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社交焦虑障碍的影响

2014-05-30 20:11阿拉木斯黄永清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父母

阿拉木斯 黄永清

【摘 要】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父母对患者的教养方式。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2例SAD患者(研究组)和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估;以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38分为界,评估SAD的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EMBU中父亲量表中的拒绝、否认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 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亲量表中过分干涉和保护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SAD的发病原因之一。尽早改善患者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发育、性格的形成、社交能力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父母的养育方式对SAD患者形成的影响颇受关注[1]。本研究着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SAD发病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SAD患者32例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SAD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6~45岁,平均(27.1±4.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5.5±1.8)年。所有患者均无精神发育迟滞、物质滥用或依赖及严重躯体疾病。对照组32例为本市健康志愿者,其中男18名,女14名;年龄16~45岁,平均(26.7±5.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5.7±1.9)年。所有受试者精神状况良好,无躯体疾病。

1.2 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以问卷的形式填写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2],在医师指导下,由研究对象笔答所有项目,但不能给予任何暗示。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5.0,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LSAS评分比较 研究组LSAS评分为(77.5±27.3)分,对照组为(21.7±8.5)分,研究组的社交焦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t=11.040,P<0.01)。

2.3 两组EMBU评分比较

研究组EMBU中父亲量表中的拒绝、否认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亲量表中过分干涉和保护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SAD患者的父亲与对照组父亲在教养方式上相比较,显示出SAD患者的父亲对子女存在更少的关心、理解和更多的拒绝、否认及偏爱被试,而SAD患者的母亲与对照组母亲在教养方式上相比较,同样显示出SAD患者的母亲对子女存在更少的关心、理解和更多的偏爱被试,同时也存在更多过分干涉和保护。从研究中我们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父母对子女多不认可,批评、指责,缺少鼓励、关心和理解,从而造成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产生负面情绪。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这种教养方式则导致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较高[3-4]。因此应指导父母多给患者理解、信任、鼓勵、肯定和表扬,少些埋怨、惩罚和责备,要促使父母采用鼓励、理解、信任、接纳、支持的教养方式教养子女,以缓解患者的社交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小芸.焦虑症患者父母的教养方式探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35-336.

[2]张芳芳.缺损型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3]张秀芳,张淑娟,张顺,等.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81-482.

[4]葛瑞影,吴翠珍.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7):297.

猜你喜欢
教养方式父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响四川省大学生与父母相处和谐度的原因研究
幼儿教育心得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运动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医科学生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差异的非主观因素研究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