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长效提升机制研究

2014-05-26 22:39王冬辉
中国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环境绩效环境质量

王冬辉

【摘要】重污染行业在湘江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重污染行业虽然为湘江流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重污染行业的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湘江流域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监督管理机构越来越迫切的要了解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挂历状况以及环境绩效水平,因此,评估重污染行业环境绩效与提升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湘江流域的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重污染行业;湘江流域;环境绩效;环境质量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物质基础得到了满足,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然资源的可用空间越来越小,甚至近乎耗竭,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环境的问题日益严峻。在我国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结构性污染也越来越明显。湘江既是沿江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水源,又是沿江城市和工业的纳污水体。但是近些年来,湘江流域出现了很多的关于水源安全以及企业重污染事故,湘江流域内的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是湘江流域重污染的因素之一。

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是指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企业在看综合绩效评价时更多的是注重财务绩效,投资者评判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工作主要是以赚取盈利为目的的。目前,环境问题和社会进步两个问题的矛盾日益加剧,使得企业综合绩效的评价也将环境绩效归在其中。重污染行业企业内部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他们作为环境问题的主要行为主体,应该了解企业管理层的环境管理情况,进而构成了重污染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前提。

2.循环经济理论

重污染行业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被打上这种标签之后很难摆脱,必须有针对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到企业绩效评价的综合体系中,这样才能解决好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环境管理问题。同时,资源使用率、污染物排放的使用情况也是构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3.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张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理论适合微观的企业管理也适合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战略。在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直贯穿始终,并指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二、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绩效现状分析

1.环保投入不断加大,环境绩效稳中有涨

经过多年来的改进,湘江流域的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在不断优化,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污染行业环境治理工作。一个企业要表现它的企业整体竞争力,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它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绩效问题,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平稳转型。

2.重污染行业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欠缺

环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初期,企业更多的是关注污染物的排放,不重视企业生产环境管理工作,使得环境目标很难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中,在企业内部环境绩效评价方面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

3.外部监管日趋完善,评价工作有所进步

社会各阶层对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心,其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这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关注,其外部监督的政策也日趋完善,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进行改善,这些措施都推进了评价工作的进程。

三、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如何构建长效提升机制

1.加快推进重污染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绩效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布局优化等问题都是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企业的调整也必须立足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企业内部也应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展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理念并长远发展。

2.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开展内部绩效评价

促使重污染行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真正转变环保里面,将环境目标加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的制定中,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和方针。另外,重污染行业企业应该转变环境治理理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提高“三废”等污染物的循环利用率。

3.建立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激励机制,扶持重点企业、项目

国家政策和资金方面不能涵盖所有的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将有限的财政支持进行分配,集中力量办事,将企业环境绩效水平和环境管理工作情况与政策和财政资金进行结合,提高实施效果。

4.鼓励重污染行业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科研创新

重污染行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通过科技成果降低污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缺乏资源的企业可以依附于有资源的企业共同开展,二者进行资源共用并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环保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使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的“黑色经济”模式并不是企业经济发展的良好选择,针对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发展,还是应该建立企业环境政策和方针,构建长效环境发展提升机制。

参考文献:

[1]鞠芳辉,董云华,李凯.基于模糊方法的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3)

[2]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2003

[3]陈静,林逢春.国际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我国相关法规相容性分析[[J].环境保护,2004,11

[4]郑季良,邹平.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思考.生态经济,2005(10)

猜你喜欢
环境绩效环境质量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稀土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环境信息披露意识、环境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绩效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互动研究
青岛啤酒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