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精神内涵及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的重要启示

2014-04-17 04:02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钻研实事求是朱德

邓 洋

(朱德故居管理局,四川 仪陇 637600)

朱德精神内涵及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的重要启示

邓 洋

(朱德故居管理局,四川 仪陇 637600)

朱德同志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具有光辉的思想和崇高的品质,在他身上几乎体现了一个优秀中国人的全部精神,他勤奋好学,勤俭节约,不骄不躁,克己奉公,爱护士兵,关心群众,宽厚隐忍,时刻关心着国家和人民。朱德精神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发展,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更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启示意义。面对老一代革命家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共产党员应珍视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认真学习并勇于实践。

朱德精神;共产党员;党性修养

一、朱德精神概述

(一)勤奋好学,极富钻研探索的精神

朱德(1886—1976)出生于贫民家庭,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儿时师从席聘三先生,从先生那里学习中国古典精髓,认真专研,每篇文章都能大致记得,到后来便熟读成诵。对于经典段落更是仔细斟酌分析,没有一丝马虎,这是朱德儿时就显现出的勤奋好学、热心钻研的精神。席先生学识通晓古今中外,且关心国家时事,这使朱德在学习古典精髓的同时,又多了一份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做学问只是求学于书本,而朱德在听到席先生对国家时事的分析之后,便开始钻研国家的出路问题。在不断的钻研探索中,他产生了通过体育教育来增强中国人民的体质,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于是在进一步求学中选择了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毕业后当了体育教师。在随后的教学生涯中,朱德又发现空有强健的身体没有御敌的能力和手段也不能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朱德又走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凭着自己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探索的精神,将军事和兵法知识融于一身,并不断的钻研如何将所学运用于中国的实践。[1]

朱德一生是勤奋好学、钻研探索的一生。他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革命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仍然手不释卷,更是将陈寿的《三国志》熟读成诵,对于魏蜀吴三国的每场军事斗争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精辟的解析。这和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屡战屡胜是分不开的。

(二)艰苦奋斗,积极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朱德自称农民的儿子,不要忘了农民精神的根本。他在艰苦奋斗中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岁月,勤俭节约也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建国后党和国家干部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朱德一直将他的伙食水平和当时的百姓保持一致,每当厨师心疼总司令的身体为他改善伙食,他总是严肃的为厨师补上一顿“思想大餐”。据他的保健医生回忆,朱德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更是节衣缩食。他在自己的楼前开辟了一块自留地,亲自种蔬菜,节省开支,菜粥就成了朱德每日的晚餐。

在穿着上,他从没有轻易丢弃一件旧衣服和置办一件新衣服。据朱德身边的保健医生回忆,1955年秋天,天气渐凉,该穿上秋衣。总司令叫警卫员去拿那件黄色咔叽布的上衣,警卫员一脸愁容。因为那件衣服在西柏坡的时候朱德就在穿,距那时已经穿了有十年多了,补丁摞补丁,棉絮像筛子一样薄厚不均不说,还漏风,根本不能保暖,可是朱德依然固执的让警卫员拿去修修。衣服拿回来仍幽默地说:“现在的衣服只要补一补就比革命的时候好的多嘛,还是能穿的。”于是那个冬天他就穿着这件冬衣外罩一个蓝制服就准备过冬了。一年又一年,那件冬衣又穿了五年多,每年警卫员,生活秘书和康大姐都要劝他换一件,他都一脸严肃的回绝,不要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直到1960年,那件冬衣已经破的像渔网兜似得不能再穿,他才勉强答应置办一件新冬衣,大家都松了一口气。[2]

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朱德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能将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最低限,不浪费一粥一饭,不拿一针一线,将满腔热情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精神理应传承。

(三)不畏艰险,胸襟宽广,极富乐观主义的精神

作为共和国第一元帅,朱德一生充满了常人想不到的艰辛,但他无论在面对凶狠的敌人、残酷的战争还是面对不公平的内斗和屈辱的批判都显现出了一种强大的乐观主义精神。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士气低落,所有士兵的心头都蒙上了战争失败的阴影,对革命产生畏惧心理,这时的朱德以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对革命局势敏锐的洞察力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让所有官兵士气大振。这是朱德不畏艰险对革命形式充满乐观精神的真实写照。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由于朱德指出“大跃进”做法的错误,而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忍辱负重,用宽广的胸襟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在文革中,他更是遭到了林彪江青一伙人的批判,被批为“老野心家”“没真正当过一天总司令”。面对这些不应有的委屈,他依然心平气和、毫不动怒、毫不气馁。因为在他心底坚信历史是不能篡改的。他的度量之大心胸之宽广,无不被人称颂。[3]

(四)坚持实事求是,极富求真务实的精神

朱德在做任何工作时都奉行“实事求是”的宗旨。在革命战争时如此,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更是如此。在战争中,朱德强调要什么情况打什么仗,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充分坚持实事求是。他要求经常调查研究敌人的特点,研究出实际可行的消灭敌人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搞抄袭。敌人的情况有变我们的战术也要跟着变,才能百战百胜。[4]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依然强调实事求是。“一切的事实证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很好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确实的材料,不仅自己心中有数,而且要有书面材料。要把情况弄得很清楚,做到对材料有判断,有结论。办不到的就不要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在做的当中稳步增加。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朱德每年坚持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搞调研,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不做主观臆断,闭门造车的领导者。[5]

二、朱德精神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的启示

(一)砥砺自己多读书,活到老学到老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作为新时期共产党党员,虽然不像朱德这样老一代党员所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局势,但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化,更需要党员钻研新的国际局势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出路。早在留学德国和前苏联时期,朱德就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阅读了《共产党宣言》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唯物史观》 《共产主义A B C》等马列经典著作,奠定了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回国后,他长期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在他80岁高龄的时候仍然钻研马列书籍,并且每次读过都有新的领悟,他也时常告诫身边的年轻人要多读这些著作。不知新时期共产党员,有多少人认真读过这些书籍,并认真领悟过。

(二)崇尚节俭,不铺张浪费

自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以来,大兴廉政建设,这是真正传承了老一代革命家的勤俭节约精神。朱德终其一生不曾讲过任何排场,不曾奢侈一回。新时期共产党员更应在享受着舒适生活的同时,追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事事崇尚节俭。

(三)心胸宽广,积极乐观对待工作和生活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小人当道而带来的不顺,我们都应该像朱德一样,心胸宽广,泰然处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工作和学习中正确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和痛苦。

(四)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有些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大搞浮夸风,谎报功绩,把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完全抛于脑后。朱德在工作中,从未脱离过群众,从未离开过调研。他的战功都是来自实事求是的分析敌情,实事求是的了解群众真实情况。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绕过基层,忽视民间实际,盲目做出决策,实施起来并不奏效,反倒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有些党员在接受任务时无论自己能不能办到,能不能办好,硬着头皮也要把任务接下来,最后弄得一团糟。所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务必谨遵实事求是原则,量力而行,做到求真务实。

[1]金冲及.朱德传 [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朱德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龚希光,刘学民.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J].求是,1996.

[4]江泰然.1998—2005年朱德研究述评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简讯

●市长孙喆一行莅临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4月3日下午,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率副市长曲秀丽、市政府办公厅及政府调研室、人社局、国资委、编委办、科技局、教育局领导一行9人,莅临学院调研并指导工作。

●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组一行来学院参观考察 4月15日上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组一行前来学院考察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情况。省科协调研组组长、省科协计财部部长吕强和齐市科协领导韩枫等一行5人在院长助理李国昌、科研处处长任志新等陪同下,参观了学院汽车实践教学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智谷科技园、齐市车辆管理所工程学院分所。

本刊编辑部

G412

A

2302011(2014)02-0051-03

2014-04-28

邓 洋 (1985—),女,四川仪陇人,朱德故居管理局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管理与保护。

猜你喜欢
钻研实事求是朱德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Desire for Youth
不必要花的钱
乐在钻研中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实事求是”定乾坤
略说钻研语文文本的基本程式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