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破解教师流失困局

2014-03-31 07:33张玉胜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留人轮岗农村教师

张玉胜

长期以来,教师严重流失成为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轴心,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改革措施直击教育热点,回应民众关切,有望破解教师流失困局,促使农村教育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

农村教师流失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归根结底缘于教育公平的缺失。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低,学生生源日趋匮乏,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尴尬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农村教育现实,倾听基层教育诉求,在总结农村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探索性与前瞻性的改革举措,深得民心,切实可行。

《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心系农村教育、力促教育公平的决心与诚意,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亮点与创新。

作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首要措施,“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无疑将有助于推动城乡学校的建设标准统一、办学条件规范。过去标准低、条件差的农村学校,势必享受到各级财政更多硬件资源的投入倾斜。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城乡鸿沟的渐趋抹平,必将为农村教师的队伍稳定和潜能发挥打造出相对宽松可人的教育平台,以满足“环境留人”的现实需要。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发展在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可以带出一批好学生。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缺少的正是管理与教学的优秀人才。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系统的多年呼声,更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教育部已明确表态,校长教师交流绝非权宜之计,并着手研究制订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

为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奉献边远落后地区,教育部、财政部已于2013年9月启动了对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机制,未来乡村教师收入有望超过城镇教师。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实施原则,明确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从2013年起,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中增列综合奖补资金,作为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情况奖补。乡村教师收入超过城镇教师,又体现出政府“待遇留人”的人文关怀。

生源数量与教师配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明令取缔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现实差异,彰显出“教育面前、校校平等”的公平理念;没有“择校热”的功利驱使,农村教师热衷于跳出农门、进城市入名校的势头将随之降温,不失为落实就近入学、有效留住生源、防止农村教师流失的务实举措。

当然,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作为当下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缩影,解决由此衍生的教师流失问题未必能够一蹴而就。落实“环境留人”与“待遇留人”,更须着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提升,切实加大地方财政对教育发展的成本投入,让“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拥有更大的空间舒适度,以满足8小时之外精神生活需求;同时,实施交流轮岗也需轮岗年限、质量考评、奖惩问责等方面的配套制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路线图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改革的红利势必更多惠及广大农村学校、造福农村贫困学生、激发广大教师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流失难题,有望成为一去不返的过往。教师安,教育安;农村安,天下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人轮岗农村教师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点把点的他留人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县级医院怎样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