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物理教学中情感的作用

2014-05-30 11:47杨会坤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学气氛情感因素情感体验

杨会坤

[摘 要]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与学生基础、智力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情感因素 教学气氛 情感体验 情感调控

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与学生基础、智力因素、教師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现代教育认为教学既使学生产生认知效应,也产生心理效应即情感。这两种效应往往相互促进,良好的心理效应能够增强教学的认知效应。许多研究表明人的成功要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情感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戈尔曼在大量研究后提出:情感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一个人智力很好,但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没有协调发展,可能没有什么成就。反过来一个人智力因素一般,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得到很好地发展,照样可以成才,而且当情感因素参与到智力活动后,智力活动能更好的发挥。而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培养的,所以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学生对知识不倦的追求 ,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对教与学的理性认识 ,很大部分在于情感的推动力。教学活动是认知性、情感性活动的统一。学生在听讲时茅塞顿开 ,在回答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都可以使他体验到惊喜、轻松、得意、期待的情绪。这一情感的升华形成了学生自觉努力的动力。就教师而言 ,课堂上成功的讲授 ,师生间珠联璧合般的配合和欢悦愉快的气氛 ,可以使教师得到最大的满足 ,获得创造美的享受 ,这是教师孜孜以求的高尚乐趣。

二、师生的好心情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想象,老师心情不好,一见到课堂上稍不顺心的事,便横眉怒目,那么,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哪里还有心情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则更是无从构建。因而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把自己的烦恼带进教室,必须“把所有个人和家庭的烦恼与痛苦统统留在教室的门外”(苏霍姆林斯基语),并把好心情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让自己的好心情去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心情,师生共同创设愉悦和谐、自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亲其师 ,信其道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信息的交流贯穿于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双方情感交流的桥梁 ,只有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你自己先要笑 ,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断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 ,这一信息的发出必须是诚恳而深沉的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 ,以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师道尊严的样子 ,照本宣科 ,或给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 ,毫无个人情感 ,学生势必处于一种封闭压抑的状态,无法顺利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知识,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要进行必要的调控

(一) 教师情感的调控

教师要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先必须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为此,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不要将消极情感带进课堂。否则,你个人的坏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同样的坏情感。二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既不能因教学的一时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教学的暂时受挫而灰心气馁,既不能因一个学生的调皮而动气发火,迁怒全班,也不能为学生情绪消极所左右,出现失态。马卡连柯说过:“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不会成为良好的老师。”仔细领会这位教育家的教诲,对我们重视情感调控是有裨益的。

(二)学生情感的调控。

教师对学生情感进行调控的主要方法如下:一是情境调节法。如果学生的消极情绪是由课堂气氛沉闷引起的,教师应尽快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起来,以此改变学生的情绪状态。二是以情动情法。如果学生对听课缺乏兴趣,教师要力求教风有趣,以此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三是成功体验法。乳沟学生听课情绪低落是由于学习的失败或挫折引起的,教师就要多方努力,使他们获得一次次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四是自控调节法。教师要教会学生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使其学会自控。如指导他们运用动作暗示自控,当上课疲倦时,就要努力坐直,警示自己不能睡觉。

五、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主动愉快学习创设一个愉悦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现以《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一节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

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新课程的理念,是物理贴近学生生活。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且对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节课我是利用杠杆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的。上课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使用过杆秤吗?使用中仔细观察过杆秤为什么能称出物体的质量吗?接着进行操作表演,顺势引出平衡状态的概念,继而进一步分析影响平衡的因素,探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使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是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切实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这样,增添了学生对物理的几分“亲切感”,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同学们掌握了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后,再结合内燃机的传动装置、们的转动以及“秤砣虽小压千斤”等生活事例的讲解,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新知识。

转变师生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对于教材中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把主角让给学生,让他们大胆走上讲台,阐述观点,明辨是非,最后由教师点评,并重点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气氛情感因素情感体验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
谈聋哑学生手工制作的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探讨
谈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