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域下高校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2014-04-29 15:31王颖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共生高校

[摘要]文章通过对共生理论及其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从共生单元的合作与协调发展、共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高校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互动机理,并分析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投资不足影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不尽合理的现状,提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目标共融、与产业布局共建、与产业发展共进、与产业需求共研的共生发展策略。

[关键词]共生  高校  区域战略  新兴产业

[作者简介]王颖(1964- ),女,辽宁辽阳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外包产业。(江苏  苏州  21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a/2011/03/01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23-02

现代经济中,人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共生与发展,正成为促进高校和区域社会双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世界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它是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个重点领域。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关于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0]2455号),重点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确定的重点领域,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振兴重点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优化配置提出了要求,因此,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共生发展是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一、共生理论及其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理论源于生物学,主要研究不同生物种属之间的共生关系,后被拓展到社会科学和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广泛运用于关于人类社会关系模式的分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生理论强调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不同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持久的协同关系,强调共生环境与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根据共生的概念,人才、高校、区域、产业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如专业、层次、规模、结构等都可以看作是社会的共生单元,并通过协同的共生关系来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高校和产业等作为共生单元是建立区域共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得以全面发挥。新兴产业是突破核心技术、转化科研成果和实现产业化的结果,人才是创新之源,是新兴产业发展之本,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院校是提供这一保证的重要支持,保证区域经济这个共生系统良性发展。

二、高校和战略新兴产业共生发展互动机理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需求,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高等教育与区域的产业发展越发密切,其规模、结构、功能发挥和资源条件等都决定于相对应时代的区域发展需求和供给。而作为两者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在科技进步、区域发展和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推动下形成两者共生的关系。

1.共生单元的合作与协调发展。合作是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继承和保留基础上,实现共生单元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作为共生单元在所有共生系统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校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合作要素,即人才。全球化使信息、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重组和流动,形成巨大的世界市场,各国、各地区之间都以人才作为其战略核心,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共生系统。因此,产业发展离不开竞争,尤其离不开人才的竞争与发展。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速度、层次结构、教育质量等方面同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通过培养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可以在促进科技发展、满足现代战略新兴企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共同的人才目标使这个区域共生系统健康运行,单元之间协调发展、合作共进。

2.共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共同进化的自组织过程。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和共同发展来获得共同进化,获得可持续发展。互惠共生是共生进化的一致方向,是生物界、社会组织以及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区域的发展实质上是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等子系统沿着共同进化路径的运行过程,在此过程中这些子系统之间不应是相互对抗与冲突,而是不断激励、不断促进地获得进化的过程。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对科学知识、技术创新以及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发展形成持续动力和激励,会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契机。同时,伴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展,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载体,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約。高校的人才培养是有周期性的,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则是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动态变化,高校凭其巨大的知识溢出效应,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为现代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因此,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统一于区域发展的共生系统内,产业的发展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持续的正向推动作用,高校则能够持续促进人力资本优化,创造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质量提高,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互动前进促使两者的共同进化,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新兴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属于新的产业范畴,还在培育和探索发展阶段,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高校战略新兴人才培养则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高校可以为产业提供多元化的人才。目前高校培养战略新兴人才的现状如下: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人才培养目标。“新兴”既代表了发展的战略意义,也表明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的发展规模、技术研发、投资融资、市场前景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而且多数新兴产业尚未能进入大规模开发和使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规格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教育部开设的新专业也没有相关的参考依据,所以人才培养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形成体系,这直接影响相关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和教学内容等。如我国的光伏产业人才培养随着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直接影响了40万人口的就业。而同一时期美国、欧盟对待该专业人才,除政策的支持外,更多注重高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在培养技术专业的同时,还进行相关的销售、市场以及相关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培训,使从业人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的不足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相对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研发需求,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高校关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学科建设投入不足的情况。2010年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25种140个专业点,全面覆盖战略新兴产业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关于战略新兴产业专业点数为295个,但是由于区域新兴产业的具体发展差异,重复建设很多,例如全国(除西藏外)各地都把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列为本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需要高技术含量、高知识系统的人才,因此,高校相关专业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的内容并涵盖多学科、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而我国高校专业未能充分考虑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在学科领域还没有打破原有界限,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与产业联系不紧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并且很多新开设专业暴露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如缺少较高的研发费用和设备、师资队伍缺乏产业经验等。

3.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不尽合理。我国高校关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的学科类别比较全面,专业设置基本围绕新兴产业,以工学为主、本科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实际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职教生的“倒挂”现象已越来越严重。战略新兴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还需要相当规模的技术技能人员,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对此没有具体的规划,教育层次规划不清晰,发展梯度不合理,不能体现区域发展的特色,没有形成体系完整、协同共生的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四、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共生发展策略

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无论是高校发展还是区域产业发展,都必然在区域系统内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地共生互动而成长。因此,共生发展策略必须要全方位进行决策。

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特点共融。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新技术且综合素质更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通用性,能根据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兼备战略技术和新兴技术特征,代表了技术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先进技术的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决定了高校相关专业必须是高新技术专业,必须加强人才顶层规划,根据高校的不同层次和院校优势学科合理定位、有所取舍,制定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高校原有的理论基础优势,应用型人才可以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多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实践,从而获得综合的历练,具备复合能力,由“理论+技术”型向“素质+创新”型发展,培养出产业发展需要的既能创新创业、又懂技术与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共建。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是高校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基于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布局也各不相同,发展重点都是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基础和资源而各有特色,例如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生物制造、IC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分子育种、资源环保、海洋资源开发等重点产业领域;长三角和海西地区则发展信息传感、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智能电网等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我国中部地区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现代农业等重点新兴产业领域;西北地区则开展太阳能与风能利用、低成本健康医疗、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技术的推广示范。高校所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既要根据当前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的人才需要,更要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发展和开拓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与高技术、新兴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3.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共进。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根据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人才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共进,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教育程度越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因此从规模上看,依据不同的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做好测算,合理规划,并根据区域特点做好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仍以江苏区域为例,笔者通过分析江苏2005~2013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招生数据之间的关系,对高校研究生、本专科层次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当人才培养的规模与产业的发展拟合,则产生正向效应,反之则产生负向效应,减缓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证明江苏区域研究生以上层次培养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应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因此,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決策,适时、合理地调整高校招生规模、数量及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进而增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效力。

4.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共研。高校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互惠共赢是终极目标。以学校为主体,产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建立起基于“学—研—产—用”共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校与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区域的发展。该体系以学校为主体,以产业为主导,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运用四个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共生模式来建设,促进区域共生系统的发展。它将学校与产业方面提供的不同教学实践环境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由“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长,由“研”推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由“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由“用”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高校的“学”“研”更为社会化、实践化,在人才培养的学科设置、规模层次等方面,始终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更好地提升高校的职能和价值。着力推进“学—研—产—用”共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高校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

[2]王珍珍,鲍星华.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刘健,李忠红,梁红.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教育与经济,1999(4).

[5]赵志凌.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N].新华日报,2010-07-06.

[6]顾强,董瑞青.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现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共生高校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