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探讨

2014-05-30 19:23代宏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代宏

【摘 要】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验收管理标准,重视建筑的科学合理布局和各个环节处理再生物品的质量,加强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实时监测和操作管理等,密切留意对于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管理和发放等。结果:通过对供应室人员强化专科理论学习,规范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加深责任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建立健全医院供应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供应室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的保证。

【关键词】医院感染;供应室;管理对策

供应室又称消毒供应室或中心供应室,是医院对无菌器材进行供应的重要部门,也是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科室。供应室具有供应数量大、品种多、接触面广、周转快、对灭菌质量的要求严格等的特点,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感染数量。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供应室与总务后勤部门、临床各科关系密切,在工作中应与临床各科做好协调合作工作,使总务后勤等各部门在设备的安装、维修和物资供应方面给予保证。护理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工作,行政部可为设备器材科,也可成为独立的科室。有条件的话,医院可以请一些微生物学家和消毒专家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供应室的人员应根据医院的规模、任务和性质等进行编排和分配,在原则上应配备有护士长、护士、消毒员和卫生员,人员编制在分配上可参考每百张床分配2~2.5人,其中至少要有1/2的编制具有护理专业的技术职称,一般以中青年为主,其他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后方可入岗,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供应室的工作。

其次,要强化对供应室人员的管理。非本供应室人员,未经许可不能随意进入工作区,也不能随意在污染区、灭菌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处等区间来回穿行。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隔离衣,并且在离开污染室的时候脱去,在进入无菌室前必须要先洗手和更换鞋。对于皮肤有伤口感染或者传染病者,必须要经由部门主管以及感染方面的专职人员进行评估,决定对其实行调离或者重新调配适当的工作,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佩戴好口罩,所有人都不能对无菌包打喷嚏或者咳嗽等,防止由于人员混杂和流动频繁造成的微生物等的感染。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检,凡是发现有传染病人员,一律不得留于供应室工作。

2 结果

通过对供应室加强了管理和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作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加强,灭菌质量得到了提高,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无菌包不合格的数量也明显减少,全面的为医疗和护理质量提供了保障。

3 讨论

3.1 对供应室环境的管理

首先,应该保证供应室的合理布局,合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以及保障顺利供应的前提。供应室的外围环境应做到清洁且无污染源,室内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墙面、地面和屋顶要保证光滑、易冲刷并进行消毒。污染区、无菌区和清洁区各区之间划分明确且标志醒目,在门口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各个工作间工作人员严禁串岗,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

3.2 对供应室器械物品进行回收的管理

对于回收的器械要严格地按照流程的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即清点登记、除锈处理、加酶机洗、用蒸馏水冲洗、进行干燥、打包、消毒、无菌保管以及发放。对于污染品的回收应由专人负责,行走时专车专线,对于受到特殊污染的器械产品,应使用双层的医用垃圾袋进行密封,并在垃圾袋上标明感染疾病的类型。回收车在使用过后应及时进行清理消毒,消毒后存放于固定位置。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消毒液、清洗液和除锈液时,应现用现配,把握好配置的浓度。精洗间需要使用蒸馏水进行流水冲洗,彻底地清除可能残留的清洗液,待完全干燥后打包进行消毒处理。

3.3 消毒间和无菌间的管理

消毒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行规范操作。必须严格地根据高压灭菌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天进行空锅BD实验。对于需要灭菌的物品应该严格地按照要求进行装载,不得超过整个灭菌仓的80%,不得少于整个灭菌仓的10%。对于不同种类的敷料包和物品包要按照要求进行分层放置,从而方便蒸汽的进入,保证能够有效的灭菌。对灭菌过程中仪器出现的异常现象应该做及时的处理,以确保灭菌的质量。在灭菌的物品进入无菌间之前,应检查锅内放置的化学指示卡,指示卡必须达到或者深于标准色,要确保物品干燥且无湿痕,对于每件要消毒的物品要做好醒目的标识牌,根据物品的名称和有效日期有顺序地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无菌间应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监督,不相关人员禁止进入。工作人员须戴帽子,穿隔离衣,戴手套,着鞋套。灭菌物品应存放在干净的无菌柜内,柜子离地至少30cm,距墙至少5cm,距天花板至少50cm。及时对灭菌物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对于过期的灭菌物品应及时进行清洗、灭菌和检查。

综上所述,应对供应室加强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只有坚持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操作规程,树立供应室质量第一的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病率。近年来,我院对供应室布局环境加以改善,通过严格执行消毒和隔离的制度,对细菌培养进行不定期的抽樣,定期组织对各个工作间的物体表面、空气、浸泡液、无菌物品和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检查结果均为合格。几年来,由于我院供应室严格地按照医院消毒管理规范进行运作,由于供应室的原因造成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减少至零。

参考文献

[1]孙雪莹,王华生,梁树森.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8):68-69.

[2]黄莉.加强供应室管理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0(5):74-75.

[3]徐飞,曲淑丽.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7(7):23.

[4]蔺改雯.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7(2):115-116.

[5]刘辉,肖品豪.供应室规范化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171-172.

猜你喜欢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