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特殊药物外渗的防护现状

2014-05-30 19:06王移桦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防护外渗

王移桦

【摘 要】本文综述讨论了造成ICU特殊药物外渗的原因,归纳了药物外渗防护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药物外渗防护进展。

【关键词】ICU;特殊药物;外渗;防护

ICU特殊药物包括高渗药物(三升液)、血管活性药物、化疗药物等。常用的给药途径有留置针、PICC和深静脉置管。不管采用哪种途径,都有可能发生药物外渗。这类药物对血管及皮肤的刺激较大,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导致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给病人造成终生残疾进而引发医疗纠纷[1]。因此,预防和治疗药物外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1 药物外渗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当药物大量进入血管时,会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导致药物外渗。

1.2 患者因素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加之经常采集血标本及长期输液,使血管变薄,变脆,弹性下降,中老年患者血管会变硬且管腔变窄,血液流动性降低,如果药物进入血管则可能使局部药物浓度升高,导致药物外渗。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合作程度不够,易出现躁动,使针尖穿破血管、针尖滑脱等发生导致药物外渗。加之ICU病人病情重,营养状况差,血管通透性差,若再加上恶病质及皮下组织松弛,针头易滑动而发生药物外渗。

1.3 医护因素 由于ICU病人长期输液导致血管受损,穿刺难度大,易加重机械损伤,导致静脉药物的外渗。医护人员的宣教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患者对药物渗漏的危险意识薄弱而引起的严重后果。当患者输液时或者输液结束后,若输液处局部出现红、肿、痛等不适时才发现发生药物外渗而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2 药物外渗的预防

药物一旦外渗,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也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所以重在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医护人员需通過日常强化训练提高穿刺技能 同时通过不断探讨总结穿刺经验,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因输液穿刺引起的药物外渗。掌握特殊药物正确的给药方法,有助于在输注药物前做好相关预防准备工作以及在输注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预防药物外渗的发生。同时需加强观察,做好交接班。

2.2 采用各种置管方式,保护静脉血管 刘立静[2]等在留置针与头皮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比较中指出,使用留置针时,由于软管埋在血管里,柔韧度好,贴合了血管的走向,加上输注化疗药物时常规宣教嘱患者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所以有效地预防了化疗药物外渗。因此,正确选择留置针,可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另外,使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穿刺置管,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不良后果。采用深静脉置管输入高渗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是防止药物外渗最好的给药途径。

3 药物外渗的护理

如果药物发生外渗,我们应该紧急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患者肢体造成损伤[3]。

3.1 即时处理 早期渗漏主要以疼痛、红肿、硬结为主,首先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抽出残留液,回抽见血后拔出针头,如果药物外渗较少或药物刺激性较弱,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

3.2 局部封闭 根据药物渗出范围可对外渗部位作局部皮下封闭,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深度最好至渗漏区底部。一般使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封闭。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能提高两种药物单独应用的效果,达到最佳疗效。

3.3 冷敷 药物外渗24小时内,治疗重点为减少局部组织反应,冰敷可降低局部组织温度,降低组织代谢率,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冰敷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冰敷部位的皮肤颜色,并询问患者的感觉,防止皮肤冻伤,早期不宜热敷。

3.4 热敷 药物渗漏24小时后,治疗重点为促进组织恢复,热敷不仅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减轻局部肿痛等症状,热敷可给损伤组织的修复提供能量,从而有利于损伤恢复。另外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循环,解除局部炎症。

3.5 如意金黄散合剂配合喜疗妥[4] 喜疗妥具有抗炎、抑制血栓形成和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功能。配合如意金黄散合剂治疗外渗药物较常规处理显效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取材容易,病人较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3.6 溃疡处理 选用德湿舒敷料,有利于损伤伤口愈合。也可用盐水纱条与庆大霉素纱条交替局部湿敷,直至患者身上的溃疡面皮肤愈合,无红肿症状。对局部糜烂严重者,必要时清除坏死组织予换药或植皮。

4 小结

ICU病人病情重且住院时间长,发生药物外渗的几率极大,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会对皮下组织产生迅速而严重的损害。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药物外渗是ICU用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生药物外渗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外渗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如何更有效地在治疗过程中减轻对患者的身心伤害,减轻护理工作量,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兰.长春瑞宾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20(5):452-453.

[2]刘立静,刘俊艳.留置针与头皮针预防化疗药外渗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9):1699.

[3]郑雪贞.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福建医学杂志,2011,33(4):176.

[4]贾爱群,吉爱红.如意金黄散合剂配合喜疗妥治疗化疗外渗的护理[J].江苏卫生保健,2012,14(5):18-19.

猜你喜欢
防护外渗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