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菌素对人工感染鸡白痢的防治试验

2014-03-18 07:19尹小良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312001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之江白痢菌素

尹小良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12001)

张 红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 杭州)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Pullorum Disease,PD.简称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是雏鸡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对鸡白痢除检疫净化外,抗菌药物的应用仍然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1]。之江菌素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一种抗畜禽白痢新抗生素,其产生菌为玫瑰黄链霉菌杭州亚种( Streptomyces roseoflavus subsp.hangzhouensis n.subsp.)[2,3]。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试验表明之江菌素系一低毒安全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开发前景。本文主要报道其对人工感染鸡白痢的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鸡白痢沙门氏菌菌株C79-14和之江菌素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动物 5日龄健康江村黄鸡。按常规饲养,自由采食及饮水。

1.3 培养基配方 LB培养液: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水1000ml、pH7.2、分装试管,每管3ml。121℃灭菌30min,备用。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粉5g、琼脂粉15g、水1000ml、pH7.2。121℃灭菌30min,备用。

1.4 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721可见分光光度计。

1.5 试验方法 (1)人工诱发雏鸡白痢模型的建立。用接种针从C79-14斜面中蘸少许菌苔接种于LB培养液,于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至菌液浓度OD600分别为0.55、0.65,备用。腹腔注射5日龄健康雏鸡,0.3ml/只,各重复5只。接种后观察各组试验鸡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呼吸等临床表现,对死亡鸡进行病例剖检,对内脏器官作细菌分离培养。根据鸡死亡率,确定合适的接种剂量。(2)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取病死鸡肝、肠道等少量组织,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平皿,37℃下培养24h,随机挑取10个单菌落,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显微特征、革兰氏染色以及在麦康凯琼脂上的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进行鉴定。(3)之江菌素对鸡白痢的防治。在人工鸡白痢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之江菌素对其防效。挑取5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1组为健康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3ml/只,正常喂养。2、3、4组为感染组,均注射OD600为0.65的C79-14菌液0.3ml/ 只。其中2组为感染对照组,正常喂养;3组为之江菌素组,饲料中添加0.4%之江菌素;4组为痢特灵组,饲料中添加0.02%痢特灵。接种后观察14d,记录各组试验鸡的精神、食欲、饮水、粪便、呼吸等临床症状,称重,并记录发病和死亡的情况。

1.6 防效评价指标 死亡:试验中出现鸡白痢病的典型症状并死亡,且经剖检有典型的病变特征者为感染死亡,以此计算各组的死亡率。防治有效:用药后,试验鸡表现为精神状态、食欲等有明显好转,体重较用药前增加者则判定之江菌素防治感染有效。存活数占试验总数的百分率为防治有效率。相对增重率按试验组组与健康对照组增重之比计算,其中健康对照组设为100%。

2 结果

2.1 人工感染鸡白痢模型的建立 试验雏鸡接种C79-14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排白色浆糊状稀便、肛门周围绒毛脏乱,甚至结成粪球堵塞肛门,部分因排粪困难而发出尖叫声,气喘,张口呼吸不久即死亡。解剖死亡鸡,发现肝肿大、充血或有条纹状出血,肺紫红色或暗红色,呈出血性肺炎病变,腹腔内有较多的淡黄色粘液。根据试验结果,OD600为0.65的菌液腹腔注射时,试验鸡死亡率约为50%,确定其为合适的接种剂量和途径。

2.2 沙门氏菌的鉴定 LB培养基表面长出光滑、湿润、隆起、半透明、形态一致的小菌落,大小约1.5 mm。单菌落革兰氏染色阴性,显微镜下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在普通LB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菌落呈透明;血清学检测均呈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反应,鉴定为沙门氏菌。

2.3 之江菌素的防效 健康对照组的鸡在试验观察期间内未见发病,全部存活。之江菌素和痢特灵组与感染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减轻。给药14d后各组鸡的死亡率、有效率及增重率见表1。

由表1 可见0.4%之江菌素对鸡白痢的有效率为94.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2.1%,均高于0.02%痢特灵。

表1 之江菌素对鸡白痢的防效 (只、%)

3 结论

雏鸡感染鸡沙门氏菌后死亡率显著提高,增重率显著下降。本试验结果中,0.4%之江菌素对鸡白痢的疗效和相对增重率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说明其对鸡白痢有较好的防效,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封其善.双莲注射液对人工感染鸡白痢的治疗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2, 1: 44-45.

[2]竺利红, 吴吉安, 李孝辉等.之江菌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毒性[J].浙江农业学报, 2005, 17(2): 65-68.

[3]竺利红, 梁建根, 吴吉安等.之江菌素对沙门氏菌和小鼠的致突变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 2008, 20(6): 437-440.

猜你喜欢
之江白痢菌素
川之江造机株式会社
浅谈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写鸿篇
鸡白痢的防控
硫酸黏菌素促生长作用将被禁
中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效果探讨
《之江新语》读后感悟
从“之江新语”中看习近平对群众观思想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