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2014-03-22 10:55张洁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监护人行为习惯儿童

张洁

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作者试图由留守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直接教育管理者----班主任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现状;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班级内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做一些思考与尝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班主任工作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留守儿童:(chidren left at home pay the price Ofmigratio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学习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母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因为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以及特俗的生活环境。与正常学生相比,在品德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发展、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往往存在一些偏差。

近年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但同类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立法政策导向方面;比如全国政协十四次会议上,敬一丹等二十四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二是社会学研究方面;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學者卢德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等。而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方面相对较少有人涉及。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很有必要。

二,留守儿童教育的诸多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留守儿童因亲情缺乏和家庭教育缺失出现的思想心理及行为习惯偏差,二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原因,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认识不到位和工作的缺位。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品德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发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具体体现为品德方面缺乏上进、推卸逃避责任、自我中心、金钱至上;心理健康方面自卑自闭,性格孤僻;人格发展方面不愿与人交流,缺乏良好的与人沟通心态和方式;行为习惯方面做事拖沓,对自我要求不严格,学习习惯差;少数学生有上黑网吧,抽烟等不良嗜好;个别学生性格暴躁,易怒,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甚至出手伤人。这些偏差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将影响到留守儿童将来适应社会个体发展及个人与家庭幸福。

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和家长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家长只能以谋生为首要目标,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更多的考虑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很多家长满足于把孩子的生活丢给父母或亲戚,教育交给老师,自身忙于挣钱,且有意无意的用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学生。乡村、社区对这一现象关注度不高更鲜有实际举措。

三,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班主任应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综上述两点,作为留守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直接教育者和管理者,重视并对留守儿童教育做切实的尝试,探索和研究。班主任责无旁贷,舍我其谁。

就实际情况而言,笔者所任班主任的大关县翠华镇中心完小,六十二名学生中留守儿童二十三名,占三分之一还强,而班级管理和养成教育中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在留守儿童身上集中出现,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所以,不管是仅限于做好一个班主任的本分也好,还是想在教育教学上做一些尝试也好。都必须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四,留守儿童教育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班主任即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更是各方力量(学校、家庭、社区)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五,班主任如何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教育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与留守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形成和谐的互动,良好的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尊重与真诚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教师欲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必先赢得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的信任,信任的前提正是尊重与真诚,教师首先摆正心态,以平等的心态与儿童、家长及监护人交流,万不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趾高气扬;同时教师必须抱有一颗真诚的心,让孩子感到老师可亲可敬;让家长感到:老师好,老师是为了我家孩子好;让临时监护人感到教师的满腔善意是为了和我共同分担,而不是兴师问罪推卸责任。否则,教师与学生家长监护人的交流可能各说各话装腔作势隔靴搔痒。

(二),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是一样。留守儿童的个性,行为习惯,接受能力不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验,处事风格不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经济条件,文化素养,与留守儿童的亲疏关系不同,造成教师面对的留守儿童个体情况千差万别。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先了解研究掌握其各自不同的情况,以个性化的方式与之交流,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抓住时机趁势而上。所谓因风吹火着力不多,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进行教育,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新学期开始,重要节日,学生取得好成绩,问题学生转化进步明显的时候…..都是与儿童,家长,监护人交流的极好时机。

(四),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留守儿童生活在现实之中,受各方各面的影响,他的思想行为决不只受到班主任一人的引导、控制、与支配。班主任想要绝对主宰留守儿童意识行为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可笑的。班主任必须组织协调任课教师,家长,监护人等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方能对留守儿童形成影响其意识行为的强大正能量场。

(五),树立长期作战的意识。教育与受教育,影响与被影响,干话语被感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有起伏,有反复。结局还不一定是大团圆的皆大欢喜。对学生教师必须有一颗慈爱的真心,对工作教师必有一片恒心,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才可能有所作为,三分钟的热度,一曝十寒的作风,是不可能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的。

猜你喜欢
监护人行为习惯儿童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