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统计基础管理的几点体会

2014-05-26 23:47张淑娟
中国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统计管理企业

【摘要】数字统计在企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立统计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统计数字传递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计台账,明确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讨论,以便做好统计基础管理工作的,确保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关键词】企业;统计;管理

统计的基础管理在其整体管理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国家来说,统计数字是宏观决策的依据,而基层统计是宏观统计的基础。基础不牢,统计出来的数据就不能如实反映情况,就会影响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决策和调控;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企业内部生产,也都离不开最基础的统计数字。因而,企业要想客观地了解自己,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统计基础管理。

在统计基础工作中,统计数字的质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分析的生命,因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是统计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例如企业要进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如统计数字失真或任意估定,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使企业决策方向偏离客观实际,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扎扎实实做好统计基础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人从事了多年的统计管理工作,现就做好统计基础管理工作表达以下几点体会。

一、企业必须建立统计管理体系,确保统计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企业建立综合统计部门,完善统计机构。但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置综合统计部门,而是由某一部门兼职负责对外报送各种综合统计报表,由于企业内部没有系统的统计管理体系,各业务部门之间没有正常的数据传送渠道,负责报送统计报表的部门只能到相关部门找数据,来完成上报任务。有时遇到统计内容较复杂的报表,就需要由主管领导亲自布置、协调才能完成。有的企业收到报送报表的文件后,领导这次批示由某部门负责完成,下次又批示由另一个部门负责完成。这种现象说明只注重完成任务,随意性强,对报表质量和资料积累都弊多利少。因此,企业应健全统计机构,建立统计工作管理体系,选派的主管领导应具备一定的统计专业知识。

综合统计部门是统计工作管理体系的指挥部,主要负责企业统计管理工作,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统计机构的作用,运用统计专业知识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其有效地组织和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综合统计部门要以上级部门下达的统计指标体系为核心,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进行调整补充,形成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企业相应的统计制度,对企业内部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口径、范围有明确的解释说明,以便在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对企业的统计人员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综合统计部门不应只满足于完成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统计报表,而应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列为重要内容。

企业内部的统计工作具有全局性,涵盖各部门,因此明确各专业部门的职责和职权,并要求其认真履行就尤为重要。只有建立综合统计部门横向到边、专业部门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才能使统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二、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统计数字传递管理制度

各专业部门在把关汇总的基础上,定期向综合统计部门提供统计报表。由综合统计部门对各专业的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审核汇总,形成一套既能满足内部部门对统计数据的需要,又能满足上报各种统计报表要求的内部统计报表。

综合统计部门应围绕为经营活动服务这个中心,在企业内部定期发布综合信息,并且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定期写出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综合统计部门负责对外报送各类统计报表,企业各部门要确保统计资料传递的通畅和各类统计指标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样就能避免需要数据时到处找的不正常局面。

三、建立、健全统计台账,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统计台账是根据经营管理、统计核算及填报各种统计报表的要求,设定一定的表格形式,将原始资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经常性登记,系统地积累资料,并定期进行汇总的永久账册。在企业内部,综合统计部门应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统计核算和满足上报统计报表的统计台账,各专业管理部门也应建立相应的台账。综合统计部门有综合性的统计台账,同一专业,同一层次的统计台账都应有统一的格式要求。

在制定统计台账时,应考虑逐层的衔接关系,要层次分明,避免重复劳动。在各级统计员的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建立的台账种类,使统计人员认识到,必须按统一格式定期登记各种台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报出的统计数据有依据,杜绝数据前后矛盾、差错率较高、只凭记忆提供统计数据现象的发生。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变动较快,如果不建立和完善统计台账,就会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明确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方法,确保统计数字的准确

在制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时,一定要明确规定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口径与范围,因为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计算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计算方法、口径的基础上,企业内部再进行细化。例如我们单位在计算本月产值时,对外加工产值统一从会计科目“销售收入”中取得,主导产品产值以各车间产品入库单为准计算产值。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简便,不会出现因个人理解不同而出现偏差的现象,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重视统计工作,加强统计基础管理,建立完整的统计管理体系,从而确保统计体系的正常运行。

作者简介:

张淑娟,(1973.-),女,汉,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县,学历:本科,职称:统计师,研究方向:经济,从事的工作:统计

猜你喜欢
统计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