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

2014-05-30 11:47杨枝洪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皇帝习惯创设

杨枝洪

[摘 要]《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性学习,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自主学习意味着较高的自觉性、选择性和监控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独立学生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语文教学

《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性学习,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自主学习意味着较高的自觉性、选择性和监控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独立学生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四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目标教育为路径,引导自主学习

目标是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一个人行动的原动力。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的目标又分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对于远期、中期目标要引导,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的学生是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一般的学生听后就淡化了,甚至变成与“我”无关的事了;对于近期目标要落实,即学好所开课程要落实。引导学生分析我与近期目标有哪些差距,应该怎样去完成。但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水平,否则难达到则造成放弃目标。

制订目标是意识行为,为目标而努力的行为是意志行为。意志行为一定要得到订立者的认同,否则意志行为就成为一句空话。另外意志行为还需要老师、家长的密切关注与检查。

二、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路径,引导自主学习

一是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美学理想,教师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对自然景物进行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提高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描绘了美好景致,都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利用这些“趣味”教学定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改进教法,培养兴趣。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本特点、教学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等不断地变,即做到“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课堂上,围绕理解课文这一中心环节,精心设计问题,造成学生困惑,选择关键性的问题重点突破,这样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习兴趣。如《皇帝的新装》一文,通过师生设疑,可以提出十个问题,即从文章开头看,皇帝是怎样一个人?骗子是怎样让皇帝上当的?皇帝为什么首先派老大臣去看织布?大臣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皇帝第一次去看织布时,心里怎样想的?皇帝怎样掩饰自己看不到布时慌乱的心情?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孩能够说出真话而其他人都不能?假如皇帝觉得老百姓的话是真的,他当时会怎么想?怎么做?皇帝这样想、这样做又说明了什么?具体描绘皇帝游行时的丑态和心理活动是什么?前七个要求学生紧扣情节阅读分析、理解表达,后三题则要求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和训练。这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情绪亢奋,高潮迭起。

三、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路径,引导自主学习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古人说“习惯成自然”,自主学习一旦形成习惯,有时不需要要求,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克服,也能主动干好。可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一要有按计划学习的习惯。我们要为每一個环节订立明确的学习计划,计划越明细越好,每一个计划要自己制订,最后进行检查或计划完成回顾。如果有未能完成计划的学习情况,就要修正计划,或改正自己的执行计划的行为。计划可以调整,不可以放弃。

二要有坚持长期积累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习惯的养成必须持之以恒。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磨炼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学生一定要从严、从点滴抓,要抓住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要有良好的习惯宜从早、从细处培养。正是因为习惯有巨大的惯性,所以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他的行为就越可以形成定势。在不经意间,学生都可能形成一些不良习惯,有些不良习惯无妨大碍,但有些不良习惯是致命的,可以影响一些人的前程甚至一生的幸福。要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学生有自觉学习的习惯,而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对学生从课堂到家庭,从早到晚,从学校到社会,从本学科到其他学科的全程关注,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每一个自主的行为都是一个闪光点,这都需要教师、家长的及时肯定与表扬。

四要有立足课堂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要让自主学习走进课堂,需要教师的带动和启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问学生,如: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也可以从反面问一问,你最不喜欢哪一段部分,为什么?然后教师加以肯定,或者加以订正。当然不是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如此,那样会太死板。特级教师余映潮的做法有所不同,他是制订一个板块模式,然后谈一谈自己认识的理由,让学生学习这种做法,这个课程就是教师讲的过程。

四、以创设环境为路径,引导自主学习

马克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培养自主学习的环境。

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要求教师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迎接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要记住陶行之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和谐、尊重、友爱、信任、理解和亲情,同时受到激励、感化、召唤、帮助,学生就能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要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的每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所谓创造探究情境,包括各种实验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得活泼、生动;学得主动自觉,智能得到发展。

所谓创设智力情境,包括各种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可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尤其是古文知识的迁移,同时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三要创设充分参与的情境,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要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欢迎学生去争论,欢迎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指导学生求知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也说过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家里做的方法,以力求让学生在校、在家都一样。针对特定的内容确定最佳的空间形式,有时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有时需要合作完成。

猜你喜欢
皇帝习惯创设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上课好习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皇帝怎么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