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花园》教学纪实(一)

2014-03-31 07:35许蓓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谷穗萧红祖父

许蓓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2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透过文字想象出“我”和祖父在花园中生活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

3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大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透过文字想象出“我”和祖父在花园中生活的情景,从而感受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注释、了解作者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第十二课《我和祖父的花园》。借助书下注释了解这里的“我”是谁?(板书课题。)

生:萧红。

师:她可是我们黑龙江走出去的女作家,今天这篇课文就节选于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记述的是她小时候的事情。

(二)初读中读准字词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和祖父的花园,感受童年的时光。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自然段。

(生自由读文。)

师:读了一遍课文,课后有几个生字要求我们读准,来试着读读?(出示课件。)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我们要写的生字“穗”,怎样才能把它写得正确、美观呢?

生:“穗”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左小右大。

生:禾木旁的捺要变成点。

师:老师也想提醒大家右半部分中间部分笔顺是竖、提、点。来同老师一起书空一遍。在方格纸上写一个字。注意要做到头正、背直、脚平。

师:生字读熟了,来试着读读这句话。(课件: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师:相信解决了生字词,课文理解起来会更轻松。初读课文你感觉花园中的萧红多大?总之,大家就感觉她是个孩子,那就让我们跟着感觉再次走入书中,默读课文,哪些事情说明了花园中的萧红就是个孩子呢?把事情用( )标注出来,把能体现孩子气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三)事件中感悟快乐

生1:我从第四段中萧红爱模仿祖父的行为看出天真孩子气。她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师: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她的确是个孩子。

生2:我从她总是帮倒忙中感觉她就是个孩子。

师:具体说说怎么帮倒忙了。

生3:“反而被我踢飞了。”哪里是种菜啊,简直是在帮倒忙啊!在瞎闹。

师:是呀,这哪里是帮忙,真是添乱,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能把小姑娘的调皮读出来?

师:多调皮的小萧红呀,来同桌之间也配合着读一读。

(生练习读。)

师: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读。)

师:而且这一段文字特别有意思了,你看灵活的短句式竖过来读一读还有现代诗歌的味道。来听老师读一读。

师:谁想读一读体会体会这小诗歌的味道,大家推荐一位。

(生读。)

师:不愧是班级选出来的高手,节奏读得多好呀!你还从哪件事感受到萧红那时就是个孩子?

生1:她把韭菜当野草,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看出还是个孩子。

生2:祖父说她错了她还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争辩。

师:祖孙之间的确有一段对话,萧红回答的语气作者并没有写,现在你就把自己想象成小萧红,她会以什么语气回答祖父的问话呢?先填空,再来以这种语气试着读读。

生: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自信地)说:“谷子。”

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我觉得这就是谷子,所以自信。

师: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我(骄傲地)说:“谷子。”因为我认为帮助祖父干了那么多活,所以就很骄傲。

师: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这时你怎么说?

生1:我(一本正经地)说:“是的。”

生2:我(严肃地)说:“是的。”

生3:我(认真地)说:“是的。”

师:看到祖父还在笑,我就——

生1:(跺着脚)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生2:(着急地)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师: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

生1:(骄傲地)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生2:(理直气壮地)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师:读文时整体的感受我们是相同的,她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小女孩,但在细微处我们每个人又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读出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师:这样读着读着,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祖父?

生:我看到一个宽容的祖父,因为小萧红在这里总是捣乱,祖父也不生气。

生:我看到一个慈爱的祖父,他那么喜欢小萧红。

生:我看到一个有耐心的祖父,给萧红讲解各种植物的不同。

师:看来小萧红的快乐离不开祖父的爱,这花园中留下了太多关于萧红和祖父的美好回忆了。

师:祖父讲解很认真,可还是孩子的萧红可没有耐心去听了。谁愿意接着汇报,还从哪些事情中看出她的孩子气?

生:祖父给她讲谷穗和狗尾巴草的不同时,她马马虎虎承认了就去摘黄瓜吃、吃一半又去追蜻蜓,也不管追没追着又去采倭瓜花,捉蚂蚱了。

生:玩够了再去给祖父捣乱浇菜。

师:总之这花园中萧红做任何事感受是如何的?(板书:快乐、自由。)endprint

生:萧红就是高兴。

生:就是快乐。

生:萧红感觉无忧无虑,自由快乐。

(四)景物中感受自由

师:正因为花园中的萧红内心充满了快乐、自由,所以在她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自由的。她都看到了哪些?快到文中14-18自然段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表现他们的自由自在。

生:看到了太阳的光很强烈。

生:看到花、草、韭菜、狗尾巴草、谷穗、黄瓜、倭瓜、玉米。

生:看那蝴蝶、鸟自由飞翔。

师:真是这些景物这么快乐了吗?正因为小萧红是自由快乐的,所以她眼中的花草也都是自在的,所以在她看来——(引读。)

师:这一段作者也用了灵活简短的排比句式,读起来也像小歌谣一样朗朗上口,怎样读才能体现出这份自由?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注意排比句式中的“愿意”应该突出。

生:不同的植物应该用不同的声调。

师:只要你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自然就会体现出那份轻松。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一个组推荐一个同学。

师:这诗歌一样的语言,这自由的画面,相信一定已经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了,去掉一部分文章,你还能记住哪些画面?快一起说说。

(生背诵这段文字。)

师:这段文字写得多有特点呀,根据它的韵律我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些画面,难怪大作家茅盾这样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课件: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化,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既然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那画中除了植物是自在随性的,还有哪些景物也这样逍遥的呢?(课件:在花园中的我也是自由的,我愿意________就_______。)请你联系14-18段中的景物,用上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1:花儿是自由的,愿意开就开,愿意睡就睡。

生2:鸟儿是自由的,愿意落在树上就落,愿意飞走就飞走,飞多远都没人管。

生3:虫子是自由的,愿意叫就叫,愿意飞就飞。

生4:太阳也是自由的,想发出多强的光就发出多强烈的光,把一切都照活了。

生5:白云也是自由的,乐意变成什么形状就变成什么形状,愿意变多大,就变多大。

生6:萧红也是自由的,她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愿意躺在地上睡觉也没人管她。

师:把同学们刚才说的连成完整的一段话。我们也用这灵活简短的句式来作诗了!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的花园。

(五)拓展中探究情感

师:我们刚刚跟随着小萧红在花园中经历了童年趣事,看到了富有生命力的景物,再来看大作家茅盾说的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明明是快乐自由的童年,为什么说是凄婉的歌谣?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吗?带着这个疑问就请你走进《呼兰河传》吧。好文章是需要你用一辈子来读的,相信将来的某一天,你读完这本小说,自然就能体会这句话中蕴涵的情感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endprint

猜你喜欢
谷穗萧红祖父
换位思考收获多
祖父瓷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以人为镜明得失
千里送鹅毛
不知道是非,不扬人恶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祖父的一封信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