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

2014-05-30 21:22邝德林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师生

邝德林

笔者认为,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或者弱者不仅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大爱,而且是一种交往的艺术。据说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灾区,在一户受灾群众的家门口问这家主人,我能不能进你家看看?笔者能想象出他那种俯下身来同一位普通公民平等甚至谦卑地谈话的情景,这使笔者看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化正在笔者们这片土地上形成。笔者想,作为今天的教师,在把教科书中的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将民主、平等、尊重、自立、自信的理想与品质也一同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教师来说,尊重学生是一门特别重要的教育艺术。

师生相互尊重,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体育课中来,还可以从老师的热情和自信中找到克服怕苦怕累的勇气。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一、要正确认识“尊重”

笔者始终认为,尊重是民主精神的核心,学会尊重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有尊严。如果我们要使学生懂得自尊,就千万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尊重学生意味着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理想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正确看待他们的现状和过去,才能不会居高临下地去改造学生,同时教师的要求、引导,学生才不会拒绝而是欣然接受。不尊重学生就会一味地改造、限制、命令,那么学生就会逆反,师生冲突就会产生。所以没有尊重就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教育。

二、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

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教师还不习惯将学生看成朋友,并给予必要的尊重。我们信奉的是等级观念,师道尊严、师徒如父子、一朝为师终身为父,总担心一旦和学生成为朋友,平起平坐,学生就会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无法无天、没大没小、不知天高地厚、登着鼻子上脸,等等。我们常常将青少年刚刚萌生的独立意识视为大逆不道、逆反心理,甚至品德有问题,精神不健康,等等。笔者主张师生之间应当成为朋友,成为心灵上的朋友。笔者不赞成教师总是以一副长者的姿态、家长的姿态、法官的姿态、是非曲直评判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当成为道义的楷模,但不是道义的化身。在今天的社会里,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能给出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人生的哲学需要学生自己亲身去体悟。笔者常想,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赋予了笔者们太大的权利,以致我们常常忘记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块有待塑造的泥巴,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准则,这些首先应当给予理解,给予尊重,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这就是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应提高对学生的尊重。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现代化的民主师生关系,就意味着不可能建立现代的教育体系的教育制度。”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氛围是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育中,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不搞强权,不以自己的意志为主,不搞“一言堂”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搞“光晕效应”,应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公正地对待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学生。以親切的态度,和蔼的微笑,饱满的情绪,炽热的感情真诚地和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心灵的差距。打开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心理交往渠道,造成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心理氛围。

2、要尊重学生

在社会活动交往中,相互尊重,这是人与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总认为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而老师尊重学生是不必要的。其实,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有人的权利的人,他们也需要老师的尊重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尊重,这是没有为人师表的道德问题。任何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行为都应受到谴责的。

3、如何尊重学生?

首先,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完整接纳意味着接纳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仅接受学生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面,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教师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学生,并与之平等交流。师生只有在“尊重”的平台上,教师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以礼待人。无论学生相貌美丑、贫富、性格、学习成绩好坏等,教师应一视同仁。即使学生可能言谈举止有失礼、错误之处,教师也要不嘲笑、不动怒、不贬损、不惩罚,应艺术地妥善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之美、智慧之美。

再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秘密。信任是尊重的基础,缺乏信任就很难有尊重。教师可通过目光、动作以及语言传递给学生“你行,你能做好”的信息。学生则心领神会,自信心增强。对学生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除积极正确引导外还应考虑学生的自尊并愿改正的心理特点,保护其秘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去改正错误,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没有原则,没有是非。尊重学生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而是应及时、智慧地指出不足,帮助学生自己去改正这些错误和不足,从而健康成长。

事实证明:尊重学生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威信和作用,增强教育的力量,而且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就会更尊重教师,这样才能改善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它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每个教师都应该为改善师生关系而努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民主师生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