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素养大赛有感 兼评中山路团队展示

2014-03-31 07:39王开杰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山路平行四边形本质

王开杰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教师素养?什么是数学教师素养?我认为应该是教师对于数学学科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与变化以及学科内在本质规律的理解,同时将这种理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的团队展示牢牢地把握住了“平行四边形”一课的本质即“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模型的建构”。从教学设计到板书呈现、从教学具演示到说课主旨都体现了团队教师对于这一课堂数学本质的深入挖掘。我认为“素养≠技能”,“内容才能决定形式”,纷繁热闹的表象背后更需要冷静、理性的数学思考,应该让数学课堂充满浓浓的数学味道。中山路小学团队的展示就是这样努力做的——追求内容,追求数学本质。我们甚至更看到了对于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追求。

如果说凸显数学本质是中山路小学团队展示的核心的话,那么整个展示中凸显的创新意识则是它们研讨的魂魄。学生的发展需要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创新,国家的前进更离不开创新。

内容创新。中山路小学团队在深入理解与钻研教材的同时,更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破解难点,突出重点。他们大胆改变教材中只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平行四边形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模式,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在一组平行线上,画另一组平行线构成四边形”这样的“做”来建构平行四边形。进而将其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三者关系结合起来,巧妙地通过板书呈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绝。

形式创新。“以问题驱动为牵引的备课模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山路团队这些备课形式的创新也极具借鉴意义。两个研究问题的选择突出体现了老师们的深入思考。第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概念模型的建构”是本课的重难点,作为特殊问题研讨切中要害,直指本质。而第二个问题“空间观念的培养”又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研究的一般问题,极具普适性,有非常大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团队教师们更注重策略的提升,这也为大家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操作性。

大胆取舍。本次展示活动,团队展示的时间是15分钟。设想在15分钟内全面说清40分钟的课,阐明设计意阿,讲解板书设计,呈现教、学具制作及课件演示,面面俱到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所谓“皆是重点,皆非重点”。由此回看中山路小学团队展示中备课形式上的创新,这是多么的重要啊!选取重点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说精、说细、说透彻,这样的教学研究才更具有实效性。

最后借用团队主选手安磊老师的话,“团队备课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5个团队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但最终每个人的课堂呈现也必然会是各不相同的。教师的个性化成长离不开团队备课中的争鸣、碰撞、交流与思考。只有不断经历这样的锤炼,形成的才是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我们台上、台下的老师共同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请把掌声送给中山路小学团队的教师们!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山路平行四边形本质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回归本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童年的本质
“中山”符号空间化下的中山路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