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014-05-26 23:47黄波
中国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上市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概述入手,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和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通信设备制造业

随着我国通信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通信需求的持续增加,通信设备制造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2010~2011年我国完成了3G行业新兴投资2837亿元,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但是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在这些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问题。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和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概述

通常来说就上市公司而言,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年轻并且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并且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如何引导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较大并且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这也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由于财务风险,仅2008年1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损失了2.55亿元,相比往年同比增长13.27%。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财务管理过程应当注重树立风险意识并且针对各风险控制点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除此之外,通过更加及时的发现风险出现的信号并且对风险进行识别、并且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以及风险报告,能够对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在内的众多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防范和控制,从而有效避免的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在内的众多上市企业因财务风险而陷入运营的困境。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

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是多方面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风险管理策略、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模式有待完善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

1.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出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我国一些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虽然其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和制度,但是由于负责这些结构和制度的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欠缺并且对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较为欠缺,从而促使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以上海贝尔为例,该企业在2009年的市场占有率为16.98%,并且产品覆盖我国的大部分省市。但是由于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并且受到华为、中兴等其他企业的冲击其市场份额同比下降7.23%。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许多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从而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缺乏系统性、定期性的评估,这也是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的重要体现。

2.缺乏风险管理策略。缺乏风险管理策略是造成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许多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缺乏较为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从而导致了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功能与相应的风险管理功能不够完善。并且缺乏风险管理策略会导致这些策略在实质上很难从宏观角度上解决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另外,缺乏风险管理策略还会导致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合理,最终影响到了这些企业的风险管理效率和风险管理效果。

3.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对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更多地体现在企业财务杠杆工具的运用过度。这几种表现在了企业财务危机和企业到期债务无法及时偿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资产负债率过高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能够有效的对其运行运用则会促进企业在行业内容迅速发展。但是如果企业对其没有进行合理运用,则会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拖累并且进一步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和债务危机,这即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杠杆过度的负面效应。除此之外,资本结构不合理还主要体现在企业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并且企业应收账款回收过慢使得企业财务风险过大和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导致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并且陷入相应的经营困境。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过程中相关策略的有效提出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以下从革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建立、保持适合的资本结构、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等方面出发,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1.革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革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风险管理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改良与革新的关键所在。因此针对这一前提,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当注重革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并且将其提升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除此之外,革新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还有助于企业避免相应的内部管理风险和子公司经营风险而导致的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扩大化问题。从而促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对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在我国现今有许多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缺乏相应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并且在这一财务风险管理流程的许多环节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局限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全面、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在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过程中应当注重建立综合信息框架、合理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构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工作的合理进行。

3.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建立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新制定的《企业财务通则》,在我国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建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并且重点监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固有债务,同时对于企业资产与负债比等因素进行更加清晰的了解。除此之外,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建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机制。最终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以避免并且减少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

4.保持适合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合的资本结构是是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法制速度的持续提升,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适合的资本结构并且避免因为发展过快和扩展过快而使得企业负债比过高的问题。除此之外,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保持适合的资本结构过程中应当注重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应当明确筹资目的,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决策。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对财务杠杆进行合理理性的应用,从而更好地避免筹资风险并且更好地一做到适度负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适度负债能够使得债企业获利能力变强并且财务状况变好同时变现能力变强并且偿债能力变强,最终促进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工作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对策略的提出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中应当对存在的风险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应对策略的有效提出促进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企业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明,叶永钦.金融海啸凸显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缺失[J].董事会,2009,(02).

[2]赵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科学之友,2007,(12).

[3]蔡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3)

作者简介:

黄波(1978-),男,汉族,湖北咸宁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金融专业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控制上市公司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关键点
国有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刍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下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