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2014-04-17 04:40
教育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驱动资源环境

玉 凤

(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广西横县,530300)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的时空和界限也在不断拓展,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共享教育资源,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度大幅提高。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研究学生如何进行学习非常有必要。作为一名IT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种学习资源,依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进行独立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用积极寻求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愿望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伴着老师的启发、引导、帮助,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发展相应的能力。[1]网络环境更适合学生探讨、解决学习问题,因为网络可以解决很多学习需要,让教师实现异步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协作团队。教师必须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的网络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在这个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相应的情感体验,树立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观”。

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给学生提出各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咨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在“任务”的驱动下不断解决问题、自主完成任务。目前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与教师拥有信息资源的机会是平等的,在某些领域,甚至有可能学生比教师掌握的信息更丰富。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对教学信息资源的绝对占有优势已不复存在,已经不可能再依赖现成的教学资源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将由引导学生在大量的信息环境下甄别、筛选信息,高效率的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解决问题替代传统的灌输知识和答案。[2]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转换成几个小任务,让学生带着这些小任务,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全方位找到相关的答案,从而完成任务。通过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工具,搜索到的相关资料可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条,这是教学参考资料上无法比拟的。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指导,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任务。这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最能体现这些效果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是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着眼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重点探究学生如何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能力和解放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学生通过对个人和小组的综合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使教学评价从结果评价逐步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它更倾向于过程性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它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情感体验,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探究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构思相当重要。在设计“任务”时要联系实际,必须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和小组协作形式,还要将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成有层次的、个性化学习任务,并能使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自学和协作能力。同时“任务”的设计还要体现实践性、趣味性和人文性,以便保障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与交流的个性化学习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自主地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掌握和利用,可以提高他们寻找、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创造性地完成各种新任务的情况下,最终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好习惯。[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媒体只能用来作为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交流会话和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而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那样作为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

(一)通过网络寻找学习资源

我们现在的课本教材知识内容非常有限,且有些脱离实际,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也受到局限。学生要想将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堂外,往往是通过利用网络来实现。网络拥有资讯的及时性、查询的快捷性以及资源的丰富性等优势,所以当前通过网络寻找学习资源已成为丰富学生知识最好、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二)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没有足够的机会让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丰富的交流,课堂上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深入探讨。现有的网络通讯工具已具备在线聊天、文件传送、共享文件、邮箱、网友群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开展各种形式的协作性学习。同时,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他们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结果和心得。这些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网络的开放性使师生间的聊天内容也变得极为丰富,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

(三)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教育界限也在不断拓展,学生和教师可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学生选择和学习的自由度大大提高。除了必要的实物和学习工具,学生还可利用内容丰富、时效性强、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完成教师创设的任务。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各种小任务独立地设计自己的学习过程,始终自主地参与探索,在一种思维开阔、兴趣浓厚的良好状态下进行学习。而教师只能作为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怎样正确寻找和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需要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我们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地尝试和总结,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使信息技术课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有生机。

[1] 赵跃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05(1).

[2]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猜你喜欢
驱动资源环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环境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