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普查与区划研究

2014-04-03 14:58肖深根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涟源市亚区药用植物

黄 科,钟 灿,成 文,吴 茜,江 岁,肖深根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2.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13)

作为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首批25个试点县(市)之一,涟源市(县级市)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进行了第4 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普查范围覆盖涟源市全境,包括15个镇、4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共909个行政村,59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 897 km2。笔者在整理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1-3],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中药材市场发展需求与趋势,参照农业综合区划,对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区域规划研究。

1 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成果

1.1 代表区域、样带、样地设置与样方制作

以自然乡镇(办事处、森林公园)为基本单元,根据不同地理生态环境特征,将涟源市21个乡镇(办事处、森林公园)设置为7个普查代表区域,并根据不同区域药用植物分布特点,设置不同数量的调查样地,按照每个样地设置5 套样方,每套样方设置6个不同大小的样方,其中包括:1个10 m×10 m 主要用于调查乔木的样方,1个5 m×5 m 主要用于调查灌木的样方,4个2 m×2 m 主要用于调查草本的样方。此次普查共设置41个样地,完成205 套共1 230个样方制作。其中,以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茅塘镇、白马镇设为代表区域1,计为431382-001,该区域面积145.17 km2,地形以山地为主,该区域设置6个样地,制作30 套180个样方;以蓝田办事处、六亩塘镇、石马山镇、三甲乡设为代表区域2,计为431382-002,该区域面积292.87 km2,地形以平地丘陵为主,该区域设置10个样地,制作50 套300个样方;以湄江镇、伏口镇设为代表区域3,计为431382-003,该区域面积318.20 km2,地形以丘陵与水库为主,该区域设置6个样地,制作30 套180个样方;以七星镇、桥头河镇、渡头塘乡、龙塘乡为代表区域4,计为431382-004,该区域面积394.14 km2,地形以丘陵为主,该区域设置9个样地,制作45 套270个样方;以枫坪镇、水洞底镇、斗笠山镇设为代表区域5,计为431382-005,该区域面积197.51 km2,地形以丘陵为主,该区域设置2个样地,制作10 套60个样方;以金石镇、荷塘镇、杨市镇设为代表区域6,计为431382-006,该区域面积332.30 km2,地形以丘陵为主,该区域设置4个样地,制作20 套120个样方;以古塘乡、安平镇设为代表区域7,计为431382-007,该区域面积143.08 km2,地形以丘陵为主,该区域设置4个样地,制作20 套120个样方。

1.2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调查

涟源市第4 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共采集制作1 221 号药用植物资源腊叶标本,其中760 号标本为有花(果)标本。通过鉴定,发现所有药用植物分属于165科、538 属、759种;其中,在样方中计数的重点药材种类有116种,市场走访调查重点药材种类有114种,通过市场调查新发现的重点药材有11种。在野外调查的759种药用植物中,娄底市分布新纪录有33种,湖南省分布新纪录有24种。另有采集号为4313821210030633LY、4313821210050661 LY、4313821210150803LY 的3个标本为药用植物新种,分别为苏木科羊蹄甲一种、爵床科爵床一种、蔷薇科刺叶桂樱。

2 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区划研究

2.1 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区划体系划分

涟源市药用植物资源划分为3个一级区域和9个二级区域(亚区)。3个一级区域分别命名为: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中部丘岗平地栽培药材区、南部中山、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其中,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又划分山地野生和栽培药材亚区、山底丘陵旱作栽培药材亚区、农田平地规范化栽培药材亚区3个亚区;中部丘岗平地栽培药材区又划分丘岗旱地野生和栽培药材亚区、农田平地规范化栽培药材亚区2个亚区;南部中山、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又划分中山、中低山野生和野生抚育药材亚区、低山自然植被野生药材亚区、山麓旱地野生和栽培药材亚区、农田平地规范化栽培药材亚区4个亚区。

2.2 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特点和规划

该区域位于涟源市北部,西起古塘乡,东至七星街镇,包括古塘乡、伏口镇、湄江镇、七星街镇的全部区域以及安平镇、桥头河镇北部的部分村组,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1.5%。该区域总的地势为自北向南呈阶梯式下降,形成海拔300~350 m、450~500 m 和650 m 左右的三级剥夷面,构造成群峰重迭、山岭连绵的中低山地貌类型。该区地貌中山地面积约占区域总面积的82.6%,丘陵面积约占9.5%,岗地面积约占4.5%,溪谷溶蚀平原面积约占3.5%。组成地貌的母质以石灰岩为主,砂岩次之,其余少量为变质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由变质岩、砂岩组成的山地,地势高峻,山脊似屋脊状延伸,间有尖削山峰耸立,山体呈陡坡型下降,坡度多在35°以上,山地大部分为林木用地,山脚及缓坡地带开垦为旱地,溪谷冲垅为水田。由石灰岩形成的山地,山脊呈猪背状延伸,间有凸形山峰隆起,山体呈阶梯式下降,形成一级一级台阶。溪谷底部较宽,山体顶部地势较高,气候寒冷,风力也大,多为林木生产用地;山腰及阶梯面坡度平缓,山麓及溪谷地势低平,多开垦为旱地、水田,为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地带。该区域各亚区药用植物分布与栽培特点分述如下。

2.2.1 山地野生和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是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内海拔450 m 以上的山区,尤以湄江风景区为典型特征,温光条件较差,水源缺乏,雾多、湿度大,多为林木生产用地。中药材分布总的特征为:垂直分布差异较小,聚生界限不明显;山地野生药材资源分布丰富,散生在林木之中,高海拔山地也分布有人工栽培的杜仲、厚朴和黄柏等木本药材。该区域野生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需采取措施加强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另外,还可以结合湄江风景区建设,建立专门的野生药用资源圃;其他地区则要结合林木生产,注重对野生药用植物进行驯化栽培和林下野生抚育,要防止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过度采挖。同时,可以在原有杜仲、厚朴、黄柏等木本药材人工栽培的基础上,引进专门的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和种苗繁殖基地建设。

2.2.2 山底丘陵旱作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是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内海拔350~450 m 之间的山脚和丘陵地带,气候干燥、冷凉,宜种植耐旱作物;土壤主要为开垦的低海拔山地(特别是退耕还林的土地)、丘陵旱地和山区溪谷农田。该区域主要以栽培药材为主,为中药材或其他旱作经济作物传统栽培产区,地块大多为缓坡地或小块梯田,土壤不甚肥沃,灌溉也不甚方便。建议该区域在着力提升机械化操作和改良土壤的基础上,选种耐旱性较强、管理相对粗放、栽培周期较长、喜光照、市场前景较好的药用植物。

2.2.3 农田平地规范化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是北部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内海拔350 m 以下的农田平区地带,气候条件适宜,温、光、水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为粮食和蔬菜主产区,大多基础设施良好、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土地经济价值高。该区域中药材栽培,宜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草本药材。种植时可以合理采用药-粮、药-菜轮作,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4-5]。

2.3 中部丘岗平地栽培药材区特点和规划

该区域位于涟源市中部地带,西起六亩塘镇,东至水洞底镇,包括六亩塘镇、三甲乡、蓝田街道办事处、石马山镇、龙塘乡、渡头塘乡、杨市镇、枫坪镇、斗笠山镇、水洞底镇的全部区域和安平镇、桥头河镇南部大部分村组以及荷塘镇北部部分村组,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7.5%。该区域由于雷峰山脉横贯其中,形成桥头河镇—蓝田街道办事处、水洞底镇、杨市镇两大走廊形盆地,又是涟、孙、湄三水的中下游地带,总的地势是南北略高,向中部倾斜,西部地势较高,向东缓渐下降,东中部低平开阔。该区最高海拔579 m,一般在海拔120~200 m,地表分割较零乱,起伏不大,地面坡度较小。该区地貌中以岗地面积最大,约占区域总面积的44%;丘陵面积次之,约占32%;平地面积约占16%;还有少量山地。组成岗地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砂岩及堆积、残积红壤次之。这些母岩所形成的土壤多为薄腐质红壤,pH 值呈酸性,大部分为农田与旱土,适宜多种栽培药材种植。丘陵地主体坡度较陡,起伏较大,分布于涟水、孙水两岸及北部。南部山麓,大都开垦成旱土,种植经济作物和水果。溪谷平原集中分布在涟、孙、湄三水的中下游,串联成片,地势平坦,坡度小,有冲积堆积物组成,土层深厚肥沃,同时气候条件好,光、热、水资源丰富,既是全市最好的粮食生产地带,也是涟源市栽培药材重点发展区。该区域各亚区中药材分布与栽培特点分述如下。

2.3.1 旱地野生和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包括中部丘岗平地栽培药材区的山地、岗地和丘陵,亚区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80%以上,海拔低,地表起伏不大,地面坡度小。该区域药材总的来说呈水平分布状态,灌木、藤本、草本类野生药材资源丰富,栽培药材类多成片分布,特别适宜栽培类药材规模化种植。该区域温、光、水、气、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既适宜中药材栽培,又不与粮食争土地,是发展栽培类药材理想的区域。生产上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或采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2.3.2 农田平地规范化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是中部丘岗平地栽培药材区内已开垦并进行多年耕作的农田平地,地势平坦,耕作基础设施良好,温、光、水、气、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是传统粮食生产高产区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主产区,特别适宜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该区域中药材栽培时宜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草本药材。种植时可以合理采用药-粮、药-菜轮作,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2.4 南部中山、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特点和规划

该区域位于涟源市南部,西起白马镇,东至金石镇,包括白马镇、茅塘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石镇的全部区域和荷塘镇南部大部分村组,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1%。由龙山、大山岭两大山体组成,龙山似扁球状隆起,呈北东至南西短轴脉状,雄峙南部边境,地势高峻,形成为地形复杂的中山、中低山、低山地貌类型。大山岭为海拔500 m 左右的低山群。该区地貌中低山面积约占区域总面积的32%,中山、中低山约占24.3%,,丘陵约占23.8%,其余为岗地、溪谷和溶蚀平地。母岩以砂岩和变质岩为主,约占55.8%,石灰岩约占37.5%,其余为河流冲积物等。该区域地势高峻,垂直和地域差异较大。高山地带主要为灰绿色砾砂质板岩和冰渍砾岩,山麓分布寒武系的炭质板岩、泥质板岩和千枚岩。这些岩石发育的土壤土层深厚、质地适中、通透性好,适宜林木生长。低山主要分布在白马水库以西的大山岭,多为猪背形山峰,呈断续单个隆起,由石灰系灰岩和泥盆系砂岩组成,森林植被较好,竹木生长繁茂。丘陵分布在山麓或密连山脉尾部展布,一般植被较好,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岩基裸露。岗地、溪谷和平地交替分布于白马水库周边、茅塘镇、金石镇、荷塘镇的溪河沿岸,地势和田土较平坦开阔,是本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带。该区域各亚区中药材分布与栽培特点分述如下。

2.4.1 中山、中低山野生和野生抚育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包括南部中山、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内分布在龙山山脉的中山、中低山群,约占区域总面积的24.3%;气候温凉,湿度大,植被丰富多样,土层深厚,质地适中,通透性好,适宜林木生长。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丰富,在当地被称为“药山”,总的分布特点是垂直分布差异明显。该区域原属于国有林山林场,由于林下人工抚育良好,不仅林下各种野生药材资源成片分布,许多珍稀名贵药材也多有分布。该区域地广山高,植被繁茂,自然环境优越,野生中药资源丰富,建议结合国家龙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建设将龙山划为中药资源保护区,严禁乱采乱挖。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名贵中药材,可通过野生抚育、就近繁殖、人工栽培等方式进行保护,甚至可以将该保护区建设成为湘中地区中药材种质资源野外自然资源圃。另外,也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广阔的林下空间,进行林药套作与间作,发展人工栽培中药材。

2.4.2 低山自然植被野生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是南部中山、中低山野生和栽培药材区内海拔500 m 以下的低山群,约占区域总面积的32%,主要为白马水库以西的大山岭以及龙山山脉绵延山脚以东的低山群,多为猪背形山峰,呈断续单个隆起,由石灰系灰岩和泥盆系砂岩组成,森林植被较好,竹木生长繁茂。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最近10 a 来,当地实行退耕还林与封山育林政策,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得以较好的保护。由于该区域海拔相对较低,与平地生长环境差异不大,大多数种类通过驯化栽培可以由野生生长变为人工栽培,常常是外地引进新品种和本地野生药材驯化栽培的试种区,建议在加强对野生中药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当地优势、名贵野生药材的人工试种试栽研究工作,以开发出更多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药材新种类与新品种。

2.4.3 山麓旱地野生和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包括位于龙山与大山岭两大山体的山麓丘陵、岗地、溪谷旱地,约占区域总面积的24%以上;气候干燥、冷凉,宜种植耐旱作物,土壤一般植被较好,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岩基裸露。该区域主要以栽培药材为主,山麓、溪谷特有生境野生中药资源相对丰富,为中药材或其他旱作经济作物传统栽培产区,地势海拔相对较低,坡度相对较小,一般均已开垦呈梯田或缓坡地,主要用于种植中药材、茶叶或其他旱生经济作物,不与粮食生产争土地。建议该区域在着力提升机械化操作与改良土壤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或采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收益。

2.4.4 农田平地规范化栽培药材亚区 该亚区主要包括分布于白马水库周边、茅塘镇、金石镇、荷塘镇的溪河沿岸,地势较平坦开阔的农田,是该区域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带,土壤肥沃、平整,库区溪流水资源丰富,自然灌溉方便,温、光、水、土壤等生产条件较好,是人工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的理想区域,尤其适宜作为引进新品种、野生驯化种的示范生产和种苗繁育基地,打造当地中药材栽培示范生产区。

[1]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5):625-628.

[2]段金廒,钱士辉,袁昌齐,等.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2):5-7.

[3]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湖南省植被区划[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

[4]杨 雯,何顺志,徐文芬.贵州省独山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J].种子,2014,33(5):59-63.

[5]赵丛笑,周春桃,刘 玲,等.南岳衡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及药用特点[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3):54-58.

猜你喜欢
涟源市亚区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涟源市以赛助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
浅析福建深部高温岩体地震异常响应
阿尔茨海默病前扣带回亚区体积与认知损伤相关性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基于海马亚区的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结构和功能连接研究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