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

2014-05-30 17:19唐玉林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预防

唐玉林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NICU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N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予以对应的安全护理手段。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对薄弱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后,能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不安全因素;预防;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指没有家长陪护,统一集中地收治早产儿和各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的病房。由于新生儿无自卫能力,也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护理要求。患者在NICU住院期间,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都将导致患者家属的质疑,甚至出现护患纠纷。我院对NICU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护理模式,对65例患者进行护理,为提高NICU护理效果,减少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提供可行性护理模式。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NICU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男76例,女54例;日龄2h~7d,平均(3.6±1.2)d;平均体重(3036.5±125.6)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日龄和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体位护理与环境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N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予以对应的安全护理手段:①完善规章制度[1]。修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在NICU中要安装录像设备,在病房中要配备各种应急与防火设备,禁止在病房中采用明火等。同时培训护理人员。②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要热爱自身事业,要有奉献精神。对于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要和患者家属进行细致讲解,以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③规范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出院时与患者家属共同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情况,并签字作实。在入院后派发住院联系卡予患者家属,凭卡了解患者病情,最大程度消除家属疑虑,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④加强用药管理。在患者服药前,让患者家属了解药物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承诺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⑤降低护理人员压力[2]。医院领导关心与体恤NICU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编制,采用弹性工作制,并进行适当情绪疏导,令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生理与心理上的休息,缓解压力。

1.3 效果观察

参考刘黎玲的相关观察指标[3],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和护理内容等。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由于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新生儿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新生儿疾病本身的复杂、多变,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大,且重症监护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等特点,导致在NICU护理工作中将出现众多不安全因素。

既往研究发现,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有[4-5]:①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个别护士在工作中作风不严谨,缺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因此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产生;②出入院时交接不清晰。有些患者在入院时可能已出现皮肤黏膜损伤,但由于出入院时无家长陪护,护患双方的交接不明确,可能留下纠纷隐患;③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数量多,要求质量高,因此容易导致NICU中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重,工作强度大,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和工作倦怠,令整体护理能力下降,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因此,对于上述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由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患者都可能导致各种纠纷,因此安全护理模式的重點,应在于强化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规章制度上,完善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和资源分配;从思想上,确立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从护理工作上,增强透明度,争取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后,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NICU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对薄弱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后,能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毛凤.浅议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4,(8):321.

[2]郭香芝,张春燕,赵国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72-6373.

[3]刘黎玲.新生儿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34-235.

[4]刘义容,封大连,徐义兰.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2,02(16):49-50.

[5]海燕.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62-76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预防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