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式滑动皮瓣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4-05-30 19:23杨数纳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疗效对比混合痔

杨数纳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重叠式滑动皮瓣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重叠式滑动皮瓣术的临床优点。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混合痔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100例,一组进行重叠式滑动皮瓣术(治疗组),另一组进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在患者手术后的疼痛、住院天数、便血积分以及肛门局部水肿的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手术后的疼痛、住院天数、便血以及肛门局部水肿的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式滑动皮瓣术在减轻手术后的疼痛、缩短住院的时间以及减轻手术后的出血、水肿等方面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叠式滑动皮瓣术;外剥内扎术;混合痔;疗效对比

俗话说“十人九痔”,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外剥内扎术一直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手术方法,我院一直采用此术式治疗混合痔。但是对于痔核较大的混合痔或者环状混合痔,保留皮桥的大小,一直是个问题。在了解了重叠式滑动皮瓣术治疗混合痔后[1],我院于2009年开始,采用这一术式治疗混合痔患者,经过对比观察,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我院治疗混合痔患者486例,我们选取其中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术式对比观察。其中采用重叠式滑动皮瓣术治疗的作为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5~62岁,病程1~7年;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7~59岁,病程2~6年。为了便于分析疗效,将两组患者细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单痔核、病变范围不超过肛周1/4的作为轻症,其余为重症。治疗组轻症54例,重症46例;对照组轻症57例,重症43例。两组患者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重叠式滑动皮瓣术 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滴注抗生素,采用鞍麻,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碘伏消毒肛管,扩肛,检查确定痔核的位置及大小,设计皮瓣的位置及大小,提起痔核,按设计大小在两侧作放射状切口,形成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皮瓣,翻转皮瓣清理皮下痔组织,稍许保留皮下组织以使其不至于太过菲薄,修整皮瓣,保留适当长度,使皮瓣伸展服帖与上端黏膜重叠缝合后不显得松弛而且略具张力为度。痔核采用外剥内扎,7号丝线贯穿缝合接扎切断。适当修整黏膜,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将皮瓣伸展平贴创面,边缘重叠于黏膜缘下,用1号丝线将黏膜缘与皮瓣连续锁边缝合,皮瓣靠近蒂部边缘与黏膜不重叠部分无需缝合。保留2cm长的尾线,便于术后观察其脱落情况。检查肛管,内痔黏膜松弛可以加用消痔灵黏膜下注射。肛门内置双氯芬酸钠栓1粒,创缘填塞凡士林纱条,注意上端应超过上方创缘,棉球及干纱块叠成塔状加压包扎肛门。术后半流饮食1天改软食,控制大便1天,1天后换药,大便后随时换药,根据情况抗炎治疗,嘱咐患者调理饮食。

1.2.2 外剥内扎术 术前准备麻醉体位消毒及探察同治疗组,钳夹提起痔核,外痔做V形切口,用剪刀剥离皮肤至齿线稍上方,剥离痔核组织,尽量减小痔核蒂部,钳夹并贯穿缝扎痔核,对于多个痔核或环状混合痔切除痔核间适当留取皮桥,较小的内痔可以黏膜下注射消痔灵。对内括约肌痉挛或肛管压力较高的患者,术中要注意松解内括约肌。修整创缘皮肤,以利引流,检查无活动性出血,肛门内置入双氯芬酸钠栓1粒,切口内填入湿润烧伤膏纱布条,棉球及干纱块叠成塔状加压包扎肛门。术后处理和对照组相同。

1.3 疗效观察指标 记录疼痛天数、术后便血情况、住院天数、肛周水肿情况、愈合天数。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或χ2表示,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痊愈,治疗组在手术后的疼痛天数、住院天数、便血天数以及发生肛门水肿例数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重症患者,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作为治疗混合痔的成熟术式,以其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重症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剧烈,创面愈合时间长,肛门不同程度狭窄导致临床疗效欠佳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采用重叠式滑动皮瓣术,手术复杂程度无明显增大,通过保留适当皮瓣,重叠缝合于黏膜下,覆盖创面便于新生上皮生长,同时锁边重叠缝合也加强了术后早期皮瓣固定,减少了排便时对皮瓣的直接作用力,防止皮瓣翻出[2-3]。缝线脱出后,退缩的皮瓣自行定位固定,缩小了创面,同时皮瓣蒂部边缘开放保证了引流通畅,所以手术后便血减少,水肿减轻,愈合时间也相应缩短。重症混合痔患者采用重叠式滑动皮瓣术,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缩短,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军.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43例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75-2376.

[2]范荣钢,查明,张宣,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行切除钉合术治疗混合痔126例临床观察及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11):1315-1316.[3]張子愚,刘明学,杨明兴.重叠式滑动皮瓣术治疗女性正中位痔[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5):311-312

猜你喜欢
疗效对比混合痔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PPH治疗45例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