浸泡2h,37℃烘2h备用。

1.2.6 反应膜的制备 用磷酸缓冲液将林可霉素半抗原-卵清蛋白偶联物稀释到10mg/ml,用Isoflow点膜仪将其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区(T),包被量为1.0μg/cm2;用0.01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将羊抗鼠IgG抗体稀释到200μg/ml,用Isoflow点膜仪将其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质控区(C),包被量为1.0μg/cm2。将包被好的反应膜置于37℃条件下干燥2h,备用。

1.2.7 检测林可霉素试纸条的组装制备 (1)试纸:样品吸收垫1、反应膜2、吸水垫3和保护膜7依次按顺序粘贴在所述底板6上,样品吸收垫的末端与反应膜的始端相连,反应膜的末端与吸水垫相连,样品吸收垫的始端与底板的始端对齐,吸水垫的末端与底板的末端对齐,试纸粘贴有保护膜,保护膜7覆盖在样品吸收垫上,为检测端,上面印有mAX标记线,检测线4包被有林可霉素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质控线5包被有羊抗鼠抗抗体(如图1)。(2)微孔试剂:微孔试剂8具有微孔塞9,微孔试剂中冻干有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如图2)。

图1 试纸条结构

图2 微孔试剂结构

1.2.8 检测方法 用微量移液器吸取200ml待检样本于微孔中,缓慢抽吸且充分与微孔中试剂混匀。室温(20~25℃)孵育5min 后,将标记好的试纸条插入微孔中——印有“mAX”线端朝下,使之充分浸入溶液中。再次室温(20~25℃)孵育5min后,取出试纸条并根据示意图判定结果,其他时间判定无效。当质控线(C)显示一条红色条带,而检测线(T)不显色,试纸以显示红色线“|”,判为阳性。当质控线(C)显示一条红色条带,检测线(T)同时也显示出一条红色条带,试纸以显示红色线“‖”,判为阴性。当质控线(C)不显示出红色条带,则无论检测线(T)显示出红色条带与否,该试纸均判为无效(如图3)。

1.2.9 样本检测限 在空白牛奶样本中分别添加林可霉素标准品至质量浓度为0、5、10、15、20、25、30μg/L,按照1.2.9所述方法用三批试纸条进行检测,每个浓度重复5次,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样本检测限。

图3 林可霉素胶体金试纸条结果判定示意图

1.2.10 试纸条的特异性 分别配制1000μg/L的磺胺类、氯霉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药物,用此试纸条检测,重复3次,判断试纸条的特异性。

1.2.11 准确性 农业部文件要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准确性以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表示[9]。取空白牛奶样品和添加林可霉素质量浓度为20μg/L的阳性牛奶样品各50份,用试纸条进行检测,计算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1.2.12 试纸条的重复性 从3个批次中随机抽取试纸条,对空白牛奶和添加林可霉素质量浓度为20μg/L的阳性牛奶样品进行3次重复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判定试纸条的重复性。

1.2.13 试纸条的稳定性 将足量的试纸条保存于2~8℃环境中,每隔1个月取出适量,分别检测空白牛奶样品、添加林可霉素质量浓度为20μg/L的阳性牛奶样品各10份,重复测定2次,根据实验结果判定试纸条的稳定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检测限

用试纸条检测林可霉素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μg/L的牛奶样品,按照1.2.9所述方法进行检测,确定检测限。以只出现C线时的最低标准品质量浓度作为试纸条的检测限,由此得出,该试纸条检测限为20 μg/L,见附表。

附表 林可霉素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检测限 (μg/L)

2.2 特异性

该试纸条检测1000μg/L的磺胺类、氯霉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药物,结果均呈阴性,即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该试纸条特异性强。

2.3 准确性

试纸条检测的50份空白牛奶样品,均显示为阴性,假阳性率低于5%;添加林可霉素质量浓度为20μg/L的50份阳性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试纸条假阴性率为0,符合要求。

2.4 重复性和稳定性

经验证,试纸条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为100%。试纸条在2~8℃下能够保存12个月;从第13个月起,试纸条出现失效现象。

3 结论

(1)林可霉素胶体金试纸条操作简便,无需设备, 操作时间短,一般仅需10min,能够达到定性检测水平。由于试纸条方便、快捷、成本较低,非常适用于在我国基层检测实验室、政府部门的市场监控检测、临时抽检、排查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并且能够解决基层单位因设备和经费问题而较难开展食品中残留物检测和监控等工作的问题,为农业质检、卫生部、工商管理、养殖业等机构的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检测技术及产品,利于食品安全监控计划的执行[10]。(2)评价胶体金试纸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分析该试纸条批内、批间差异以及在2~8℃温度下的保存时间,验证了该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本研究将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直接冻干在微孔试剂中,这样能够使金标抗体与待检样品液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增加灵敏度。然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主要通过目测颜色来判断结果,较为主观,可能出现假阳性问题,因此对于阳性样本,还需要利用仪器方法进行确证。

[1]陈明.耿志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林可霉素的残留量[J].食品科学, 2008,29(12): 572-574.

[2]李有业.林可霉素及其组合制剂的应用[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3,8: 10-12.

[3]Thompson T S, NootD K, Calvert J, etal..Determination of lincomycin and tylosin residues in honey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005, 19( 3): 309- 3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235号公告)[S].北京.2002.

[5]崔小军, 王硕.牛奶中残留青霉素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4): 13-1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968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大观霉素多残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201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残留检测 气相色谱法》(1163号公告-2-2009)[S].北京, 2009.

[8]赖卫华, 熊勇华, 陈高明等.应用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J].2005, 26(5): 204-20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文件农医发[2005]17号[S].北京, 2005.

[10]邓省亮, 赖卫华, 许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 28(2): 232-236.

猜你喜欢
林可霉素胶体金单克隆
林可霉素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林可霉素在治疗猪病中的应用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高产林可霉素链霉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TSH受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基于EP-17A2的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的空白限、检出限及定量限的建立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