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癌痛患者第五生命体征的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2014-05-30 17:56罗莉蓉文艺王桂芝周宁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观察疼痛护理

罗莉蓉 文艺 王桂芝 周宁

【摘 要】目的:探讨作为癌痛患者第五生命体征的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住院癌性疼痛患者63例,采用NRS/FPS疼痛评估工具,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观察、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NRS/ FPS疼痛评估,进行观察、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癌性疼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经过系统的观察、治疗及护理,加强了肿瘤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管理,使肿瘤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达到无痛生存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疼痛;第五生命体征;观察;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86年)为疼痛所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不舒适形式,也是人们就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癌性疼痛一般是指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侵犯脑和脊髓;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实质性脏器及空腔性脏器;侵犯或堵塞脉管系统;肿瘤引起局部坏死,溃疡,炎症等,在上述情况下均可产生严重的疼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疼痛,也被认为是癌性疼痛,鉴于未缓解的疼痛会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国际上已将疼痛定义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Pain as the 5th Sign,P5v5)。

我科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5月把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在临床肿瘤癌痛患者中加以观察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科,意识清楚、能明确表达其疼痛的肿瘤患者63例;男42例,女21例;其中肝癌17例,肺癌14例,胃癌11例,直肠癌13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4例。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2011年版)》[1],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癌性疼痛的定义、疼痛的类型、疼痛评估方法、三阶梯止痛原则、止痛药物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疼痛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的认知,选用疼痛评估工具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观察、治疗及护理。

2 实施

2.1 疼痛评估工具 对癌性疼痛患者,我科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与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Face pain Scale,FPS)相结合的原则[2],因数字评分法(NRS)简明准确,但不能用于无数字概念的患儿;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直观真实,没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对于小儿、老年患者及表达困难者较为适用。每位肿瘤科护士随身携带一把疼痛评估量尺,量尺可用来数字评分和面部表情评定(量尺上有0~10数据及有无疼痛的各种脸谱6个),方便疼痛患者指出其疼痛程度,并制成表格附病历,做为医疗文书存档。

2.2 疼痛的觀察 对癌性疼痛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强度及发生的部位,如疼痛是否可以忍受、睡眠有无干扰,以及受干扰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等疼痛的强度观察;疼痛为全身疼痛还是特定部位的疼痛,如胸部、肝区、胃部等等;疼痛的性质:闷胀痛、酸胀痛、刀割痛、烧灼痛或绞痛等,疼痛发生时是否伴随有如:恶心、呕吐、眩晕、口干、焦虑、抑郁等其它症状。

2.3 用药后的观察 通过观察,癌性疼痛评分≥4分应立即通知医师并给予处理,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口服1h、皮下注射30min、静脉输注15min一次,直到疼痛评分≤3分。

2.4 护理

2.4.1 心理护理 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及真实的心理需求,实施疼痛相关知识介绍,用药知识指导,相应的语言安慰,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让患者真心感受到护士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并鼓励患者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解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有效缓解疼痛,

2.4.2 体温单的绘制 疼痛定义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我国目前基础护理学教科书虽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也单列在“疼痛患者的护理”章节重点讲授,但并未列入“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章节[2],故传统体温单上并无疼痛一项。我科征求多位临床护理专家的意见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在肿瘤科常规体温单上增加疼痛一项,遵循“常规、量化、动态、全面”评估的原则。绘制方法与呼吸相似,在疼痛未≥4分情况下,不纳入疼痛评估,体温单上不绘制,在疼痛≥4分,纳入疼痛评估情况下,常规入院前三天测绘每天3次,时间为06:00、12:00、14:00;以后每天2次,时间为06:00、14:00;如有特殊根据医嘱绘制,最多每天可测绘6次。

2.4.3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在疼痛未≥4分情况下,护理记录单不用书写;在≥4分情况下,护理记录单上就需详细记录患者NRS/FPS得分、疼痛性质及部位、所用止痛药物;实施止痛治疗30分钟后再次书写患者疼痛评分、疼痛性质及部位、伴随症状(如口干、恶心、呕吐等等),判断疼痛是否缓解,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3 结果

通过NRS/FPS疼痛评估,进行观察、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癌性疼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 讨论

晚期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1]。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疼痛自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研究会列为第五生命体征以来,如何将疼痛评估信息简明、准确地记录下来,引起了国内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3]到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第五生命体征监测[4]及改良式生命体征观测单用于疼痛记录的效果观察[5]等多方探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总结,通过对科室护理人员的多次培训,掌握评估技巧、疼痛绘制、护理记录书写,加强了肿瘤科护士对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使肿瘤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达到无痛生存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2011-161,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S].

[2]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6-448.

[3]李漓,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J].实用护理杂志,2003,(6):50- 60.

[4]王国碧.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第五生命体征监测[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355-3356.

[5]刘美凤.改良式生命体征观测单用于疼痛记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4):1388-1389.

猜你喜欢
观察疼痛护理
疼痛不简单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