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2014-05-30 17:56杨廷琴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杨廷琴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为(9.26±0.17),护理满意度水平为(93.62±3.93),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为(5.32±1.27),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79.18±4.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并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它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保乳手术可同时兼顾乳房的美观感和肿瘤切除的治疗效果,已逐渐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我院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围术期对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4.6±1.8)岁,肿瘤直径0.4~1.9cm,平均肿瘤直径为(1.1±0.2)cm;对照组患者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6.1±2.3)岁,患者的肿瘤直径为0.5~2.3cm,平均肿瘤直径(1.3±0.4)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手术开始前的口头心理辅导、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的常规监测与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制定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计划表,包括:①围术前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做好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②围术中期使患者保持最佳手术体位,在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并对手术部位皮肤进行充分消毒;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发生手术不适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性。③围术后期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此外还应做好无菌护理,避免术后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自制治疗依从性评定量表[2](满分为10分)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根据患者的围术期表现判定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并在手术结束后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统计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将治疗依从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χ-±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3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为(9.26±0.17),护理满意度水平为(93.62±3.93),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2例(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程度为(5.32±1.27),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79.18±4.26),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为9例(27.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以时间为横轴,必要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的护理计划表[3],护理人员按照该护理计划表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而言,临床护理路径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应从围术前期的心理护理、围术中期的临床监测及围术后期的防感染护理三方面,加强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患者的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做到:①共同参与到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过程,在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及患者的身心状况后,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②加强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的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臨床护理路径意识,使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得到良好应用;③在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时,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确保每项护理工作均落实到位。此外,由于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特殊性,医生及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隐私心理[4],做好隐私部位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水平均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围术期,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淑伟.临床护理路径在保乳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1(13):197-198.

[2]吴翠干.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7(9):47-48.

[3]陈美华,欧晓静,伍乐,等.乳腺癌病人保乳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2(11):70-72.

[4]陈静.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79-280.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分级心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