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教材开发探析

2014-04-29 13:14卢玉珑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四新教材建设职业发展

[摘要]教材建设与课程质量密切相关,然而现有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不甚科学,必须改革创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任务驱动、“学—导—做—考”一体化、课程综合化的原则,整合开发观念新、内容新、体例新、方法新的“四新”教材。

[关键词]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四新  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卢玉珑(1965-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文经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广西 南宁 5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服务北部湾区域經济的成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A155,项目负责人:卢玉珑)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61-02

教育部明文规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既要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然而,目前能全面满足课程目标的教材并不多见,教材体系不甚科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必须改革。

一、《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教材开发的原则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非常讲求应用性,如何使学生将知识学习内化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教材创新的着力点。为此,除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等一般原则之外,还应把握以下特定的原则:

1.任务驱动,指引学生追求成功。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活动围绕任务或问题展开,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有利于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主动建构思考、实践的学习体系。因此,“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开发,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上,以问题为中枢,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和思维发展过程为脉络,依据“成人→成才→成功”的内在联系,预设学习任务和目标。

2.“学—导—做—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与人的协作、交流,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拣选、处理而获得的。关于知识的建构过程,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用“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等例子,通俗易懂地说明“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因此,教材建设必须创设利于师生合作互动、信息多维渗透、耳鼻口眼脑手协调的学习活动,鼓励躬身力行、学以致用,从而实现学生认知能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3.课程综合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庞杂的学科知识,只能依靠课程综合化。即围绕培养目标,科学考量职业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等关系,合理统筹不同学科的融通,以潜移默化学生的综合思维习惯和宏观谋划能力。

二、《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教材开发的步骤

1.功能确认。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因此,对应的教材必须能发挥其教化作用,尽可能地创设职业及社会情境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进而理解、认同职业人的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容淡定地规划职业与人生走向。(2)自主学习功能。高尔基说过:“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终身学习,是人们确保与时俱进的唯一途径;而终身学习,离不开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材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喜闻乐见,而且要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供需分析。应用型课程的教材建设,必须注意吐故纳新,一方面要认真研判学生需求点、社会关注点、国家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仔细调查课程现状、教学资源建设状况。唯有经过全面系统的梳理,教材开发的基础才坚实。

3.目标锚定。个人发展,只有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才容易事遂心愿。为此,“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学校、社会三方目标统筹设计。从学生角度,要实现三个目标:(1)态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2)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性向,了解职业发展环境,掌握求职、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3)技能目标。既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探索、信息处理、生涯决策、求职等技能,又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自我管理等通用技能。从学校角度,贯彻教育宗旨,使受教育者成为未来职业社会的合格力量。从社会角度,使受教育者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立足社会,奉献社会,享受人生。

4.编撰组织。成立教材编写组,探讨教材内容和体例,分工落实撰写任务。在这个环节,教材大纲的审议尤为重要,务必充分研讨、反复论证,确保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写作务求文字规范,语言流畅。撰写中,如果出现新想法,应及时交流,确保教材的内容完整性和逻辑连贯性。教材的细微部分不可小觑,也应纳入教材质量的视野。要求图表准确,配合恰当;装帧美观,与内容相辅相成。

5.价值评判。教材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材价值作出的判定。该课程的教材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目标,即教材目标能否体现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目标。从学生角度,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信心习练,有能力提升,积极准备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从学校角度,目标是否便于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出合格人才;从社会角度,目标是否使受教育者顺利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2)内容,即教材展示的内容是否有科学性、前瞻性、切实性。(3)体例,即教材体例是否具有合理的内在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图表和文字表达是否正确、严谨、规范;谋篇布局是否利于教学,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效。

三、《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教材的特色

1.观念新。吸纳了国内外职业指导的新成果新观念,注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功效,既有职业实务的指导,又有综合能力的训练。

围绕学生需要和教学目标,匠心独运地提炼多学科精髓,通俗易懂地阐释成人—成才—成功的具体修身方法,它犹如诺亚方舟,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着丰富的可体认、可感悟的生存发展之道,充分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和课程整合观。例如:在“人生素养与职业成功”单元中,融通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常识,糅合为“理想信念与人生走向”“道德素质与为人处世”“法律素质与行为规范”“身心素质与人际关系”“艺术素质与人格发展”等具体修身目标。

2.内容新。加强人生修养,洞察职场规则,这是当代大学生所急需的。《个人职业生涯管理》针对学生需求,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建构新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完整体系,展示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切实性、前瞻性的特点。

它通过“职业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篇章,将人生素养—职业成功—人生发展的密合关系全景式地展示出来,体现了“成人→成才→成功”的内在逻辑,符合现代人类社会的主流发展规律;“求职管理”“职业成功ABC”篇章,以特写形式,手把手教导学习者如何高效地求职,如何驰骋职场,如何成就事业;“创业管理”篇章,把握自主创业的社会发展趋势,有条不紊地指导具体操作流程。

3.体例新。在编写体例上,力求新颖、生动、实用,贴近学生。本教材各章体例:设定学习目标→以“大观园”引出学习情境→阐述基本知识,穿插对应的“测评表”“边学边练”→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思考与讨论题、应用与实训题→提供相关链接,补充拓展性知识,使学生从中得到借鉴和启迪。与同类书比较,更强调“怎么做”,即实操性强。

4.方法新。教材以学生职业发展的素养和能力为依据,整合教学策略与资源,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利于实施“学—导—做—考”全面开放、灵活的教学模式。(1)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结构模式。按照“人生成功必备素养→职业目标抉择,规划职业生涯→求职,实现职业目标→创业,实现更高职业目标→职场规则,走向职业成功”的思路来设计课程分目标,并基于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典型情境,设计贴近现实的具体任务。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发展素质。(2)融合教法和学法。在遵循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和技能指标进行学法和教法的加工处理,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习练资料、延伸知识、学习任务的评价标准等,既利于学生愿学乐用,又便于教师导学。例如,在阐述“评估职业生涯机会”基本知识中,穿插了对应的测评表,学生边学边测评,环环相扣,模块学习结束,也完成了自我生涯机会的真实评估。(3)改进考核方式。针对课程实践性强、学习成果个性化明显的特点,附加“能力测评大纲”,打破以期末考试为主、学校单方面负责评定的传统,改为由学校和学生双方“全程式、分層次”负责学习成绩的评定。这种以发展性评价为基础的考核改革,利于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品质,对其人生发展有益无害。

四、《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教材的深入开发

本教材自2013年发行至今,使用者超过3000人,普遍反馈良好。然而,作为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需要完善的方面还很多。

1.瓶颈。(1)“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讲求个性化指导。作为公共课,大课堂教学不可能给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小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这或许会造成蜻蜓点水式的教与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校普遍缺乏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实训基地,无法切实地让学生从学习中提高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3)生活在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普遍偏好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资源。要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上,把抽象的理论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上,仅仅借助单一的纸质教材,是难以实现的。

2.对策。(1)建设多媒体教学包。配置活泼的学习课件、教学实训录像、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延伸性教辅资料等数字化资源,将教材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和形象化,减轻教师面授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做实实在在的职业与人生指导。(2)开发课程相关目标任务的模拟软件、建立虚拟实训平台,以便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去磨砺、去创造。(3)推出多功能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它不仅囊括常规网络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包括有课程特点的职业测评系统、职业供求信息系统、学习动态分析系统,这既便于学生自我掌控,又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导控,使师生双方“全程式、分层次”的考核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0802/11260.html,2008-01-16.

[2]黄艳芳.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建设的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四新教材建设职业发展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四新”驱动:从制造到“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