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4-05-30 19:23夏继红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

夏继红

【摘 要】目的:观察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診治的64例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性生活高质量率78.13%,性交痛发生率9.37%;对照组性生活高质量率18.75%,性交痛发生率50%,两组比较P<0.01。另外两组盆底肌力3级、4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性生活质量,减少性交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盆底肌;康复治疗

相关报道称孕前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占1%~38%,而产后上升到49%~83%,且以性交疼痛为主,给广大女性患者家庭生活及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1]。由于产后性功能障碍主要与产道、盆底肌损伤及性激素改变有关[2],为此产后加强盆底肌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64例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痛、性高潮障碍、阴道松弛等症状,排除产前性功能障碍、严重创伤、配合度低等患者。患者年龄在23~40岁之间,平均(26.6±1.3)岁,病程在1~3个月之间,平均(1.5±0.2)个月。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产前产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盆底肌功能因妊娠、分娩产生变化,盆底肌康复训练等内容。指导患者掌握自行缩肛运动,1天1~3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包括两点:①盆底肌锻炼。产前由专业护士指导个人盆底肌锻炼,帮助孕妇选择平卧位,两腿微微屈曲分开,吸气时开始收缩肛门,3~5秒,呼气时则放松,必要时护士将擦有液体石蜡的手指慢慢插入孕妇肛门,帮助其行肛门运动。1次3~5分钟,1天根据孕妇情况确定运动次数。另外,产妇产后第2~3天指导其行盆底肌功能锻炼,1次10~15分钟,每隔1个星期锻炼1次。②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指导患者掌握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电刺激时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位,将电极片与专用阴道电极连接,并将阴道电极放到患者阴道内,电流强度从0mA慢慢增加到30~60mA。另外让患者依照不同场景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训练,并根据显示器结果给予适时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盆底综合肌力以阴道肌肉收缩状态为依据,护士把两根手指轻轻放入患者阴道,感受阴道肌肉状况。分为6个等级:0级——手指没有感觉到阴道肌肉收缩,1级——阴道肌肉微微颤动;2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2秒,重复2次;3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3秒,重复3次,没有对抗;4级——阴道肌肉收缩持续4秒,重复4次,轻微对抗;5级——肌肉收缩持续超过5秒,重复5次,持续对抗。另外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通过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性生活高质量率78.13%,对照组性生活高质量率18.75%,两组比较χ2=22.58,P<0.01;另外观察组性交痛发生率9.37%,对照组性交痛发生率50%,两组比较χ2=12.65,P<0.01。见表2。

3 讨论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主要包括性高潮障碍、性交痛、性欲低等诸多表现,典型特征为产前正常,产后性障碍,主要是由妊娠、分娩造成盆底肌受压、损伤等引起。为此积极加强盆底肌康复治疗对预防或减少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盆底肌康复治疗包括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及盆底肌功能锻炼,其中盆底肌功能锻炼由凯格尔(法国)医生于上世纪40年代提出,最开始着手的是张力性尿失禁治疗,随后逐渐在盆底肌松弛预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经盆底肌功能锻炼及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阴道肌肉收缩产生刺激,提高会阴和腹部收缩力。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4级高达71.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3%。另外观察组性交痛发生率为9.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可见盆底肌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性交痛发生率低,值得在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宝良,胡冰,张晓瑜,等.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3):86-87.

[2]孙岚,文勇,张源,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断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10(10):121-126.

[3]谢迪.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651-652.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
朝阳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结果分析
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