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体位护理

2014-05-30 18:46邓雪梅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分析

邓雪梅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的主要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人。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体位护理,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之后,再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体位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体位护理;分析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中老年人有着非常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老年化的加速,高血压患者变得越来越多,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为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配合优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体位护理则是脑卒中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脑卒中病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人,其中男82例,女68例,患者的年龄为53~88岁,平均年龄为(71.5±5.5)岁,所有患者均经过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其中脑出血25例,脑梗塞113例,蛛網膜下脑出血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体位护理,下文进行护理介绍。

1.2.1 仰卧位护理 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护理人员可以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左右,促进患者的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现象。由于患者在仰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皮肤受压现象,长久下去会血气不畅,从而导致便秘、褥疮等现象的产生。因此,必须要进行体位的更换,护理人员每3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在翻身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患者头部受到震动。

1.2.2 侧卧位护理 侧卧位护理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侧卧位能够导致关节承受的压力更甚,对患者进行侧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肢体痉挛的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帮助患者上臂前伸,避免肩关节受到压迫,肩关节必须延伸,手心向上,患侧关节微微向后伸展,膝关节微微弯曲。

1.2.3 健侧卧位护理 健侧护理主要是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护理人员可以将一个枕头放到患者胸前,让患者的肩部向前伸展,上臂伸展放到枕头上,在患者的脚下放置一个枕头,让患者的膝盖自然弯曲,头下尽量不要放置枕头,避免患者紧张性颈反射。

1.2.4 坐位护理 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存在意识障碍,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时候,应该要对患者进行坐位锻炼。其方法包括:在治疗疾病的2d起,护理人员利用折叠病床,将病床抬高45°,每次进行坐位练习4~5分钟,练习要循序渐进。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讲,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半卧位暂时过渡,避免在进行坐位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影响。

1.2.5 半俯卧位护理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护理人员还采用半俯卧位缓解患者痉挛状况,患者侧身伏卧在长形枕头上,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和腕关节都微曲,踝关节保持中立位。观察患者的病情,再调整患者的体位,缓解患者机体痉挛情况。

1.3 评价方法

在护理一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运动功能积分法对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一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指标有下降趋势,两组之间的比较如表1所示。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为脑出血和脑溢血,是脑中风的一种类型[2],它是一种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现象,常见的患发人群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主要是由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方面引起的[2]。脑卒中患者由于起病急,若不能及时治疗的话,则容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脑卒中患者达到145万例。

由于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出现血压升高现象,因此很容易患上该疾病。脑卒中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患者在患病期间内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肢体偏瘫等,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如何保证脑卒中患者能迅速健康地恢复,是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为了能够保证护理质量,护士应该转变自身的护理观念,明确自身的职责,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实现护理以人为本,通过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卧位,让患者能够更加舒适地卧床休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

本研究显示,我院对脑卒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果表明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芳.170例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67-168.

[2]程光珠.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体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22):2095.

[3]谢佩卿,曾秀月,蔡叶艳,等.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体位护理及预后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37-138.

猜你喜欢
脑卒中急性期分析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